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自媒體時代高師美育的變化

2017-03-24 20:29:27江守義
美育學刊 2017年4期
關鍵詞:美育時代教師

江守義

(安徽師范大學 文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

自媒體時代高師美育的變化

江守義

(安徽師范大學 文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自媒體時代,高師美育的變化首先表現為美育環境的變化:由有限的書本轉向無限的媒體,由文字玩味轉向視覺享受,由教師引導轉向師生互動,由現實感染轉向虛擬體驗。這些變化要求高師美育在人格塑造、價值堅守和去碎片化等方面表現出自己的特點,并采取一些措施來適應這些變化和特點。

自媒體;高師美育;變化

當前是一個自媒體時代,智能手機的廣泛流行讓移動終端無處不在,微信、QQ等社交平臺讓每個人都可以隨時在網上推介自己。當代大學生基本上是在自媒體陪伴下成長起來的,他們對自媒體似乎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和依賴感,這給我們的美育帶來新的問題。高師院校是培養中小學教師的搖籃,高師大學生的美育效果對未來的中小學美育至關重要,值得特別關注。

在《審美教育書簡》中,席勒指出,一個人要從感性的人成為真正理性的人,他首先要成為一個審美的人,審美是人走向理性的必不可少的環節*席勒認為:“人不可能直接從感覺過渡到思維,他必須后退一步……以某種方式回到純粹無規定性的那種否定狀態,在還沒有任何東西對他的感官造成印象之前他就曾經處在那樣一種狀態之中。”(席勒《審美教育書簡》第62頁,張玉能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2年)這種狀態就是審美狀態。。如何成為審美的人?途徑當然很多,總體上看,美育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蔡元培先生當年大力提倡美育,認為學校、家庭、社會均可作為美育的場所,學校可通過“公開之講演或演奏”“美育之集會”來實施美育,家庭的“清潔整齊”是美育的前提條件,社會的美育“以美化市鄉為最重要”[1]75-78。在自媒體時代,由于大眾傳媒的作用,美育途徑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就高師院校而言,“公開之講演或演奏”“美育之集會”早已淡出學生的視野,甚至教師的美育引導也不再是美育的主要途徑,美育主要依賴學生的自主選擇。

之所以說高師美育依賴學生的自主選擇,是因為在自媒體時代,高師美育的環境發生了如下幾方面的變化。

一是美育知識由有限的書本轉向無限的媒體。在紙質媒體時代的高師院校,美育知識主要通過書本來記載,通過教師的講授來傳播,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主要是被動地接受相關知識,美育知識和其他書本知識一樣被學生所記憶。由于書本的容量有限,學生獲得的相關知識也有限,雖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在實際生活中獲得美育的機會差別很大,但作為書本知識的美育內容,對每個學生都是一樣的。在自媒體時代,攜帶方便的電子產品取代了攜帶不方便的書本,電子閱讀取代了書本閱讀,隨處可見的移動終端代替了固定的閱讀場所,給學生接受美育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空間;更重要的是,電子產品的儲存量很大,一個手機可以儲存上百本書本的內容,而且可以隨時更新,這樣自媒體中包含的美育內容是無止境的。隨著網絡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利用互聯網進行相關內容的搜索已經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互聯網氛圍下成長起來的學生,似乎天然就會使用網絡,通過網絡來搜索美育知識,美育知識的提供便無窮無盡。美育知識由書本轉向媒體,使美育知識的獲得由當下性轉向便捷性。在紙質媒體時代,不管是閱讀書本還是聽老師講解,學生只能在閱讀或聽講過程中對這些知識印象深刻,如果要想將這些知識牢記在心,就需要按照記憶的規律來進行記憶,知識獲得體現出一種當下性特征。在自媒體時代,學生獲得美育知識主要依靠網絡信息,雖然對網絡信息的閱讀和閱讀書本、聽老師講解在了解美育知識方面沒有本質的差異,但網絡的便捷性還是讓學生擺脫了記憶的苦惱,對已經忘記的相關內容,隨時隨地上網搜一下就又知道了。自媒體的普及,給美育知識的傳播也帶來前所未有的便捷,如吉登斯所言:“由于全球化以及互聯網的影響,無論是在加拉加斯還是在開羅,人們都能夠收聽或收看到相同的流行音樂、新聞、電影以及電視節目。”[2]這種便捷性帶來正負兩方面的影響:就正影響看,便捷性打破了知識的區域界限,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的相關觀點都可以為我所知、為我所用,都可以和自己生活中的美育活動聯系起來。就負影響看,由于知識獲得很方便,學生對書本上的知識不太重視,對老師的美育引導也不以為然,因為這些知識和教導隨時都可以在網上搜到。

二是美育形式主要由文字玩味轉向視覺享受。在紙質媒體時代,學生獲得美育知識的途徑主要是閱讀或聆聽,重視書本或口頭的文字講解。閱讀或聆聽要求學生投入精力,關注并思考相關內容,甚至對美育內容有一種敬畏感,很多學生在學習席勒的《審美教育書簡》時感到有難度,在弄懂其中某個問題后又有一種欣喜。即使置身于博物館或公園等地感受文物或自然風光之美時,一般也能耐心地聽工作人員的講解,了解文物究竟美在何處,了解自然風光背后的人文價值,從而獲得美感。在這種情況下,美育固然需要美的環境的熏陶,但對學生來說,最重要的熏陶還是對美的環境的認識,這種認識難以離開文字講解。自媒體時代的文化,“最突出的特點是從視覺出發。它是一種圖像和圖畫不僅相互糾纏,而且可以互換的視覺文化”[3]35,在這樣的氛圍中,“文學迅速地游移至后臺,而中心舞臺則被視覺文化的靚麗輝光所普照”[3]34。這樣,圖像閱讀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文字閱讀,學生對美的欣賞主要依靠圖像而不是文字,在日常的微信聊天中,很多表情符號代替了文字,這種“客觀對應物”(艾略特語)式的表情符號折射出現在的學生對視覺文化的青睞。充斥自媒體中的,是各種圖片和視頻,在進行美的欣賞時,學生習慣于快速瀏覽這些圖片和視頻,難以有耐心去慢慢體會文字中所蘊含的美。很多中小學教科書也用各種色彩來區分內容,讓書看起來有些花花綠綠,在這種教材陪伴下成長起來的大學生,視覺享受甚至成為學習的當然前提。美育本來就需要很多美的形體或風景來讓學生欣賞,美育依靠視覺享受似乎更顯得理所當然了。

三是美育途徑由教師引導轉向師生互動。蔡元培當年提倡美育時,說很多美育因素,“一經教師之提醒”,則可激起學生“無窮之興趣”[1]75。這意味著,學校美育離不開教師的引導。紙質媒體時代,學校美育基本上像蔡元培所說的那樣,需要教師的積極參與和引導,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美感意識,從而養成審美的習慣,學校美育由此得到強化。自媒體時代,學生的網絡技術水平甚至超過教師(專業教師除外),“學生依靠自己就能獲取大量的信息……他們面對的學習材料,將是多樣化的呈示方式,例如,超文本鏈接、萬維網沖浪、虛擬實驗。師生之間面對面的‘直接的、罐裝的講授’的需求將會減少”[4];同時,依賴于網絡媒體的美育與網絡終端的操作水平直接相關,學生由于網絡技術方面的優勢,可以為某一內容設計出教師可能也設計不出來的美感;更重要的是,自媒體時代的網絡給教師和學生提供了無時不在的互動平臺,QQ聊天、微信、微博等可以讓教師和學生就某一美學話題或審美對象進行隨機交流或深入探討,在交流探討中,由于隨時可以在網絡上搜尋相關知識,教師的意見和學生的意見都不能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只能在相互的交流討論中得出美感共識。即使在課堂上,教師對某一審美對象或美學理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生也隨時可以通過手機上網來查看相關知識,從而對教師的講解表示認同或疑問。教師的主導作用讓位于師生互動。

四是視聽美感由現實感染轉向虛擬體驗。美育除了美育理論的講解之外,一個重要的途徑是通過視聽美感來進行美育。在紙質媒體時代,視聽美感基本上靠教師在課堂上的表現,那種由圖文并茂和視頻效果帶來的美感在課堂上基本上是缺失的,隨著多媒體走進課堂,隨著智能手機被帶進教室,課堂上的視聽美感有了質的飛躍,甚至現在有的教師沒有多媒體就不會上課了,學生離開多媒體也不會聽課了。同樣由于自媒體的發展,課后的視聽美感以前主要是由學生深入到生活場景之中去感受各種藝術,因為“藝術是對個人目的明確地施加審美影響的基本手段”[5];現在則可以足不出戶,通過自媒體來感受世界各地的視聽盛宴,因為“高科技正在衍生出一種新的文化,這種文化……以仿真、虛擬的數字、圖像語言,強烈地沖擊著傳統的視覺表達,以虛擬現實、再造現場、制造幻境,改變著人們對真實的觀念”[6]。學生是否利用自媒體來進行美感體驗,差異是巨大的。沒有自媒體的視聽感受,學生必須投入到現實的環境之中,學生的視聽感受就是他對現實生活某一方面的感受,直接影響到他對課堂教學和課外生活的看法;同時,這種感受是持久的,即使下課了,也可能記住了老師的某個姿勢、某種說話的腔調,即使離開了某個具體的生活場景,但在那個場景中獲得的體驗也會讓他久久回味。自媒體帶來的視聽感受,只是由虛擬現場帶來的感受,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沒有必然關系:在學生看來,課堂上的視聽美感如何,和教師的上課水平沒什么關系,課下通過自媒體所享受的視聽美感,和自己的實際生活也沒有關系,一切都只是通過虛擬世界來暫時滿足自己的美感要求。一旦沒有這種虛擬體驗,美感很快就會消失,學生又必須回到與虛擬世界有巨大差異的現實生活中來。既然美感體驗和現實生活沒有必然關系,學生就可以選擇自己所喜歡的內容來享受視聽美感,這不僅表現在課后的自由選擇,也表現在某些學生上課戴著耳機看手機。

上述四個方面的變化,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在美育過程中的自由度,導致現在高校的美育主要依賴學生的自主選擇而不是教師的引導。

上述四個方面的變化是自媒體給高校美育帶來的變化,這些變化不是高師院校獨有的變化,但高師院校由于其定位的特殊性,它對這些變化比非高師院校應該更加敏感一些,這也決定了自媒體時代的高師美育應該有一些特殊的要求。高師院校以培養中小學教師為主要育人目標,學生畢業后就會承擔起教育中小學生的工作,這直接關系到國家未來人才的培養,因此,高師美育不僅要通過美育來塑造一個個大學生,更要通過這些大學生將這些美育理念傳遞給廣大的中小學生。在價值多元化的自媒體時代,這就要求高師美育在人格塑造、價值堅守和去碎片化等方面要有自己的特點。

美育本來就是塑造人格的教育,但塑造人格的教育宗旨在功利化的自媒體時代很大程度上“被變異”了,甚至被忽視了,高師院校由于培養的是未來的教育者,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效果的重要保證,所以高師院校的美育需要格外重視美育在塑造人格方面的意義。席勒當年提出用“游戲沖動”來化解“理性沖動”和“感性沖動”的對立*在《審美教育書簡》中,席勒說:“只有當人是完整意義上的人時,他才游戲;而只有當人在游戲時,他才是完整的人。”又說:“感性的人通過美被引向形式和思維,精神的人通過美被帶回到質料并被歸還給感性世界。”見席勒《審美教育書簡》第48頁和第54頁,張玉能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2年。,就是希望通過美育培養出融感性、理性、審美于一體的和諧人格,美育的目的在于“培養我們的感性能力和精神能力的整體達到盡可能有的和諧”[7]63。美育培養和諧人格是通過情感這一中介來完成的。審美本來就是一種情感體驗,美育本來就是一種情感教育。但自媒體時代充斥于網絡的嘲笑、詆毀、吹捧、阿諛,給學生的自我美育帶來困擾,這就需要學校美育來引導學生健康的情感,來塑造學生完整的人格。和培養學生人格同時進行的,是要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換言之,美育要培養學生一種道德的崇高感,這是高師美育需要特別強調的地方。未來的中小學教師,沒有一種崇高的道德感是難以抵制自媒體時代的各種誘惑的。崇高被某些學者認為是美育的應有之意*王元驤在《美育并非只是“美”的教育》中指出:美育情感“是由美(優美)感和崇高感兩方面所構成的。所以,要造就健全的人格,除了美的教育外,還需要崇高的教育。只有同時兼顧這兩者,我們對美育的理解才是完整的。”見《學術月刊》,2006年第3期,第119-125頁。,高師院校在自媒體時代這一特殊歷史時期,更需要強調道德的崇高在塑造完整人格中的重要性。對未來的中小學教師而言,他們的知識儲備應付他們的教學工作綽綽有余,但他們的道德修養能否應付社會的種種誘惑很成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高師院校在美育過程中應該特別重視價值引導,將價值引導寓于情感熏陶之中,讓學生在美育過程中養成優良的道德品質,讓學生明白沒有道德品質的人格是不完善的。高師院校對學生健康情感的培養和崇高道德的引導,在自媒體時代,還要特別注意它們的輻射效應的特殊性。歷史上有很多美育成功的例子,健康情感和崇高道德的完美結合,讓美育帶有一種近乎本雅明所說的“光暈”效果。但在自媒體時代,美育的這種“光暈”效果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即使有健康情感和崇高道德結合的典型,也淹沒在紛紜復雜、泥沙俱下的網絡信息之中。自媒體時代健全人格對美育的輻射效應,主要靠量的積累而不是質的提高,這就需要更多的人兼具健康情感和崇高道德,這離不開高師院校的美育之功。只有在美育中包含崇高道德的引導,高師院校所宣揚的“身正為范”,才成為高校教師和未來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要求。

與塑造人格密切相關的,是高師院校的美育必須強調價值堅守。自媒體時代的價值多元化讓學生在價值選擇時有些無所適從,如上所說,美育雖然需要崇高道德的引導,但對一般學生來說,美育是難以走向道德的崇高,高師美育最切實的要求是讓學生不能迷失自己,在不迷失自己的情況下,進行符合自身要求的價值選擇,并堅持這種價值選擇而不隨波逐流。美育固然強調身心自由的重要性,但這種自由不是無底線的自由放任,而是有底線的自由選擇,這個底線就是“美”。美不僅是一種外表上的形體美,也不僅是內容上的精神美,它同時也是一種價值觀念的標桿,一種社會正能量的導向。在自媒體時代,強調這一點尤為重要,因為價值觀念的多元化讓很多價值觀念似是而非,學生有時甚至美丑不分,以丑為美,對很多低級趣味的東西津津樂道。高師美育要做的,就是要讓學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美和丑,就是要培養學生發現美的能力,就是要引領學生自由地奔向美而不是自由地奔向丑。在奔向美的過程中,學生會發現自我,發現自己獨特之處,從而做出自己的價值選擇。美的價值說到底是一種道德上的善。席勒的“審美狀態”最終指向“道德狀態”:“人在他的自然狀態中僅僅承受自然的力量,在審美狀態中他擺脫了這種力量,而在道德的狀態中他支配著這種力量。”[7]75審美的價值的本性也在于“審美之善”,無論是發現藝術品中的“構成審美之善的特征”,還是通過藝術品發現“有益于審美之善的特征”,審美與“善”都聯系在一起。[8]美育所造就的和諧人格本身就含有道德上的要求。這樣看來,美育不僅是審美教育的過程,也是價值選擇的過程。如果學生有一個能欣賞音樂的耳朵,他會在音樂欣賞中慢慢做出自己的價值選擇:是以音樂來愉悅身心?還是以音樂來與人溝通?抑或是以音樂來啟迪別人的心靈?學生如果能堅守自己的價值選擇,高師美育就不再是一種學校教育,而是學生的終生財富,讓學生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一直都有美的享受。美育有一個特別之處,它既是個人的,也是公共的,這就要求美育在堅守個人價值的同時,還應該有一種堅守公共價值的情懷。美育不僅培養個人的審美趣味,也引領社會的審美風尚。對公共價值的堅守在自媒體時代可能更為重要。自媒體時代是個商業的時代,經濟利益高于一切,人們的公共理想和價值情懷在經濟利益面前往往不堪一擊;自媒體時代也是個個性化的時代,每個人似乎都可以通過張揚個性來放逐公共價值;自媒體時代還是個張揚感性欲望的時代,對個人感性的張揚容易導致對社會理性的忽視。一個人如果一味追求經濟、講究個性、張揚感性,他的人格肯定不夠完整,而追求完整人格正是美育的最終目的。要改變這種一味追求經濟、講究個性、張揚感性的情形,對公共價值的關注是必由之路,因此美育強調對公共價值的堅守就顯得很有必要。由于高師院校的學生畢業后會面對有同樣問題的中小學生,高師美育對公共價值的堅守就顯得更為迫切。

自媒體時代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碎片化。有學者指出:“移動互聯網環境中的信息生產與傳播是彌散性的,也是喪失整體性關聯的、分散的和無法整體控制的,本質上體現為隨意性、非理性和多元性。”[9]碎片化不僅讓互聯網上的信息不夠完整、不成體系,也讓自媒體時代的大學生養成一種零散閱讀、隨意瀏覽的習慣,養成一種對智能手機的依賴癥。將這種習慣和依賴帶到美育學習中,學生很難沉下心來認真地閱讀文藝作品,認真地學習美學理論和美育理論了,這導致他們對經典的忽視和無知。現在的高師學生,經常戴著耳機聽音樂,但不學音樂的很少知道巴赫;中文系的學生,很少有人讀過《巴黎圣母院》和《戰爭與和平》,甚至有些人連中國小說的四大名著也沒有通讀過。高師院校一般多少都有一些美學課程或美育課程,但即使上這些課的學生也很少有人通讀朱光潛的《談美》和席勒的《審美教育書簡》。對經典的忽視和無知,導致的一個直接結果是學生缺少相關知識的系統性,作為大學生,系統性知識的匱乏充其量是個人的知識儲備問題,但作為未來的教師,系統性知識的匱乏會讓他對相關問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會對他所教的學生產生不良影響。碎片化的閱讀、對經典的忽視和無知,容易形成一個認識誤區:審美就是感官享受,美育就是美感熏陶。稍微有點美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很多感官享受不是審美,即使感官享受是審美,也只是對審美對象的形式感知,至于審美共感、審美創造、審美趣味、審美判斷等,不能僅靠單純的感官享受。或者說,單純的感官享受不等于美感熏陶。美育是需要美感熏陶的,但美育不能只有美感熏陶,美育是引導人走向和諧健全的人格,是人自我發展的需要,這不是美感熏陶就能完成的,還需要美育知識的系統化學習,需要美育和人的本質力量的內在契合。因此,高師院校必須要讓學生明白一個基本的事實:美育是一種系統的教育,而不是一種碎片化的娛樂。

自媒體時代的美育雖然主要靠學生的自主選擇,但學生的自主選擇容易帶來盲目性,高師院校為應對自媒體帶來的變化,為滿足自身的特殊要求,對美育的引導比以前更加重要,因為自媒體時代美育的任務“要比席勒時代、蔡元培時代更為復雜,更為艱難”[10]。高師院校的美育需要采取一些針對性措施。

措施之一,是開設美育課程。由于現實條件的制約,高師院校很難在全校開設專業性的美育課程,但可以開設通識性的“大學美育”“藝術欣賞”之類的課程,讓學生對美育的相關知識有一個系統的了解,對美育的實施有一個大致的感受和認識;同時,利用自媒體時代的網絡優勢,開設一些慕課,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自由選擇。這些課程,既要講解一般的美育知識,也要結合時代進行價值引導,最好堅持在知識講解的基礎上來進行價值引導;既要有對對象的審美體驗,又要有對對象的理性分析,最好是側重審美體驗基礎上的理性分析;既要借助當前的種種文化現象來進行美育,又要避免將美育課上成文化研究課。

措施之二,是有意識地在各門課中貫徹美育思想。“凡是學校所有的課程,都沒有與美育無關的。”[1]36但由于各門課程的差異,如何在不同的課程中貫徹美育思想,實施起來有一定難度。但只要學校有這個意識,教師在上課時注意這方面的引導,各門課程中其實還是可以進行美育的。蔡元培早就說過,中學階段,數學、幾何學、物理、化學、地質學、植物學、動物學、天文學、地理學、歷史學等,“無不于智育作用中,含有美育之元素”[1]75,蔡元培所說的中學階段的這些課程,在如今的高師院校的課程設置中也多有體現。教師上課時要結合自己所上課程的特點,抓住該課程中“美育之元素”,不難在將美育融于智育之中。需要注意的是,自媒體時代,在這些課程中實施美育,課堂上可以通過多媒體授課讓學生對美育有一個直觀的感受,課后可以讓學生利用自媒體對課程的相關內容進行美的感受和體驗,主要通過第二課堂來開展美育。

措施之三,是講清楚自媒體的利弊,引導學生利用自媒體來進行美育。經過教育部的教學評估之后,高師院校一般都知道多媒體授課的利弊,學校可以讓教師聯系這些利弊告訴學生自媒體也存在利弊。自媒體之利,主要在于其資源的豐富性、操作的便捷性和信息獲得的即時性;自媒體之弊,主要在于網絡虛擬化讓體驗失去真實感、網絡資源可靠性帶來的審美價值誤導的可能性、碎片化的閱讀依賴對美育造成的負面影響。在講清楚這些利弊之后,高師美育最重要的是實現對學生的引導。有論者認為,“大眾傳媒中的美育作用,則是根本不用著意去安排,特意去施為,而是在每天難以離開的與傳媒共處中就悄然實現的。”[11]在我們看來,正是由于自媒體時代的學生每天與傳媒共處,而傳媒信息又泥沙俱下,所以更需要教師的引導。引導時要結合上述所說的四個方面的變化和高師院校美育的特殊要求。引導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引導學生學習系統的美學知識和美育思想,讓學生在利用自媒體進行美育的同時,不要忘記對藝術經典的欣賞和感悟,讓學生明白一個道理:對高師美育而言,主要還是學習系統知識和閱讀經典,自媒體只是一個輔助性手段而已。其二,引導學生通過生活體驗和文字閱讀來進行審美,不要依賴虛擬世界的視覺享受來審美。美育是協調理性與感性的教育,對感性和理性的協調要求受教育者必須投入到現實生活之中,一味沉溺在虛擬世界中,其實是疏離了生活,對人的發展而言,這本身就不夠理性。如果條件許可,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力度,鼓勵學生去聽音樂會或看畫展,讓學生比較這些在實際生活中得到的美感和看手機視頻所獲得美感的差異。讓學生明白:美育一定是通過生活本身獲得的,高科技不能代替美育。美育離不開審美,審美需要想象,文字能帶給人無盡的想象,而視覺只帶給人暫時的沖擊,從培養人的審美想象力來說,也應該多閱讀文字而少欣賞視頻。其三,引導學生利用自媒體對相關美育問題展開討論,交流各自的審美感受。由于課時有限,很多問題在課堂上無法展開,可以讓學生利用自媒體來進一步探討,最方便的做法是建立微信群,在群主的倡導下,組織一些有興趣的同學,對美育的相關問題進行交流,交流時,可以借助網絡上的資源,讓一些碎片化的網絡資源在討論中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從而促進對美育相關問題的認識,提高美育效果。

措施之四,是加強師德建設。現在國家非常強調師德建設,師德建設不僅是德育的需要,也是美育的需要。美育并不是獨立的教育,它和智育、德育是聯系在一起的,美育是在學習各門知識的過程中實現的,美育離不開智育,在任何時代都是一個通則。自媒體時代的美育,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德育和美育的聯系。在一個價值多元、信息繁雜的時代,價值引導對美育顯得尤為迫切。高尚的道德情操不僅是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未來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有些學生受網絡上的一些不良行為和價值觀的引導,以為生活就是為了讓自己過得好一點,為了讓自己過得好,甚至可以不擇手段,這容易導致學生失去道德底線,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學生的價值觀出現問題,在自媒體時代有一個特別的現象,是喜歡將本來崇高的東西“惡搞”一番,這從表面上看,是學生在炫耀自己的網絡技術,但從深層次看,是學生不拿崇高當回事,以消解崇高為樂。這時候,教師的師德就顯得更為重要。師德好的教師,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很多高師院校都出臺了加強師德建設方面的文件,對師德建設有具體要求,但這些都是表面文章,最重要的,是教師自身要有師德意識,要自覺意識到師德不僅是學校的要求,也是個人全面發展的要求,還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條件。教師以身作則,抵制不良社會風氣,用自身的“崇高”因素帶動美育,可能比口頭的美育說教甚至生活的美感體驗更為有效。自媒體時代的師德,不僅表現在課堂上和學校的相關宣傳中,更表現在學生和教師的日常接觸中。借助自媒體手段,學生可以和教師隨時進行聯系,學生之間也可以隨時就教師的為人為學進行討論。教師要注意,在和學生的日常聯系中,要有師德意識,起到示范作用。

總之,自媒體時代給高師院校帶來了美育環境的變化,這一變化要求高師院校對美育要有新的認識,并采取一些具體措施來應對這一變化,這些認識和措施也是高師美育變化的表現。

[1] 蔡元培.蔡元培談教育[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5.

[2] 吉登斯.社會學(第4版)[M].趙旭東,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570.

[3] 艾爾雅維茨.圖像時代[M].胡菊蘭,張云鵬,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4] 加德納.未來的教育:教育的科學基礎和價值基礎[J].劉沛,譯.教育研究,2005(2):12-19.

[5] 斯托洛維奇.審美價值的本質[M].凌繼堯,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200.

[6] 甘陽,陳來,蘇力.中國大學的人文教育[M].北京:三聯書店,2006:321.

[7] 席勒.審美教育書簡[M].張玉能,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2.

[8] 梅內爾.審美價值的本性[M].劉敏,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11-19.

[9] 王德勝.“微時代”的美學[J].社會科學輯刊,2014(5):162-167.

[10] 周偉業.“帶刺的玫瑰”——如何防止網絡審美文化對藝術教育的負面影響[J].美與時代(下),2011(3):51-53.

[11] 張晶.大眾傳媒在國家美育工程中的社會擔當[J].現代傳播,2010(7):8-14.

Changes in Aesthetic Education in Normal Universities in the Age of We-media

JIANG Shou-yi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In the era of we-media, changes i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in normal universities first occur in the environment: finite books giving way to infinite media, reading of words giving way to visual enjoyment, teachers no longer leading but interacting with students and reality being replaced by virtual experience. All these changes requir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normal universities to display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in aspects such as formation of personality, maintenance of values and obliteration of fragmentation and take measures to adapt to these changes.

we-media; aesthetic education in normal universities; change

G40-014

A

2095-0012(2017)04-0055-07

(責任編輯:劉 琴)

2017-05-28

四川省社會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課題《巴蜀詩歌文化與四川文化旅游產業開發研究》(SC14E091)的階段性成果。

肖硯凌(1984—),女,四川德陽人,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講師,四川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研究人員,主要從事中國古典詩學、中國古典美學研究。

猜你喜歡
美育時代教師
最美教師
快樂語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讓美育引領幸福生活
教師如何說課
甘肅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美育史料·1902年劉焜與“美育”
美育學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風采童裝(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2
e時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e時代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0:55:36
e時代
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 10:54:55
圓我教師夢
吐魯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4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毛片人妻AV不卡| 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 欧美亚洲国产视频| 人人看人人鲁狠狠高清| 99热线精品大全在线观看|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a级毛片免费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97久久精品少妇|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成人| 97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草草影院国产第一页| 国产全黄a一级毛片| 在线免费看黄的网站| 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无码h在线观看|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国产理论一区| 九色综合视频网|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快速| 国产在线日本| 青青操国产|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 国产精品性| 青青草一区|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7超级碰碰碰碰精品|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二区|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免费一极毛片| 日韩久草视频|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久久国产香蕉|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丝袜无码精品| 国产女同自拍视频| 依依成人精品无v国产|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婷婷导航|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99品| 青青久久91| 国产玖玖视频|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99ri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91福利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 国产精品分类视频分类一区|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日本成人福利视频| 中国精品久久| www.亚洲色图.com| 国产精品丝袜在线| 999国产精品| 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热门精品|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 精品国产www|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高清| 91精品国产一区自在线拍| 手机在线看片不卡中文字幕| 丝袜久久剧情精品国产| 国产永久免费视频m3u8| 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久草青青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无码观看| 青青国产成人免费精品视频| 麻豆国产在线不卡一区二区| 日本久久久久久免费网络|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青青草国产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