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琴
大詩人朱熹用“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寫自己讀書后的感受,實則告訴我們習作的源頭活水離不開讀書、生活。學生也一樣,用心讀書,留心觀察生活好比是源頭,做好這些習作時也就往往能胸有成竹。這就不但要求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還要求我們要將讀寫結合進行到底。因此,筆者盡量要求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勵學生留心觀察,樂于表達,在閱讀中學習寫作,使習作做到言之有物。
一、巧引——讓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學生之所以不喜歡作文,多是因為他們無從下手。因此,盡管教師在習作指導課上用心良苦,學生卻仍然摸不著頭腦,找不到突破的方向。筆者以為,要讓學生喜歡作文,就要讓學生覺得奇妙的大自然、精彩的校園生活、有趣的社會實踐就在自己的身邊。只要你留心了,你就有了用之不盡的寫作素材。
要積累寫作素材,首先要學會觀察。觀察的方法很多,有靜態觀察法、動態觀察法、定點觀察法、比較觀察法。實際上,采用哪種方法并不重要,關鍵是要引導學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學會在生活中留心,在生活中積累。目前,應試教育的影響揮之不去,或多或少影響著學生的作文,他們學會了編造、抄襲,學會了套話、假話,寫作興趣與創作能力也就無從說起。因此,我們的習作教學更要強調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筆者在教學《寫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時,攝取學生平常課間生活和校外生活的歡樂場景制作成課件,通過演示,讓生活的場景重新展現,激起了學生對平時類似生活的回憶,“制作花冠,吹乒乓,奶油涂臉玩輪滑”,在這樣的基礎上,筆者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細心感受,把印象中最精彩的片段描述出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有一個學生是這樣寫的:“子約生日那天,我們幾個好朋友都參加了。吹熄了生日蠟燭后,最精彩的一刻出現了。子約說,今天是她生日,必須她說了算。我們大家都同意,并約定不準反悔。子約宣布,現在大家不準動。說完,子約順手挖了一塊蛋糕上的奶油,抹在了何鑫的臉上。何鑫漲紅了臉,哭笑不得,惹得我們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何鑫也不甘示弱,抓了一點奶油,就往他身旁的甘響抹去。沒想到甘響精靈古怪,身體一側,奶油居然抹到了我的脖子上,同學們更是哄堂大笑,屋頂都要被我們掀翻似的。”因為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事,怎么想就怎么寫,避免了“胡編亂造”,寫出的習作就有了真情實感。
積累寫作素材離不開動手。“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很多學生在平時的談天時可謂是口若懸河,條條是道,可是真正寫作時卻無從下筆。這是因為,平時生活中的所得只在學生的腦海里留下淺表記憶,也就是沒有刻意去識記。可見,鼓勵學生仔細觀察固然重要,引導學生勤于動手,記錄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也不可或缺。當學生養成及時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習慣時,習作就能水到渠成,得心應手了。
二、妙練——將讀寫結合進行到底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將讀書與習作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讀中悟寫,寫中促讀,讀、說、寫有機相融,學生的讀寫能力必在不知不覺中提高。“書到用時方恨少”,這是許多人在學習、生活中的真實寫照。一個人為了表達的需要,總是設法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同時也會充分調動起在讀書的歷程所獲取的文字、語言的積累,動用知識儲備,而提筆忘詞的現象時有發生,有些時候我們絞盡腦汁回憶似曾相識的名篇佳句,好詞好段卻盡然遺忘。于是,不得不感慨讀書的貧乏、運用的匱乏。因此,把寫作與日常生活中的閱讀教學結合起來,是十分必要的。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讀經典作品,加強吟誦,也要適當利用范文,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表達方法。
在平時的語文教學充分挖掘課文的語言訓練點,巧妙結合開展片段練習,既能有效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又能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例如,《荷花》第二自然段中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對荷花的花瓣兒、花骨朵兒等方面進行了形象的描寫,教學時我們可以要求學生用“有的……有的……有的……”模仿說一段話。再如,在教學《航天飛機》時,筆者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掌握航天飛機的特點后,引導學生小結,作者描寫航天飛機都運用了哪些方法?在學生明白課文是運用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等方法描寫后,筆者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航天飛機,也就是航天飛機的自我介紹。學生有的說“我的名字叫航天飛機,長得可愛極了。我有一對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腦袋,方方的尾巴,別看我笨頭笨腦的,飛起來屁股后面像點著一團火,飛得可快呢。”有的學生說:“我的名字叫航天飛機,別看我是個龐然大物,看起來笨頭笨腦的,我的作用可大了!我能繞著地球轉圈圈,能釋放和回收人造衛星。是一種新型的多功能航天飛行器。”在此基礎上,筆者要求學生用剛才掌握的描述方法,寫一寫自己熟悉的日常用品,如筆盒、書包、文具等,有個學生是這樣寫的:
我的名字叫文具盒,穿著粉紅色的衣服,可漂亮了。我長22厘米,寬7厘米,高1厘米,身材小巧精致。我的衣服上有桃子姐姐和小超人。桃子姐姐手里拿著撥浪鼓,雙手叉腰,仿佛在認真地做著操呢!小超人依偎在桃子姐姐身邊,有一些閃閃發光的小星星,翩翩起舞的蝴蝶圍著桃子姐姐。
我的肚子分兩層。第一層是鉛筆妹妹和鋼筆姐姐的家,橡皮弟弟做著甜甜美夢,毛筆大哥干脆耍起無賴,躺著不走。第二層是我的數學王國小衛士,有直尺、三角板、圓規等,它們工作了一天,也累了,一回家就睡著了。角落里還有一個削筆刀,它的嘴巴露在外面,不要打開筆盒也能削鉛筆。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學生不僅掌握了描寫的方法,更練習了怎樣描寫。這樣,從閱讀教學中習得描寫的方法,又在習作描寫中加以運用,把讀與寫緊密地結合起來,不僅能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而且更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習作能力。
總之,引導學生從生活出發,擷取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記錄日常的所思所想,習作才有源頭活水。另一方面,巧妙地教會學生在平常的閱讀中積累好詞佳句與習作素材,有效地消化常用的、好用的寫作技能,學生往往能厚積薄發,恰當運用到習作的實踐當中;而只有學會運用閱讀中所得的技能,進一步去剖析自己的文章,才能真正做到取其優點,改其不足,最終做到寫作技巧的靈活運用。也只有這樣,學生習作時才能妙筆生花,如有神助。
(作者單位:福建省壽寧縣鰲陽小學 本專輯責任編輯:辛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