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油生
屈指算來,我至今已從教20年,早已和小學語文結下了不解之緣,語文已經成為我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說課、賽課、觀課、議課已成課程改革的熱門詞語,各校均步履鏗鏘地行進在課程改革的康莊大道上。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的困惑卻越來越多。從于永正執教《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對“飽經風霜”的精心處理,從王崧舟在《小珊迪》中對“跑”的良苦用心,我似乎懂得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當講則講,講得其所;當放則放,放得美麗。如此,就能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求得教學的和諧之境、和順之妙、融和之美。
一、精巧預設起漣漪——率意活潑
要把課上好,光有“實”是不夠的?!皩崱钡臉O端往往缺乏張力,容易使課堂沉悶。要體現新課程改革的方向,教師必須解放教學思想,讓教學在“實”中求“活”,煥發課堂活力。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蔽蚁胝Z文教學更是如此。因此,我所理解的率意活潑,一方面,是指教師不但要研讀出教材的本意,更要解讀出一點新意,形成新穎脫跳的設計;另一方面,是指在教學時,教師要善用俯拾即是的生成,讓教學過程泛起層層漣漪,激起朵朵浪花,漾出意外的精彩。
在很多次公開課上,我使出渾身解數,把每一句過渡語、評價語設計得自認為無懈可擊。上課時,時間、地點、學情在不斷變化,可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變動,不敢越雷池一步。殊不知,教學是復雜多變的雙邊活動,是一次次無止境的精神與靈魂的相遇。這樣的相遇應該是激情的碰撞,而非刻板的推進,更不是演練后的唱和。
著名特級教師周一貫老先生的《教育的硬實力、軟實力、巧實力與和實力》給我很大的啟示。從第一個層面來講,靈動的課堂需要教師豐富的學識、扎實的功底、寬闊的眼界……也就是周一貫老先生講的教育的硬實力。沒有教育的硬實力,教師就難以具有走進教材的深度和跳出來的勇氣,教學就會淡而無味、虛而不實、僵而不活。
生成與預設是辨證的對立統一體,預設強調的是教師的設計和安排,生成強調的是學生的活動和思維。因此,從第二個層面來看,只有精細的預設,才能引發課堂精彩的生成。俗話說:“沒有預設,是不負責任的課堂;沒有生成,是不精彩的課堂?!苯處熤挥谐芍裨谛?,預設課堂的多種可能,才能大大方方地挖掘“意外”,游刃有余地順勢而導,讓異樣的聲音如珠璣落盤般悅耳動聽。
也許有人會問,經??吹缴磉呍S多有學識的教師精心備了課,但教學效果還是很一般,這是為什么呢?道理很簡單,因為教育不但需要硬實力,更需要智慧和藝術,也就是周一貫老先生講的“軟實力”和“巧實力”。
二、棄其兩端取其中——和合有度
“和”是儒、道、釋三家理念的共生點,也是中國文化的厚重力量。春秋時期的伍舉說:“夫美也者,上下、內外、大小、遠近皆無害焉,故曰美?!逼鋵?,這種美就是一種“和合”之美。
對如今的課堂進行一次冷透視,我們不得不承認學生雖然掌握了知識,但他們不一定熱愛知識,分數被現實推崇到了一個無以復加的程度,知識正在淹沒人文關懷。有人說,當金錢買到的東西越來越多時,社會就出問題了。我想說,當知識越來越冰冷的時候,課堂就不正常了。學生學習不好,但可能熱愛勞動、樂于助人,還可能誠實守信、敢于嘗試……一切皆有可能,教育本身就是面對種種可能,能發現現實中埋藏的可能性,就是最偉大的教師。
因此,教師不但要腦中有智、手中有法,更要目中有人、胸中有情。教師要善用正確的學生觀,建立科學的師生觀,懂得用哲學思想和辯證眼光,在教與學、講與練、讀與寫、張與弛、動與靜、點與面、入與出等諸多兩級元素中求得“和合”,用“和實力”營造良好的育人之境。
我恍然驚覺:“‘實字為先、率意活潑、和合有度不就是我想要的教學風格嗎?不就是我向往的語文教學嗎?”或許我窮極一生都做不到,但我堅信,只有向往,就有可能做到,因為我擁抱激情,懷揣夢想,因為我向往美好的教育和教育的美好。
(作者單位:江西省寧都縣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