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靖
摘要:本論文從河北唐山方言對英語語音的負遷移分析入手,從語音與超音段兩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并探討了方言區語音錯誤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根據錯誤類型提出了教學相關建議,以期為更好地語音教學提供更好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語音教學;負遷移;音素;超音段;教學策略
一、河北唐山方言對英語語音學習的負遷移影響
河北唐山由于地域以及歷史文化等諸多原因,形成了自己的語言體風格,是我國北方方言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眾多語言中非常出眾的一種語言形式,其節奏比較其它方言要慢兩拍,兒化音比較多,發音以四聲降調居多,每句話的最后一個字基本都拉長音,因此,許多人印象里唐山話是一種唱著說的語言,但是由于唐山下設五個縣級管理地區以及兩個縣級市區,因此唐山方言,除了西北部接近北京和天津地區普通話的語調比較明顯的遵化、玉田以及市區的“唐山話”外,比較突出的是灤縣、灤南、樂亭、唐海(現曹妃甸區)、豐南比較濃烈的調門方言以及遷西、遷安少卷舌音的獨特方言片。
1.方言區學生的母語語音遷移問題分析與歸類
課題組選擇唐山職業技術學院,來自唐山十個不同方言區的100名學生進行語音測試,通過最后的統計分析,進行了如下歸類:
(1)對英語語音(元音和輔音)的負遷移
在英語48個音素中,唐山方言區學生受母語負遷移的影響,語音錯誤還是比較統一的,具體表現在以下三種情況
① 替代。用漢語拼音的聲母或韻母來代替英語48音素中有而漢語拼音沒有的音素的發音,如:/ /→both/b /→/b s/;用漢語拼音的發音方法來替代英語發音如:/m/ 完全沒有按照鼻輔音的發音要求,用拼音“摸”的發音來替代;由于唐山方言的音長都比較長,所以方言區學生大多用長元音代替了短元音,如:/ /→bit/bit/→/b :t/;用清輔音來代替濁輔音,如:goals/g z/→/g s/;不確定的潛在替換,有的學生用韻母代替,有的用英文字母的本音去替代,如:edge/e /→/e /或/e :/。
② 插音。漢語的音節構成都是元音和輔音組合的結構,最后一個音節都是響亮的,因此,方言區的學生很自然的在尾音插入一個元音,如:/p/→help/he p/→/he p /;普通話是不存在輔音簇的,當方言區學生遇到這些輔音簇時,就會覺得困難,會很自然的按照漢語音節的結構插入一個/ /,如:/p /→completely/k mˋp : /→/k mˋp : /。
③ 省略。主要體現在雙元音的發音上,大部分學生的雙元音發的都不到位,不飽滿,或者把后一個元音給省略掉,如:date/ /→/ /。
④ 個別發音特色。遷西和遷安方言區,由于少用卷舌音,因此,方言區學生在發/r/,/ /等卷舌音時,雖然音似,但是舌位是錯誤的。
(2)重音
① 全重音。受漢語拼音的影響,方言區學生把每個音節延長至相同的時長,這樣說出的語速緩慢,使得每一個音節都很響亮,如:ˋpositive →ˋpoˋsiˋtive。
② 重音轉移。由于唐山方言中,二聲、三聲、四聲,相互變調的比較多,因此重音轉移到最后一個音節上的比較多,如:backward/ˋ /→/ ˋ /。
(3)語調
① 單詞和句子語調。唐山方言區中對英語發音最大的負遷移影響就是語調,由于唐山方言本身語調變化比較多,因此方言區學生的英語發音中都帶有方言語調,其中以灤縣、樂亭、灤南、唐海、部分豐南地區為最。英語中語調最長見的就是升調和降調,受方言的影響,很多方言區的學生把英語單詞或句子也帶上了二聲的聲調,如樂亭和灤南地區,常用二聲來代替四聲,因此,有同學把升調的句子和單詞都讀成了二聲的發音,聽起來方言味道超濃烈,而且方言區的部分教師也是用方言來讀英語,所以對學生的潛移默化是難免的,有些方言區的教師用方言英語來授課,只是注重學生對英語語法的學習,畢竟應試教育要看一張卷子的結果,因此用方言授課,能增加學生的理解速度,增快教學進度,所以部分學生戲稱自己學的是“tanglish”。
② 沒有語調。方言區許多學生的語調困難在于不會把一個句子中的單詞聯系起來,組成一個被人能夠理解意思的句意整體,所以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一個句子是一個詞,一個詞的發音聯系起來的,沒有任何語調。
2.方言區學生英語語音錯誤原因探討
(1)英語語音學習的時間及重視程度
在100名調查的學生當中,只有5名學生(來自唐山市區的)學習過音標,只學習了不到兩個星期,僅限于認識音標,是教師口頭教授的,沒有仔細學過音標的發音部位,其余的95名學生完全沒有學習過音標,對英語的發音,僅限于教師教授的26個英文字母的發音,這100名學生完全不懂怎么連讀、弱讀、同音、失爆、如何按照重音符號發音,什么情況下運用哪種語調。由于沒有系統學過音標,接受問卷調查的100名學生都沒有認識到語音的重要性,但是絕大多數學生上課的時候,都意識到自己的發音不好,不敢回答問題。
(2)方言區教師因素
由于目前的中、高考英語測試中,不考慮英語口語的能力,很多英語教師直接忽略了學生的英語發音與朗讀能力的培養,有96名學生認為教師的發音是他們平時說英語的模仿對象,84名學生認為英語教師在平常授課時經常用方言,而且平時對學生用漢語拼音記英語發音的現象是忽略不計的,有74名學生認同,在教師的方言英語發音中,影響他們最大的是語調,基本上就是英語已經變成了“家鄉英語”。絕大部分學生對自己的英語教師的語音面貌不滿意,也意識到了方言對自己的語音造成了影響,希望能從課堂上得到幫助與改善。
二、英語語音教學策略
通過上述調查研究,筆者就相關問題提出了以下教學建議:
1.語音教學內容
(1)學習國際音標48個因素及一些自認拼讀法的技巧與規則
由于絕大多數學生是從26個字母的發音開始學習英語的,再加上母語漢語拼音的負遷移干擾,無論生詞有無音標,一律不知道正確的音應該怎樣讀,完全是跟著感覺走,因此,非常有必要讓學生學習一下國際音標,徹底解決他們用漢語拼音替代的問題。要讓學生觀察英語語音與漢語拼音舌位的不同變化,體驗氣流在口腔與鼻腔中不同的走向,充分理解英語發音和氣流是分不開的,從不斷的體驗練習中區分英語語音與漢語拼音的差別。在充分掌握了48因素之后,可以讓學生記一些英語自然拼讀法的相關技巧與規則,便于學生在沒有音標的單詞中也能準確無誤地讀出來,如:字母c后面接a, o, u的時候,c發/k/,cat, coat, cup; 當字母c后面接e, i, y的時候, c發/s/, 如city, ice, 有時在e或i 前面,c會發/ /,如ocean。
(2)擴充超音段音位知識的講解
超音段音位指重音和語調等語音現象,這些現象的分布可以超過一個音段。通過上面的實驗,發現方言區學生在超音段音位部分受母語的影響極為嚴重,絕大數學生的英語發音中都有方言的韻味,然而,超音段層面的內容,恰恰是口語交流中影響可理解性的主要因素,因此,方言區學生的發音往往會造成“外國人”聽不懂,本族人也皺眉的尷尬局面。所以,在糾正方言區學生語音的時候,應當首先要把連讀、失爆、同化、省音、意群切分、單詞重音、句子重音的定義結合實例給學生進行一個詳細地解釋,讓學生從原來頭腦中的一片空白到對這些語音常識的基本熟悉,也就是說在發音實踐之前,先弄清楚規則要領,這也是脫離方言語調負遷移影響的必要因素。
2.教學方法
(1) 混合式教學模式
英語語音是一種技能,是需要反復模仿、練習。由于目前的授課班級都不是小容量的或者是一對少的安排模式,教師在語音或糾音授課時,難免會因為班級的整體教學速度、學生的個體差異、外界環境的影響,而使自己的發音速度、語調、句子的正常切分受到干擾。因此,教師在授課教學方法上可以采用混合教學模式,采用以視頻媒體為主的知識學習材料,以任務引領、小組合作學習的課上練習與授課方式,在教室和多媒體語音實驗室之間進行語音知識講解與語音訓練的轉換。例如:在講授國際音標的48個因素時,教師可以利用PPT,對20個元音和28個輔音進行簡單的介紹,通過任務引領,讓學生分組進行發音練習,教師作為流動的指導者,認真傾聽每一組學生的發音,做好問題總結,及時點評。這一輪教學結束,大部分學生對48個因素的發音有了了解,但是只是通過教師的發音教學而靠聽音發出來的語音,這樣方言區的部分學生可能有部分就會用母語的發音方法來發自己聽出的音,只是做到了音似,但是氣流上肯定是錯的。所以,當采用視頻媒體教學,例如選擇“北外李晨老師48因素糾音講座”學生對視頻材料中的英語發音舌位有了一個清晰的學習,這樣,就能及時糾正自己靠聽音而形成的錯誤發音了。
(2)利用優酷網和微信等手機APP軟件
語音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個靠記憶、背誦就能做好的“腦力勞動”,學生需要將發音器官和聲音之間建立起關聯,知道做出什么樣的唇形、舌位、下巴下降多少以保證開口的大小、聲帶何時振動何時不振動等,因此,語音是一個地道的“體力活”,僅在課堂上練習幾次,是完全不能達到最佳的,所以教師在課下可以安排以檢查和鞏固為目的的在線練習和測試,以答疑和討論為主的線上交流平臺,例如,在優酷網上找到適合學生進行語音練習或學習的視頻資源,讓學生在課下學習、模仿、練習,通過手機錄音軟件、或微信來檢驗學生每天的練習進度與準度,以達到最佳的練習效果。
(3)繞口令和英文歌曲
對于音段和超音段練習,繞口令和英文歌曲學唱是最好的練習方式,繞口令既是加強語音發音的準確度、熟練度,也給學生帶來了趣味性。歌詞是詩的語言,音簡意明,節奏明快,學歌詞就是最有效的語音練習。唱英語歌講究吐詞、吐字清晰,以字帶唱,并需要省音、連音等語音知識。這就需要唱歌者特別注意語音、聲調。很多學生都反映歌曲中的單詞都會,但聽就是聽不懂。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實是演唱者使用了一些特殊的發音技巧,加入了連讀等,所以發音上產生了一些變化,歌曲完美地展現了這些發音技巧。因此,對于語音學習的學生來說,學唱英文歌曲不僅可以練習超音段技巧,也可以提高聽力水平。
(4)開展英文誦讀比賽
語音練習是一項在與自己原有口腔肌肉做斗爭的功課,要想完成這一偉大事業,每天一定要投入一定量的練習時間,并持續。當學生已經通過視頻、課上、課下練習,完成單詞、句子的發音練習之后,如果沒有一定的衡量措施,部分學生可能認為語音練習就到此為止了。因此,督促學生完成語音練習的一個有效手段就是經過一個學期勤學苦練,讓學生有展現自己練習成果的機會,即開展英文誦讀比賽,朗讀一篇規定的文章,這篇文章里,語音的所有問題都得到了檢驗: 音準、連讀、弱讀、失爆、同音、重音、語調,參賽的學生可以在欣賞競爭對手的表現中,對比自己的不足,找到差距和進步的方向,同時得獎的優秀學生的口語表現對沒有信心的學生來說,也是一劑良藥。教師也可在比賽中,進一步發現教學中的不足,調整教學計劃,不斷與時俱進。
綜上所述,河北唐山方言區的學生在語音學習過程中出現的負遷移現象有一定的復雜性、多樣性,但要克服語音學習中的負遷移不是不可能的,當然也非一日之功,重要的是要根據語音錯誤形成的原因,及時運用正確的方法。教師要在自身英語語音基本功上過硬,不斷學習新的語音教學理念,運用最恰當的教學方法,學生自身也要不斷的付出努力,持之以恒,有效利用正遷移,防止負遷移。
參考文獻:
[1]車路路.秦皇島方言在英語語音習得中的負遷移現象研究[D].內蒙古: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2] 鄧海燕.高職高專英語專業學生語音遷移問題及教學對策 [D].長沙: 湖南師范大學,2005.
[3] 何善芬,1997, “英漢音節結構對比外語研究,1997(02).
[4] 何善芬.英語超音段音位及其辯義功能[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1989:6-20.
[5] 李曉麗.高職高專英語專業學生語音遷移問題調查與分析[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1(3).
[6] 喻萍芳.語音學習中的負遷移現象與教學方法 [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