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雙
摘 要 在現代醫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我國的醫療衛生事業也獲得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然而近年來,隨著新醫改政策的不斷深入,很多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一方面,影響了人們的正常就醫;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社會和諧。所以,相關的公立醫院應該在新醫改環境下切實加強對財務管理的研究與探討,從而為醫院的長遠發展營造更好的環境。
關鍵詞 新醫改 公立醫院 財務管理 策略
一、引言
在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推進的過程中,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藥品供應保障體系以及醫療服務體系等也在不斷完善,并且使我國公立醫院的生存與發展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而財務管理作為公立醫院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管理人員能否轉變管理觀念、改變管理模式,將直接影響到醫院未來的發展。所以,應該從新醫改環境下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現狀入手,對醫院面臨的挑戰加以分析,從而提出有建設性的應對策略。
二、新醫改給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帶來的影響
(一)公立醫院的生存環境發生改變
第一,補償機制改變。新醫改的一項重大舉措就是取消了過去的“以藥養醫”,實行藥品零加成政策。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當前公立醫院的收入結構,將醫院原來的補償途徑從財政收入、醫療收入以及藥品收入轉變為現在的財政收入以及醫療收入。
第二,醫保政策改變。在新醫改環境下,醫保政策對于公立醫院的監督與引導職能在不斷強化。傳統單一按項目付給結算的醫保結算方式也轉變為現在的以項目付費為主的方式,并積極探索結合病種付費、次均費用控制以及總額控制的新型醫保管理模式。從醫院的角度來看,按照病種付費會大大縮減醫院的收入,有些公立醫院甚至出現了虧損;而按照次均費用以及醫藥費報銷總額的“雙控制度”付費更是對公立醫院的一大約束。
第三,財政管理制度改變。在新醫改背景下,財政管理體制的改革也在不斷深入,并且對于資金的管理、使用以及產生效益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時期,公立醫院在得到財政資金后,對資金的管理、使用以及績效等是負有一定責任的,且財政部門還會專門針對資金的使用情況等進行審核,如果該公立醫院的資金利用效果不佳,或者項目連續實施三年后仍有結余,財政資金將被收回。
(二)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面臨的挑戰
第一,由藥品零加成政策帶來的影響。在我國部分地區已經開始進行藥品零加成政策的試點,并且會在將來實現全面推廣。而這一政策實施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公立醫院至此將不會獲得藥品收支結余。事實上,絕大多數公立醫院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藥品收支結余,一旦取消,醫院的收益水平將會大幅度下降。針對這一情況,政府也采取了財政、醫保以及物價的聯動政策補償醫院的損失,同時醫院還應該通過壓縮成本自身消化10%的藥品加成收入,確保醫院在失去藥品結余后仍能維持正常的經營和發展。由此可見,在新醫改環境下,公立醫院必須要盡可能地提高自身成本控制以及管理水平,從而實現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由醫保支付制度改革帶來的影響。現如今,我國的醫保覆蓋率已達到95%以上,醫療需求被釋放,但是社保資金有限,在醫保“雙控”政策下,公立醫院本年度可從醫保報銷一定比例的費用,而超出總控的醫藥費則由醫院自行承擔。經醫保部門精心測算的按病種付費結算剔除了多余的診療流程以及用藥,如果醫生不對診療過程加以控制,就會增加診療成本,進而造成醫院的虧損。其中,由于按病種付費的范圍在不斷擴大,已有多家病種醫院出現了虧損情況。所以,醫院應該及時調整自身管理模式,以應對醫保改革帶來的各種挑戰。
第三,由財政管理制度改變帶來的影響。從某種程度上講,公立醫院是具有公益性質的機構。在取消了藥品加成后,為了維持公立醫院的正常經營,財政勢必要加大對其的投入與扶持力度。在財政管理制度改革的進程中,財政部門對于財政資金的監管也大大增強,特別是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實施,使財政部門可以動態監控公立醫院的財政資金管理以及使用情況。監督其是否嚴格按照規定實施專款專用,或者預算執行是否及時納入到“大平臺”系統監控中等。在年度總結時,財政部門會對公立醫院財政資金的管理、使用以及效益等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考評,出現違規使用或預算執行差的財政資金,政府將予以收回或停止醫院繼續使用,這也是對公立醫院財政資金管理能力以及執行能力的檢驗。
三、當前新醫改環境下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策略
(一)確立科學的財務管理目標
在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中,財務管理目標的確立不僅可以作為醫院開展財務活動的參考標準,同時還是醫院財務經濟環境變化的直接反映。所以,財務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明確財務管理的主要目標,在此基礎上不斷夯實財務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具體來說,財務管理目標的確立,需要遵循客觀、科學以及合理的原則,對當前公立醫院的經濟財務指標進行改進以及優化,以實現內部財務管理的良性循環。與此同時,財務管理目標的定位應該以能約束財務管理活動為宜,并為醫院未來的穩定發展指明方向。另外,為保證公立醫院的會計信息質量,穩定資產狀況,需要加強財務監督,切實做好基礎會計工作。例如,公立醫院可以實行信息公開制度,將醫院內部的收入和支出情況適當公開,以掌握財政資金的真實往來情況,并逐漸推行會計信息透明化制度,提高財務賬面的真實性。
(二)加強財務預算管理
公立醫院在開展財務管理的過程中,實施預算管理可以對醫院開展的經濟活動進行約束,并讓預算管理成為全局性財務管理行為以及理念,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財政資金的利用效率。具體來說,醫院在實行全面預算管理時,需要建立健全涵蓋預算編制、審批、執行、調整、決算、分析以及績效考核等內容的預算管理制度。與此同時,不僅僅是財政資金,其他包括物資、器械、藥品采購以及基本建設工程等都應納入到預算管理中。強化預算執行,將各項預算逐項細化,并將具體的預算執行任務下發至各臨床以及各職能部門,將預算執行情況作為部門或科室考核的重要指標,確保預算剛性。在預算方案的執行過程中,應該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執行情況進行分析,根據實際情況適時、適量地作出調整。另外,建立科學的預算管理目標評價指標體系,對各部門的預算執行以及執行業績等進行綜合評定,配合完善的獎懲制度,以充分發揮預算管理的積極作用等。
(三)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職業技能水平
在當今形勢下,實現公立醫院財務的信息化管理是市場經濟發展以及現代化社會改革的必然趨勢。為滿足信息化建設需求,醫院應該加大對財務管理人員信息化技能培訓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重點培養集財務管理以及計算機技術等于一身的復合型人才,結合崗位需求開展培訓。在培訓過程中,要不斷向其灌輸信息化改革理念,從而提高公立醫院財務管理隊伍的整體水平。
四、結語
公立醫院作為保證老百姓身心健康的重要載體,其能否應對新醫改帶來的各種影響,將直接關系到我國醫療衛生事業是否可以可持續發展。所以,各公立醫院應該確立科學的財務管理目標,提高財務預算管理意識,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職業技能以及信息化培訓,從而在新醫改環境下為老百姓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作者單位為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參考文獻
[1] 周晟,高福君.“新農合”與“新醫改”雙重背景下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以L市醫院為例[J].皖西學院學報,2010,26(1):50-53.
[2] 付德芹.基于新醫改下的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問題與解決途徑分析[J].時代金融,2015(3X).
[3] 王家寧.淺談新醫改形勢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J].中國市場,2014
(25):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