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新經濟環境背景下,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中小企業迎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需要面對更加嚴峻的挑戰,如稅收政策不科學等。隨之,優化和創新中小企業財政稅收政策也已迫在眉睫。因此,本文筆者客觀地分析了新經濟環境下創新中小企業財政稅收政策的必要性,探討了新經濟環境下中小企業財政稅收政策的創新路徑。
關鍵詞 新經濟環境下 中小企業 財政稅收政策 創新
一、新經濟環境下創新中小企業財政稅收政策的必要性
在新經濟背景下,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速度日漸加快,自身規模不斷擴大。由于起步和發展比較晚,科技創新速度又不快,因此急需進一步優化和創新我國中小企業政策,特別是財政稅收政策。具體來說,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企業不斷發展,我國政府也根據各類企業的發展現狀,以社會經濟市場為導向,出臺了一系列財政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比如減免稅收、降低貸款利率,但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使所制定的財政稅收優惠政策具有普遍性的特點,由于對中小企業的優化政策不多,對其扶持力度也不足,影響了中小企業的發展速度。同時,中小企業運營資金有限,極易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出現各類風險,并無法有效應對,更別說繳稅。也就是說,在新經濟環境下,我國優化和創新中小企業的財政稅收政策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優化和調整各類中小企業的經濟結構,適當減少其在稅收方面的支出。在有效規避稅收風險的基礎上,盡可能地減輕稅收方面的負擔,避免其在運營中資金鏈斷裂,一系列經濟活動的有序開展,使其獲得更多的經濟利潤,從而提高經濟效益,走上長遠發展的道路。
二、新經濟環境下中小企業財政稅收政策的創新路徑
(一)正確認識中小企業,優化和創新財政稅收政策
從客觀角度來說,在社會市場經濟中,中小企業占據較大的比重。也就是說,面對復雜多變的社會市場環境,我國必須綜合分析主、客觀影響因素,正確認識中小企業,要將其放在核心位置,立足基本國情,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多角度優化和創新財政稅收政策。具體來說,政府部門必須全方位準確把握新經濟環境背景下中小企業的特點、性質等,根據各類中小企業各方面的發展情況,進一步擴大中小企業方面的稅收優惠范圍,加大對其在這方面的扶持力度。政府部門要采取合理化方式,比如減免中小企業經營所得稅,優化和調整中小企業繳納的增值稅,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中小企業稅收負擔,使其獲得更多的經濟利潤。同時,要加大對中小企業的科研投入力度,向其提供所需的資金以及技術,注重對自身的優化與創新,利用各類先進技術,加強自身管理,在不斷擴大發展規模的基礎上,有效提高自身整體效益。
(二)大力倡導中小企業自覺納稅,健全財政稅收法律法規
在新經濟環境背景下,稅收已成為增加我國財政收入的重要途徑,而企業便是稅收征收中的主要對象,其中也包括中小企業。我國政府部門必須通過不同渠道加大宣傳力度,引導中小企業自覺納稅,促使他們全面、深入地了解稅務,正確認識新時期的稅務,掌握重要的稅務知識,有效應對各類稅務風險,養成良好的納稅習慣,及時、合法繳稅,避免出現“偷稅、逃稅、漏稅”現象。同時,我國政府部門必須多層次優化和完善財政稅收法律法規,充分發揮自身多樣化的職能作用,明確中小企業在稅務行為方面的權利、職責,使其在享有相關權利的基礎上,必須認真履行一系列義務,有效降低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避免給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確保多樣化經濟活動的順利開展。
(三)優化財政稅收優惠政策體系
在新經濟環境背景下,我國必須從不同角度入手,進一步優化和完善財政稅收優化政策體系,優化和創新財政稅收相關條例以及標準,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加快其的發展速度,使其達到穩定發展的水平。政府部門必須隨時關注社會市場的動態變化,明確財政稅收整頓方向,采取針對性戰略方針,構建全新的財政稅收優惠政策體系,不斷擴大其的廣度以及深度,確保更多的中小企業可以享受財政稅收方面的優惠,從而獲得更多的流動資金,有效防止中小企業內部資金鏈斷裂,逐漸提高其自身綜合能力。政府部門要借助全新的財政稅收優惠政策體系,盡可能地減少中小企業運營管理中繳納的所得稅,適當增加某些扣除環節、扣除項目,最大化縮小稅基,減輕中小企業稅務方面的負擔。此外,政府部門要在財政稅收優惠政策體系作用下,不斷提高中小企業研究與分析自主基礎項目能力,提高自身經濟效益。
(四)構建中小企業自主創新方面的財政稅收優惠政策
在新經濟環境背景下,我國要出臺一系列利于中小企業提高自身自主創新能力的稅收優惠政策,不斷增強其核心競爭力,使其在競爭日漸激烈的社會市場中占據一席重要位置。具體來說,地方政府部門必須客觀分析主、客觀影響因素,全方位和客觀地分析地區中小企業的發展環境和發展情況以及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適當增加出臺的財政稅收優惠政策,進一步細化財政稅收優惠政策,嚴格審查各類中小企業,圍繞相關規定以及標準,對其進行針對性的稅收減免以及減征,減少地區中小企業在稅收方面的支出。政府部門要制定差別化的財政稅收政策,促使各類中小企業處于良性競爭中,全方位正確認識自主創新,加大自身自主創新力度。如果屬于盈利型中小企業,必須優化和調整其股東個人所得稅方面的起征基點,為提高其自主創新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如果屬于高新技術型中小企業,政府部門要合理調整財政稅收優惠稅率基準;如果屬于小微型企業,政府部門要對其實行減半征收優惠政策,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自主創新中,有效提高自身盈利的整體能力。
三、結語
在新經濟環境背景下,我國必須意識到優化和創新中小企業財政稅收政策的重要性,要將其放在核心位置。政府部門必須正確認識中小企業,引導中小企業自覺納稅,健全財政稅收法律法規,構建中小企業自主創新方面的財政稅收優惠政策。以此,充分發揮多樣化財政稅收政策作用,有效降低中小企業稅收風險,使其具有較好的經濟、社會效益,從而走上健康穩定的發展道路,不斷推進我國經濟向前發展。
(作者單位為大慶市紅崗區財政局)
[作者簡介:張恒(1980—),男,吉林長春人,高級經濟師。]
參考文獻
[1] 孫建.論新經濟環境下中小企業財政稅收政策創新[J].現代商貿工業,2015
(07):175-176.
[2] 李瑞琴.新經濟環境下中小企業財政稅收政策的創新[J].商,2016(05):176.
[3] 施鳴楓.新經濟環境下中小微企業財政稅收政策的創新[J].財經界(學術版),2016(16):13.
[4] 林成棟.新經濟環境下中小企業稅收政策的創新[J].商場現代化,2014(18):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