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婧紅
摘 要 目前,“營改增”已經逐漸在國內全面推行,是我國稅務改革的一項重要決定。“營改增”稅務制度是對稅種的轉換和對稅率的調整,促進了我國稅務的完善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如今,“營改增”也已經深入各個高校,對高校內的財務管理帶來了挑戰,各高校要努力提高各自的財務水平。本文主要對“營改增”實行的背景、對高校的影響以及對策提出建議和看法。
關鍵詞 “營改增”制度 高校 財務管理
近年來,我國高等學校的發展很迅速,其教育體制在不斷改善,辦學規模也在日益擴大,自然而然就會有相應的財務出入,目前財務的來源越來越多樣化,經濟管理變得相當復雜,然而財務管理制度還是一成不變,所以很容易出現混亂的狀態,進而導致財務管理系統的崩塌。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實行“營改增”是對高校財務管理的一種改革,也是高校自身改善自我財務管理的一次機會。因此,做好“營改增”對高校財務管理是一種調整與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營改增”制度的背景及內容
“營改增”就是營業稅改增值稅,即是將屬于營業稅征收范圍的行業改為增值稅征收。最先是在2012年以上海交通運輸業和部分服務業作為試點開展,2013年的時候開始在全國推廣,2014年正式實施高校會計制度。以達到避免重復征稅,進一步完善財稅制度,也進一步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目前,全國各高校正在逐步實施“營改增”政策,建立更為全面的財務管理制度,這也需要對財務工作人員進行一系列相關制度的培訓。目前為止,在實施程度不一樣的高校產生了不同的影響。
二、“營改增”對高校財務管理制度的影響
自從實施“營改增”以來,在高校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可是從大范圍來看,各高校的進展程度還有很大差別。有些高校積極配合,組織各種各樣的培訓活動,全面宣傳新制度,而有些還在適應、探索中。
(一)對納稅的影響
新政策實施前,高校簽訂任何項目合同都要繳納印花稅及相關需要的稅務費,提供服務則繳納營業稅及附加,還會涉及土地及房產等眾多稅務。“營改增”后,將不再重復繳納相關的稅費。高校的納稅角色主要有兩種,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這兩種的納稅角色不同,所以“營改增”對其的影響也會不一樣。
對于小規模納稅人高校來說,征收營業稅時是按5%的稅率繳納,“營改增”后,繳納增值稅的稅率為3%,稅率降低40%。因此,“營改增”對小規模納稅人高校來說,所繳納的稅費是降低的。
對于一般納稅人高校來說,征收營業稅時是按5%的稅率繳納,“營改增”后,繳納增值稅范圍是6%,稅率增長20%。因此,“營改增”對一般納稅人高校來說,所繳納的稅費是增長的。
所以說,“營改增”政策的結果會有所差異,跟納稅角色的不同有一定的關系。
(二)對會計核算的影響
營業稅改為增值稅后,繳納增值稅的多少不但與營業額有關,還與可抵扣的進項稅額和有效抵扣憑證的取得有關。所以說,高校的會計核算相關職責不但要由財務部負責,還要求高校對外提供服務的人員具備增值稅知識,積極配合財務部門取得專用發票。
(三)對發票使用和管理的影響
增值稅發票分兩種,普通發票和專用發票。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時必須出具增值稅發票,所以會影響增值稅的繳納金額,對于專用發票的管理也比普通發票嚴格很多。對于政策的實行,不僅要靠財務部門,更要讓所有部門都積極配合,熟悉各程序。
三、高校應采取的對策及建議
(一)“營改增”可調整稅制機構,降低整體稅負
從長遠來看,“營改增”是一項利國利民的措施,各高校應積極配合,要從財務內部開始管理,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培訓,逐步提升有關政策的知識。更要動員其他部門配合財務部,把相應的制度逐漸落實到每個人身上,使之了解新政策對高校本身帶來的利益并切實實行。
(二)實行對發票的規范管理
對于專用發票可影響繳納稅額這一情況,應制定相對應的管理辦法,對增值稅的使用有嚴格的規范,保證高校活動的正常開展。
(三)建立財務明細賬目
“營改增”政策為高校帶來了挑戰,為了保證高校能夠更好地掌握和適應,財務管理部門應使增值稅明細能夠切實、清晰、一目了然,進而完善財務管理工作。
綜上所述,雖然“增值稅”政策的發行給各高校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同時也是一個完善高校各部和制度的機會,能夠讓高校更快地發展,也對我國的教育事業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
(作者單位為西安思源學院)
參考文獻
[1] 張丹.關于“營改增”對高校財務管理影響的幾點思考[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8):43-44.
[2] 夏冬梅.關于“營改增”對高校財務管理影響的思考[J].企業技術開發,2015(03):125-126.
[3] 李汝.“營改增”稅制改革對高校科研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J].石家莊鐵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