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薇
摘 要 保險代理人是指根據保險人的委托,在保險人授權的范圍內代為辦理保險業務,并依法向保險人收取代理手續費的單位或者個人。也就是說,保險代理人是保險中介人的一種,而且在我國現代保險市場上,保險代理人對于我國保險企業發展保險業務來講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已經成為我國開展保險業務主要的形式和途徑之一。保險代理人因其是保險中介市場主體的特殊性,所以需要建立一整套嚴格的法律監管制度來約束保險代理人的行為。目前,我國在保險監督管理上實行保險中介與保險公司同一監管模式,但是忽略了保險代理人與保險公司及其他保險中介存在的差異性,這就說明了保險代理人在法律監管上是存在問題的。具體來說,保險監管法律制度不完善、監管經驗缺乏也加劇了保險代理人市場的混亂。在保險業快速發展的今天,保險代理人應該在認清自己法律地位的基礎上順應時代的發展,這樣才能實現高效的法律監管,保障保險代理人市場的穩健與安全。本文針對保險代理人法律監管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 保險中介人 保險代理人 法律監管
一、我國保險代理人的法律地位
保險代理人作為保險中介的主體,又因為其身份的特殊性,可以直接為保險公司收取保險費,無需過于繁瑣的過程來約束,最后還能從中獲取該有的經濟利益,充分發揮聯系保險人與被保險人橋梁的任務。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目前通過各種保險代理人所獲得的保險業務收入占保險業務總收入的五成左右,這就說明保險代理人是我國目前保險中介市場上人數最多、帶來銷售額度最多的一部分。因為保險代理人的銷售活動涉及各行各業,甚至覆蓋到城市鄉村的每一個角落,進一步為社會各層次的保險需求提供了最方便、最快捷、最直接的保險服務,從而為我國保險市場發揮了巨大的社會效益。保險代理人直接并且有效地向被保險人宣傳和普及保險知識,對增強整個社會的保險意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進一步促進了我國保險事業的發展。最后,保險代理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其工作需求較多,這就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隨著我國保險事業的不斷發展,保險代理人的隊伍將日益壯大,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國的就業形勢,降低我國的失業率,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我國保險代理人法律監管制度存在的問題
(一)相關違反法規成本較低,懲罰力度不足
與保險中介機構收取的大額年保費收入相比,法定百萬元的風控保證金對保險中介機構而言實為過低。對于我國保險代理人來說,法律監管力度不足,違規成本較低,所以在營銷的過程中,保險代理人不顧法律約束,以個人利益為主,難免會出現一些違反規定的事件發生。監管機構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輕處罰不僅是對違規者的縱容,更是對其他依法主體積極性的嚴重挫傷。換句話說,對于一個觸犯了法律的人來說,不采取相應同等的懲戒措施對其進行懲罰,其可能還會做出觸犯法律的行為。保險代理人作為保險中介人,在獲取利益時觸犯了監管制度而沒有受到法律的制裁,其還會從相同的途徑繼續做出違規行為。所以,在我國目前的保險中介市場中,尤其是對于保險代理人,因其違規成本較低,懲戒力度不夠,嚴重影響了保險中介市場的正常運行。
(二)保險代理人法律監管制度不完善
目前,在我國保險中介市場上,保險代理人的這種法律監管制度不完善主要體現在個人保險代理制度方面。個人保險代理人規范制度不完善,導致我國個人保險代理廣泛而不集中。加之保險代理人受培訓制度過于注重形式化,即便我國相關保險法律制度設置了大量條款來限制保險人,但卻忽視了對保險代理人的行為規制和監管。也就是說,目前我國制定的相關法律監管制度與政策只是適應所有保險人,并未制定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來約束作為保險中介市場主體地位的保險代理人,這種情況是無法強制約束保險代理人的。
(三)保險代理人的法律監管力度不大
保險行業的特點決定了保險機構的分布比較零散,而保險的業務渠道又主要集中在像銷售經營這種最基層業務上,根據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設置,基層區域恰怡是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盲區,由此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必然無法對保險機構實行全面、直接的管理,監管力度受限。保險代理人作為保險中介的主體,又是保險行業的基層工作者,他們因其地位的特殊性恰巧處在保險監管機構的盲區,這就給保險代理人的違規行為提供了條件。
(四)保險代理人監管不明確
保險代理人監管不明確主要是因為我國尚沒有完備的征信系統,普通的投保人無法知悉保險代理人的資質及誠信情況,監管機構也未主動將保險代理人的情況向公眾公開,導致保險代理人的諸多違法行為。在保險人和被保險人之間本身就存在信息不對稱性,保險代理人作為保險人和被保險人的橋梁,采取不透明的傳達行為更加深了二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三、完善我國保險代理人監管的建議與對策
(一)改變我國現有的保險代理人監管模式
目前,我國對于保險代理人的監管模式還是單一的監管模式,這種監管模式單一,且監管力度不足,所以應該由單一的監管模式轉變為多元化的監管模式。此外,單一的形式在某一方面還是比較苛刻的,所以應該從嚴格的監管模式轉變為適度寬松的監管模式,通過引入社會評價體系提高保險代理人法律監管的透明度。
(二)構建完善的法律監管制度
在保險監管的過程中,應該遵循最大誠信原則,將最大誠信原則納入保險監督立法體系,保證保險代理人的誠信作為。完善我國目前保險代理人市場中的市場準入與退出機制。我國保險代理人進出市場門檻較低,流動性較大,這給市場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也給培訓帶來了不便,所以要適度加強保險代理市場進出機制監管,嚴格約束保險代理人。構建市場主體制度,明確保險代理人的法律地位,保險代理人作為保險中介的主體,要明確自己的地位,按照法律規定來規范自己的行為。構建保險代理人執業法律制度。保險代理人作為保險中介市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應該明確自己的執業行為,按規定辦事。
(三)保險公司加強對保險代理人的有效監管
保險代理公司是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但其也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因此,保險公司的治理結構應加強董事會的行為規制,賦予監事會更多的監督權,限制股東的控制權,構建一個法律關系清晰、管理責任明確、效率與公平兼顧、合法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才能夠保證公司穩健、合規經營,減少公司違規風險。
四、結語
隨著我國保險市場的不斷發展,保險代理人雖然發展得比較早,但還是應順應時代的發展,加強自身約束,規范自己的行為。對于出臺的各種關于保險代理人發展的相關政策也需要進一步完善,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對其進行改進,在提高保險代理人道德素養的同時,通過法律監管制度來約束保險代理人的行為。因此,我國政府應該根據我國現有的保險市場中保險代理人存在的法律制度監管的問題,制定一系列完善我國保險中介市場發展的相關對策,避免發生因保險代理人不遵守相關法律而帶來的不良后果,影響整個保險行業的發展。
(作者單位為遼寧大學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1] 楊誠.我國保險代理人監管機制研究[J].華章,2011(27).
[2] 陽露昭,吳洋.論保險代理人的法律監管研究[J].保險研究,2008(3).
[3] 崔曉東.我國保險監管問題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