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張惠忠 陳飛鋒 羅璇 郭曉翠 鄭筧劍
當前,大學生創業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女大學生創業因其特殊性成為新鮮話題。大學生創業必然涉及融資問題,本文針對女大學生家庭對其創業融資偏好的影響進行分析探討,為相關管理部門實施管理政策和女大學生創業企業加強創業管理、提升融資管理水平提供參考。
一、家庭對女大學生創業及其融資影響的研究綜述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創業作為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強勁驅動力,已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熱點話題。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女性廣泛活躍于“創業”這個一直屬于男性的舞臺,女性創業成為女性就業的新趨勢。關于女性創業的研究也開始成為國際上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尤其是從女性性別視角分析女性創業活動的研究成果較多。以Schrieir(1973)和Schwartz(1976)發表的兩篇文章為先導,試圖描述女性創業者的基本面貌和面臨的問題。80年代,學者們開始關注女性創業家的特質和創業動機,關注創業企業融資和創業過程中的性別差異。20世紀90年代以后,尤其是步入21世紀以后,女性創業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重點關注創業企業的組織層面、創業環境、創業過程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對女性創業提供了大量政策進行扶持,但是國外專門針對女性創業中的特殊群體——女大學生創業及其融資問題的研究成果至今仍相當少見。
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中國女性創業的熱情高漲,目前中國企業家中女性大約有兩成。盡管全球創業觀察(GEM)2003《中國報告》中就指出,“女性創業已成為中國創業活動的重要力量”,女性業主和法人超過2000萬人,但國內女性的創業實踐遠遠走在了理論研究之前。由于歷史原因,國內學者對女性創業的研究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至今理論研究成果較少。
隨著1999年我國大學擴招,2001年畢業生突破100萬人,2014年和2015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分別達到727萬和749萬人,2016年超過770萬,其中女大學生占48%。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形勢逐年嚴峻,相較于男大學生的整體就業環境而言,女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尤為突出,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鼓勵女大學生自主創業成為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途徑。2015年12月,教育部下發了《關于做好2016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出所有高校都要著力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和自主創業工作,通過設置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納入學分管理等措施,為畢業生就業提供有力支撐。在國家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促進女大學生創業不僅對減輕女大學就業壓力、促進區域經濟增長有很大的幫助,對增強女性的社會競爭力、改善社會權力結構和男女兩性不平等的狀況意義重大,直接關系到女大學生的權益,關系到數百萬家庭的生活和社會穩定。但是,國內學界針對女大學生創業問題的研究是進入了21世紀才開始的,至今仍處于初級階段,其中家庭對女大學生創業及其融資影響的研究只有一些非系統的零散文獻。
影響女大學生創業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社會因素(創業環境、社會觀念)、學校因素(如創業教育的針對性)、家庭因素、自身因素(如女性主體意識、成就動機等),其中,家庭教育、家庭觀念、家長或至親的創業情況等家庭因素影響極大。因此,分析家庭對女大學生創業及其融資偏好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促進家庭轉變觀念及解決女大學生創業融資問題的對策有十分必要和重要。
二、家庭對女大學生創業融資影響的現狀分析
一個女性創業者擁有社會資本的多少直接決定了其動員企業存在和發展所需的關鍵性資源的能力。據2009年全國婦聯婦女發展部全國“女大學生就業創業狀況調查”,女大學生創業面臨的三大困難依次是缺少經驗(28.2%)、缺少社會資源(22.3%)、壓力大(18.3%)。又據一些學者根據女性的創業特性,對某一區域范圍內女大學生創業的影響因素進行的調查分析,認為家庭因素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家庭與女大學生在社會支持網絡中無論是互動頻率、感情力量、親密程度還是互惠交換等方面都處于強關系狀態,家庭與女大學生的關系強度普遍高于其社會關系網絡中的社會、政府、學校等方面。所以,女大學生創業時家人對其的支持是其他社會關系網絡所無法給予的。但由于受傳統家庭觀念的影響,當前家長對女大學生創業的支持相比男大學生要少。資金支持是創業的必要條件,必須融資,而大學生創業的資金很大一部分來自家庭。《2016大學生就業質量報告》顯示,有一半以上的畢業生創業資金來自父母、親友的支持。據陳玲2010年的調查,大學生創業啟動資金來源于家庭支持、自己積蓄、朋友籌措、尋求貸款的比例,女大學生分別是36.4%、18.2%、18.2%、27.2%,男大學生則分別是25%、16.7%、25%、33.3%。可見,女大學生創業得到的家人資金支持比男大學生多(即女大學生創業融資更依賴于家庭),從朋友籌措、尋求貸款等社會途徑獲取資金的難度比男大學生更大,獲取社會資金支持的能力比男大學生低,從而導致女大學生創業的融資偏好與男大學生存在很大的差異。由于社會性別意識的存在,不少思想較為傳統的家庭對女大學生創業抱不支持甚至強烈反對的態度,所以她們向家人求助往往會失敗,即使有些家庭愿意幫助她們,但拿出的資金也往往不能滿足她們創業的需要,從而造成女大學生有意創業的人不少,但真正創業的卻極少。而且由于各種原因,女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概率更低,創業規模也相對較小,主要從事一些資金門檻較低的個人消費服務業和加工業等。
近幾年來,我國大學生自主創業發展很快,2010年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的比例僅占1.5%,2015年則達到6.3%,其中近70%的大學生在學校就起步創業,但占高校學生比例48%的女大學生進行創業的還不到20%。長期以來,由于社會權力結構和傳統家庭觀念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女性創業獲得家庭支持的較少,社會資本的兩性差別給女性創業帶來了阻礙,尤其是創業初期尚在大學學習或剛步入社會的女大學生融資更難,創業人數急劇減少,而且處于一種相對邊緣的地位,主要以個體工商戶的形式出現。雖然近幾年來全國婦聯和一些地方婦聯專門出臺了一些零星的支持女大學創業的特殊支持政策,但女大學生創業者面對未來表示有壓力的仍比男大學生創業者要高很多,近60%的女大學生認為“資金不足”是創業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問題。因此,如何大力構建家庭支持等社會資本,提升社會組織網絡資源,改進創業融資困境,仍是當前“雙創”大背景下促進女大學生創業的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三、促進家庭轉變觀念及解決女大學生創業融資問題的對策
(一)轉變家庭傳統觀念,增強女大學生自立自強的創業創新意識
由于幾千年封建傳統思想的積淀和“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性別角色模式深深根植于不少人的頭腦中,促進家庭轉變傳統觀念,鼓勵女大學(下轉第頁)(上接第頁)生創業成為一個系統工程。一方面要幫助父母樹立“生男生女一個樣”的正確觀念,促使父母積極鼓勵、支持女兒創業,包括提供資金和精神支持等,從而增強女大學生創業傾向,從資金方面保障她們順利創業。同時,要注重從小培養女生的自尊自信、自我自主、自立自強意識,高校要根據男女性別差異開展專門針對女大學生的系統創業教育課程,鼓勵女大學生敢于冒險、競爭進取、爭當事業創新高手,減少創業女大學生對外部融資環境的偏好依賴,從社會關系網絡范圍內解決創業融資問題。
(二)拓展創業模式,實現創業模式多樣化
目前,女大學生創業的模式主要是獨立創業或朋友協同創業,這類創業不利于創業女大學生獲得家庭的資金支持和精神支持,所以必須優化創業模式,向夫妻(男女朋友)共同創業、父(母)女聯合創業拓展。如此,不但可以彌補女大學生創業經驗、創業能力和社會資本的不足,發揮男女大學生創業優勢互補作用,還能更好地取得家庭對創業的大力支持,解決創業融資問題,降低創業壓力和風險。
女大學生與家庭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在女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如果家庭能作為其融資和精神上的堅強后盾,那么將大大增強女大學生創業的自信心、創業能力和成功概率。因此,必須促進家庭轉變傳統觀念,在創業前主動培養女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信心,在創業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給予鼓勵和支持,即使在創業失敗后也要給予鼓勵,使其吸取教訓,東山再起。在家庭的這些鼓勵和支持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資金的支持。
(作者單位為嘉興學院商學院)
[作者簡介:李雪,女,嘉興學院商學院財務管理專業2014級學生。張惠忠(1966—),男,浙江海寧人,中國注冊會計師,二級理財規劃師,嘉興學院商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陳飛鋒,男,嘉興學院商學院市場營銷專業2014級學生。羅璇,女,嘉興學院商學院財務管理專業2014級學生。郭曉翠,女,嘉興學院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2014級學生。鄭筧劍,男,嘉興學院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2014級學生。基金項目:本文系嘉興學院“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家庭對女大學生創業的影響及與其融資偏好的關系研究”(項目資助編號:201610354003)的部分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蔡莉,趙鏑,朱秀梅.女性創業特性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5(9).
[2] 徐杰玲,徐朝亮.女大學生創業的阻礙因素及對策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7(6).
[3] 陳玲.機遇與挑戰:高校女大學生畢業生自主創業研究[D].鄭州大學碩士論文,2010.
[4] 李鵬.女大學生創業行為研究[J].經營與管理,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