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開金
【關鍵詞】 語文教學;低效;成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3—0078—01
構建語文課堂的高效是指通過課堂活動,使學生在知識能力、審美感悟、過程與方法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與課堂教學高效相對應的就是課堂教學的低效或無效。低效的課堂教學就是經過課堂教學的這一段時間之后,學生并沒有很大的進步和發展。反思一下我們的課堂,形成這種低效現象的原因有許多。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及其低效的原因
1.“教”的方面存在的問題。(1)教學目標的不明確而低效。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活動的主體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所要達到的預想結果,它是師生教與學的行為指南。而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是課堂生成有效的基礎。上課之前,教師要非常清楚輸出的教學信息的目的,并把它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而教學重、難點把握不準,是當前課堂低效的一個重要原因。(2)教學過程低效。教學中應注重和強調學生的參與和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和主動精神。但在參與和活動的背后,卻透露出浮躁、盲從和形式化傾向,學生內在的思維和情感并沒有真正被激活,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3)教學提問無效。提問是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常用的一種對話教學手段。然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提問時表現出的不足、低效、甚至無效現象還普遍存在。有些教師在教學中把提問式教學與啟發式教學混為一談,導致課堂教學以“滿堂問”代替“滿堂灌”,看似師生交流頻繁,實際上因為學生根本沒有自己消化吸收的過程,導致學生無法獲得完整的知識。
2.“學”的方面存在的問題。(1)有的學生學習基礎差,學習被動;有的學生依賴性很強,學習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上課不專心聽課,對教師課堂上提出的問題及布置的練習總是漫不經心、若無其事,不肯動腦筋。(2)厭學情緒嚴重,缺乏良好的學習情感體驗及個性品質。
二、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
1. 努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語文課堂的生命像詩一樣,需要語文教師如作詩那樣付出心血去推敲、去錘煉,或以優美的語言,或以應變的智慧,或以豐富的情感讓學生聽出道、說出德、悟出理,充分發揮語文教學的熏陶感染作用,讓學生感受人性光輝的沐浴。初中生的情緒具有不穩定、易興奮的特點,容易對某些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而興趣又常常使學生進入極大的激動狀態。針對學生的這些特點,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擺在特別重要的位置。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語文學習中,極大地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
2.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1)注重學生課前預習。通過課前合理預習,學生掌握了其中的重點、難點,也有了疑難點,這樣在教師講課時學生才會有目的地聽,帶著問題聽。(2)注重課外知識拓展,培養學生對文字的興趣。鼓勵學生借閱或購買有益的課外讀物,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并要求他們做好讀書筆記。既激發他們對文學的興趣,積累作文素材,又能讓學生在文學殿堂接受精神的洗禮。(3)注重學習經驗的交流。教師既可以帶領學生借鑒別人的優秀學習方法,也可通過學習方法交流會、書寫學習病歷等方式歸納總結學習方法,取長補短。(4)注重學習思路的點拔。如,教師應在教學中教給學生課文閱讀的思路,即教給學生理解文章結構,概括文章大意,總結文章中心等方法,要從教學中不斷摸索,指導學生閱讀學習的各種方法,讓學生舉一反三,真正掌握學習的方法。
3.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方法。課堂教學是語文構建高效課堂最重要的環節,也是教學的重心。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及時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反饋,根據反饋的情況來調整教學方法,使其得到優化。初中語文教師在優化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關注的方面有創設文化環境和生活氛圍。文化環境的創設主要是依靠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將教學內容聯系到學生的生活實際,增強教學課堂上的人文氣息。初中語文教師通過在教學中挖掘教材中文化內涵來激活內容,觸發學生的認同感,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配合課堂教學,構建高效課堂。生活氛圍的創設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展開課堂教學的開放意識,使學生能夠理解教育不僅僅是局限于課堂有限的教學時間內,生活中同樣有許多知識需要學生去觀察和學習,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也能夠使學生體會到語文的魅力,從而增強其學習語文的信心,為構建高效課堂添枝加葉。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農村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低效原因及對策的行動研究》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為:GS【2015】GHB1453)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