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琴
摘 要:繪本是幼兒了解自己和外部世界的窗口,繪本中的圖畫、情節等在孩子的眼中、心中化身成想象、情節、動作、環境等。戲劇是幼兒把握外部世界、認識自我的途徑之一,戲劇表演的天性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引導孩子通過戲劇表演將繪本的內容模擬或加以創編表現出來,既有助于加深孩子對繪本的理解、感悟,也大大滿足了孩子對角色扮演的愿望,而繪本以貼近幼兒、源于生活的特點、優勢給戲劇表演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賦予戲劇表演以靈魂,兩者之間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關鍵詞:繪本;角色;戲劇表演
繪本是幼兒的伙伴,它伴隨著幼兒的發展,是幼兒了解自己和外部世界的窗口,繪本以其獨特的圖文表達方式激起幼兒喜歡的話題并形成想法,它給了幼兒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和一顆愿意發現的心。戲劇是幼兒把握外部世界、認識自我的途徑之一,戲劇表演的天性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從幼兒的年齡特點來看,幼兒更適合成為戲劇表演的主人。以繪本為載體引入到幼兒的戲劇表演中,正符合“幼兒園應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的要求。而通過戲劇表演的形式將繪本內容加以呈現正符合這些要求。因為繪本中的圖畫、情節在孩子的眼中、心中化身成想象、情節、動作、環境等,孩子通過戲劇表演將繪本的內容模擬或加以創編表現出來,這有助于加深孩子對繪本的理解、感悟,使幼兒將繪本中所蘊含的哲理和一些教育契機通過戲劇表演轉化為自身的行為,從而促進幼兒的發展。反過來,繪本以貼近幼兒、源于生活的特點、優勢給戲劇表演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賦予戲劇表演靈魂,兩者之間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今天,我就以繪本《長頸鹿不會跳舞》為例,談談在戲劇表演開展過程中的幾點感想。
一、對繪本中角色的認知是戲劇表演的立足點
繪本中角色的認知就是指對繪本中特定角色一種主要特征、內部心理活動的一種認識、理解與肯定。學生只有在角色認知十分清晰的情況下,才能在戲劇表演中很好地扮演,角色認知是戲劇表演的先決條件,孩子能否生動、形象地扮演角色,取決于他們對角色的認知程度。
在閱讀分享繪本《長頸鹿不會跳舞》活動時,老師雖然使用了動畫課件和手偶的直觀演示、音樂的植入欣賞等教學手段,但孩子對長頸鹿的認識還是存在一種較為淺顯的認識。而長頸鹿杰拉德是整個繪本戲劇表演活動的中心,若孩子缺乏更深層次的了解,將無法從內心和思想深處去感悟杰拉德,外化形象只能停留在淺表的游戲層面。要解開長頸鹿杰拉德一轉動就會摔倒、四腳朝天的原因,我專門設計了“長頸鹿知多少”的主題活動,采取老師、孩子、家長多方尋找資料,通過看視頻、查閱書籍、詢問等方法讓孩子之間進行交流討論,經驗共享。通過激烈的交流,幼兒了解了杰拉德不會跳其他動物那樣的舞步的重要原因,解決了“為什么說長頸鹿杰拉德不會跳舞,但后來卻跳得讓所有的動物都大加贊揚”的疑惑。同時在孩子對長頸鹿一個全新的認識之后,如何讓孩子去感受杰拉德跳舞的感覺呢?我運用輪廓圖、定格、雕塑家等技巧鼓勵孩子用動作、神態表演出來,讓孩子對長頸鹿杰拉德的角色輪廓進行動作外化,杰拉德在孩子腦海中的形象就會更加鮮明、立體了。
二、對繪本中角色的體驗是戲劇表演的關鍵點
孩子對繪本中角色情節的發生、發展,情感、情緒的表達、感受是通過文字表述、圖文解讀,或者師生、親子閱讀中提煉獲取的。孩子是從視覺、聽覺上引發內心體驗的,而繪本中角色的體驗是引導幼兒通過對繪本重要角色親身實踐而引起內心感受。因此,我們要給幼兒創造一定的空間,讓他們在行動中體驗角色及其情感。體驗不是一般的內心感受,而是豐富的、活躍的、深刻的一種領悟,而戲劇就是從體驗到表現的過程,通過對繪本中角色的體驗,可以讓幼兒的表演更接近角色,這時候的角色體驗就不是繪本中平面的、聽說的、想象的了,孩子在體驗中獲得了立體的形象,有了這種真實體驗、感受,他們才能在后來的戲劇表演中將動作藝術化、情感化,才能內化為“我”,從而在表演上達到主體與客體的統一。
杰拉德是整個繪本的情節主線,是整個戲劇表演的中心,如何讓孩子體驗杰拉德與動物們在舞曲、舞姿上的差異與特點是戲劇表演的關鍵。因此我們進行了“舞動的杰拉德”“叢林舞會”的音樂欣賞活動。導入的小提琴曲“夏日陽光”把大家帶進了一個充滿寧靜的世界里,讓幼兒嘗試從“我”的角度去感受杰拉德的內心,感受杰拉德的想法與變化。而對于動物們的表演,可以通過欣賞相應的舞蹈視頻以及一些國標舞大賽的片段讓幼兒真切地感受音樂曲風、舞蹈動作的不同。孩子們在親身體驗過程中逐漸對于杰拉德為什么不會跳其他動物的舞蹈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原來,動物們的舞蹈有自己專門的舞曲和專門的動作,而杰拉德的舞曲是屬于自己的,是適合杰拉德的音樂,杰拉德的舞步是自己獨創的,是不拘一格的,它的動作是自由的,是自己想怎么跳就怎么跳,沒有動物們那么多的規定動作,是很舒展的。”孩子們在體驗的基礎上動作更加連貫、舒展,表情以及整個肢體表演越加富有生命力。
三、對繪本中角色的塑造是戲劇表演的支撐點
繪本中的角色是以圖畫的方式呈現在孩子面前的,是直觀、表象、平面的。而要將平面靜止的角色變身成立體動態的,就需要對角色進行加工、塑造、包裝,使其角色形象更加豐富。角色塑造主要是通過身體造型、裝扮及道具使用等為扮演特定情境中各種虛擬角色所做的各項準備。通俗一點來說,就是對即將要表演的繪本故事進行相關的物質準備,包括孩子在戲劇表演過程中會用到的表演背景、角色穿戴用的飾品和情節進展所需要的一些物品等。因為這些在表演中并不是一種擺設,它可以把幼兒帶入一種情境中,是增強幼兒表演的一種驅動力,使幼兒能更好地塑造所要表演的角色,增強角色的性格特征,也可以讓表演的環境、氛圍與繪本的所要表達的內容更為凸顯。有了這些做支撐,幼兒的表演就會更加飽滿、豐富。
當孩子對繪本故事情節了解加深后,孩子的表演欲望會更加強烈,這時候,適時提問:“你們覺得可以表演了嗎?我們拿什么表演呢?這些角色、場景你想怎么來打扮?做什么,用什么做?我們的場景要怎樣布置才更像叢林呢?叢林舞會肯定缺不了音樂,該怎么辦?”等一系列問題一拋出,孩子的點子源源不斷地涌現。接下來就是根據孩子們一致認為的可行性的提議和群體討論的契約來收集材料、并對收集來的實物、輔助物進行歸類整理,直至對之前的規劃進行親手制作、裝飾,孩子們是整個戲劇表演過程中的參與者,他們經歷整個的準備過程,這個過程是他們根據表演需要提出來的,自己探索并在這個過程中主動承擔。
四、對繪本中角色的表達是戲劇表演的中心點
繪本中的每一個角色都不是單獨存在的,他們是串起整個故事情節的主線或者是故事情節的轉折點。繪本中的角色以作者特有的語言和符號來詮釋著其鮮明的性格特征。角色的表達簡單來講就是把角色演出來,要將繪本中文字的表述轉化為戲劇表演的語言,就要把繪本中各個角色、畫面、動作轉化為自己的肢體、表情、情緒。由于有了之前一系列活動來引發幼兒對角色的理解、認知,這時他們對角色的內心活動、情感體驗會根據角色的需要融入自己的表演中。這一階段,幼兒已經明確在戲劇表演中,自己就是扮演角色生活、說角色的話、做角色的動作、表達角色的態度和看法,他們開始理解并能夠用自己的身體表現另一個不同于自己的角色。
有了前期鋪墊,杰拉德扮演者王例妍小朋友垂頭喪氣、緩緩地隨著有氣無力的自我介紹走上舞臺,隨著撲通一聲的旋轉落地、落寞地離開,受到嘲笑后她低垂著腦袋、面露愁容、拖著腳步、晃著腦袋慢慢地走下舞臺,直到最后,完成自我陶醉的甩頭、跺腳、擺尾巴、晃動身子,伸展、劈叉等一連串的動作,把杰拉德的情緒用屬于自己的肢體、語言表達出來。還有蟋蟀隨著音樂節奏身體自然的搖晃、時而眼睛微閉陶醉其中的神情,扮演動物小朋友四仰八叉地肆意大笑、輕蔑的眼神、驕傲的挑釁、不屑的哼哼聲,還有后來羨慕的神情、定睛的眼睛、張大嘴巴的驚訝、由衷的贊揚,還有最后叢林舞會上所有人的狂歡……繪本中的畫面像4D影像一樣得以再現,孩子在表演中和角色融為一體,仿佛大家就置身于叢林中,并親身經歷著這一切。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不同于其他人的想法,把自己認為最好的方式表演出來,哪怕是一句話、一個動作。這其中,沒有固有的劇本,我們重視的是在這一過程能力的發展,并在這過程中不斷豐富、歸納精彩生動的語言、動作,讓戲劇表演一次比一次更有魅力。
五、對繪本中角色的創作是戲劇表演的生長點
對于幼兒來講,他們只有對繪本故事相當的熟悉、對角色有足夠的理解,才能表演中發揮自己的想象、自己構思的情節和對話。他們會進行再創作,發展出一些新的戲劇橋段。這一過程,要求老師能夠抓住孩子在表演中突然出現的閃光點或者是話題討論中引發出的、可以為戲劇表演增添色彩的情節,并在持續的創作中逐漸美化、拓展,提升。
長頸鹿杰拉德的表演在孩子們一次次贊賞、肯定、提煉的過程中不斷豐富起來,有了一定戲劇表演經驗的累積,孩子的創作開始顯現出來,在一開始杰拉德受到嘲笑之后,孩子們依據自身經驗加入了教杰拉德跳舞;陪杰拉德參加舞會;利用自身長處表演甩脖子舞;利用自己的大長腿表演跺腳、打節奏的舞蹈,等等。在蟋蟀、昆蟲幫助杰拉德這一段,孩子們加入了讓杰拉德參加昆蟲的舞會;欣賞蟋蟀的小提琴音樂會,進而在音樂會上選擇自己喜歡的舞曲音樂;給杰拉德增加表演的道具,以道具表演取勝等。孩子的創作過程讓戲劇表演更加豐富。但是在孩子創作的基礎上,我們還需要根據孩子的討論構思引導他們分組表演,在大家充分贊揚后確定一種大家認為最可行的方法作為戲劇表演過程發展下去。另一種是充分肯定孩子們的創作過程后,來看看繪本中是怎樣的一種結果,并將這一結果加入到之后的戲劇表演中。
由此可見,以繪本為載體開展戲劇表演,可以多層面地促進幼兒的發展,而戲劇表演也打破了常規,讓我充分地認識到,戲劇表演不同于往常的表演游戲,戲劇表演的過程中,幼兒的能力比結果重要,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注意到這一過程不是排戲的過程,而是共同學習的過程,是對幼兒合理需求的激發和滿足,從一開始的引入到后來的演出,孩子始終處于主體位置,他們才是戲劇表演的主人。
參考文獻:
[1]凌燕.大班幼兒繪本教學中的感恩教育[J].青年文學家,2012(20).
[2]馮蕾.繪本在親子閱讀活動中的作用[J].圖書館學研究,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