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燕
這幾天,我一直在讀何捷老師的《寫作教學“進行時”的內容解析》。其實我自己對寫作是不太敏感的,所以提起這一話題從內心深處有些許排斥,無意間看到何捷老師書中有這樣一
段話:“美國創意寫作名家多科特羅說:‘寫一本書就像開車走夜路,你最遠只能看見車頭燈所照之處,但你可以就這樣一路走完全程。教師,就像車燈,照著兒童寫作的每一步,特別是當下的這一步,同時也引領其一步步邁向成功,最終寫就完整的篇章。”這段話讓我改變了想法,并且喜歡上了習作研究。在書中,何捷老師提到寫作“進行時”的三個關鍵節點中第一個是“教什么”。
簡簡單單三個字卻在我的腦海里反復出現。是啊,教給學生什么呢?何老師提出四小點:
1.教寫作方法,起到引領、示范、解惑的作用。
2.給予更多的關注,起到備咨詢、有效監控的作用。
3.組織頭腦風暴,起到激活思維、創意共享的作用。
4.引發情感的共鳴,在師與生、人與文的情感融合中實現共同升華。
結合我自己教學低年級學生的實踐經驗,我覺得應該教給學生這么三個方面:教寫作方法,教思維,教情感。
一、教寫作方法
方法1:對于低年級的孩子,寫話就是讓他們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世界,思考世界,說出自己的心里話。簡單地說,就是把要說的話寫下來。低年級一般是看圖寫話,首先要指導他們學會看圖的方法。看圖有順序,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中間到兩邊,看完整幅圖后要能夠整體把握圖意。其次看到什么就說什么,怎么說就怎么寫。寫話也要遵循循序漸進的規律,一開始就要求他們有好的遣詞造句和布局謀篇這些基本功,是不對的。那樣就會嚇跑學生,使學生不敢開口、不敢寫話,這也可能成為他們拒絕寫話的原因,一開始只要不寫錯別字、語句通順就行。
方法2:跟何老師的做法不謀而合,讓學生每寫完幾句話就大聲讀出來,覺得通順便是寫對了。在寫之前一定要讓他們先說一說、互相交流交流,因為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發展遠比書面表達要快得多,堅持先說后寫,就可以充分調動孩子們的口頭表達能力,為書面表達能力的訓練降低難度。例如,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的口語交際內容是“合作”,這個題目看著覺得好大,無從下筆,我給出如下提示:你一定與別人合作做成過事情,選一件講給同學聽。聽的人可以插話,可以提問題。再評一評哪件事做得好,講得清楚、明白。這樣就容易多了,幾分鐘工夫,大家就能想到:一起提水、一起幫老師搬作業、一起擺桌椅、一起拔河為班級爭光、一起完成某個要參加評比的舞蹈排練等等,而且“齊心協力”“眾人拾柴火焰高”“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一把筷子牢牢抱成團”等等語言學生也是脫口而出。此時讓學生再動筆寫作就一點也不困難了。
二、教思維
低年級孩子的學習主要來自于模仿,模仿是他們學習語言的方法,在模仿中能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嬰兒在學說話時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你說什么他就說什么。所以我們要對孩子作出正確的引導,訓練正確的思維方式。
在一年級的課本中,訓練說話的例子很多。
比如《小壁虎借尾巴》里面的語言有范式“小魚姐姐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牛伯伯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燕子阿姨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換來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在語言上也有范式,小魚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撥水呢!”老牛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趕蠅子呢!”燕子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讓學生觀察思考后練習模仿說話,學生是可以做到的。有小錯誤時,教師可以及時指導改正。這樣,學生既訓練了思維,又學習了語言。
再比如《棉花姑娘》一課,棉花姑娘向燕子求助:“請你幫我捉害蟲吧!”棉花姑娘向啄木鳥求助:“請你幫我捉害蟲吧!”棉花姑娘也曾向青蛙求助:“請你幫我捉害蟲吧!”答案也有語言范式:燕子說:“對不起,我只會捉空中飛的害蟲,你還是請別人幫忙吧!”啄木鳥說:“對不起,我只會捉樹干里的害蟲,你還是請別人幫忙吧!”青蛙說:“對不起,我只會捉田里的害蟲,你還是請別人幫忙吧!”我們也可以試著讓學生來寫一寫這樣的句子,從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到了中、高年級我們就可以在作文的選材方面、用語的準確方面、想象創編和續寫作文等方面對學生的思維進行訓練。
三、教情感
對待作文的態度,也需要我們老師進行教。小學低段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寫話的興趣和基本能力,能為中段的寫作打下基
礎。我們熟悉一句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呢?人教版教材是以主題單元呈現的,幾乎每個單元都有口語交際的內容。我們可以為孩子創設寬松、安全、自由的交際環境,讓他們在與老師的交流中逐漸達成愛說、會說、主動說的目標。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還讓學生用課后的詞來說話,如果遇到說得比較好的,就及時讓孩子們把它寫下來,不會的字用拼音代替。這樣既鞏固了字詞,又學會了詞語的運用,孩子們想說什么就寫什么,消除了他們的畏懼情緒。
在平時批改孩子的寫話作業后,我在班里把寫話寫得好的作業展示在大家面前,供大家分享。在寫話課上讓寫得好的孩子自己讀給同學們聽,給寫得好的作品加上“星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老師和同學贊賞時,孩子們能不參與到寫話中
來嗎?
以上是我的一點淺顯的思考,讀了何捷老師的書,復蘇了我教學寫話這部分的記憶與思考。總之,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在習作的“進行時”中,獲得習作的自信,享受寫作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