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榮
[摘 要]應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種兼具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的教育形態。物流系統工程課程實踐教學的改革可以圍繞環節設計、內容設置、教學方法三方面進行:在實踐環節要分階段進程式安排,對實踐內容要注重知識技能一體化,在教學方法上要以行動教學法為導向。
[關鍵詞]應用本科;物流系統工程;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7)03-0149-02
我國物流產業的蓬勃發展拉動了對物流人才的巨大需求,物流管理專業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顯露出教學內容與實踐脫節、教學方式落后、教學條件不足、實踐教學處于課堂理論教學的補充地位等諸多問題。
物流系統工程作為物流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它在貫穿物流七項基本職能的同時融合了物流實踐實務,具有系統性強、涉及面廣、實用度高,研究主體及對象差異性大的特點。目前該課程主要以課堂理論教學為主,實踐學時少、實踐內容與理論脫節,教學方法手段單一。應用性是物流專業人才的主要特征,專業實踐教學不但是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更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提升型用型本科物流系統工程的實踐教學質量顯得尤為重要。
一、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模式特征分析
應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種兼具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的教育形態。從教育層次來說屬于高等教育,從教育類型來說屬于職業教育。在高等教育大眾化和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的大背景下,應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國現代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和高等教育多樣化發展的重要類型。實踐教學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實踐的環節、內容、學時分配決定了人才培養的特征。為實現培養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的目標,應用型本科院校必須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模式。筆者認為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模式可概括為:一個貫穿、兩個融合、三個階段、四個環節、五個模塊。
一個貫穿即體現以職業能力和基本素質對應用型專門人才的要求。為實現這一目標,必須以實用、夠用為原則將理論體系和實踐體系進行深度融合并進行課程內容的整合,即兩個融合。將整個計劃學習進程分為三個階段:基礎階段、提高階段、綜合運用階段。每個階段的實踐教學側重點各有不同,又分為四個環節:基礎階段為看、聽、記、做;提高階段為看、聽、想、做;綜合運用階段為想、做、評、辯。實踐教學的內容按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可整合為五大模塊:基本實驗模塊、專業技能訓練模塊、專業實習見習模塊、創新創業模塊、綜合實踐模塊。
二、物流系統工程課程實踐教學改革
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不僅注重基礎教學,同時更應注重學生個人執行力、專業知識、學科方法論和個人綜合素質的培養。根據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模式一個貫穿、兩個融合、三個階段、四個環節、五個模塊的特征,物流系統工程實踐教學改革可圍繞三個方面進行:教學環節的分階段進程式安排,內容設置的知識技能一體化,教學方法上以行動教學法為導向。
(一)實踐環節設計:分階段進程式安排
1.基礎階段。以對培養課程感性認識和物流管理的系統思維為主。通過組織學生觀看現代企業供應鏈運作模式視頻、物流系統仿真模型,帶領學生到企業實地參觀,感受系統運作的高度集成化、協同化。在這個階段,學生對實踐內容學習主要以看、聽、想、記為主。親眼觀看,親耳聆聽實地感受,記錄不同類型物流系統的運作過程、不同系統模型的特征并結合課堂學習的理論知識從而引起思考,提出問題。
2.提高階段。利用學校實訓室的物流系統仿真軟件,讓學生進行物流過程的研究仿真、物流管理的仿真研究以及對物流成本的仿真研究。這個階段以吸引、激發學生求知欲為主,進而培養學生的探索性、設計性。這時的四個環節分別是:看、聽、想、做。這個階段物流系統工程實踐的重要內容就是使用仿真工具對基本物流系統進行建模、仿真并設計和匹配優化系統參數,從而具備一定的物流系統工程意識和系統建模實踐能力。
3.綜合運用階段。針對上一階段的學生建模練習,采用相應評價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交叉評價,并形成評估報告和決策建議。此外,還可以對實習基地、企業的系統進行評估分析等,重在訓練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系統運籌思維。學生在對其他同學系統模型的評估過程中可以鞏固前期學習的知識,了解他人(小組)的思維方法,提高自身綜合分析能力。這個階段的四環節是想、做、評、辯。思考各種不同類型系統模型的不同之處,評價體系各項指標的優化、權重及其原理,決策的方法和重點,制作評估報告,在自己或本組的系統模型和指標參數受到別人質疑時需要做出論證、闡釋。
(二)實踐內容重組:知識技能一體化
物流系統工程課程反映了現代物流各環節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效益背反關系。要求學生通過學習能用系統工程理論、方法和工具分析、解決相應問題。根據應用型本科物流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和應具備的職業能力,我們按實際應用體系來組織技術知識、工作過程知識,將本課實踐內容重組為五大模塊:需求預測、物流系統規劃、系統仿真、系統評價、系統決策。再按各模塊實踐能力目標映射為學習領域的知識、技能,同時再進行知識技能一體化實踐教學內容的整合。知識技能與實踐內容對應如圖1。
(三)教學方法運用:以行動教學法為導向
筆者認為以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為主的行動導向教學法在物流系統工程實踐教學的綜合運用可取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1.案例教學法是教師通過精心策劃和引導,促使學生分析、討論、大膽質疑案例,探討解決方案,以達到提高學生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的教學方法。實施要點:選擇案例—分析—討論—形成案例分析報告。作為參與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具有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加強師生互動,促進學生實踐經驗的積累等優點,但也有一定局限,如:教師須具備引導學生進行案例探究的能力;學生除有相當理論基礎,還需具備鉆研能力;耗時多;短期內密集使用案例才能達到預期效果;不適于個性化、不能明確表達的知識。物流系統工程中系統工程的概念、系統要素之間的效益背反現象、系統分析、物流系統規劃、物流系統綜合評價、系統決策等知識都較適合采用案例教學法。
2.項目教學法是教師把一個多任務組成的具體項目交給學生分組共同合作完成的教學方法。實施要點:任務提出—計劃制訂—任務落實—解決問題—成果匯報—評價—成果遷移。進行評價時,不能簡單以“對”或“錯”論,而是“可行”、“好”與“更好”的區別。項目教學法有利于增強學生責任意識和解決問題、培養團隊協作、跨專業學習等綜合能力。當然,項目教學法也要求教師具備項目涉及所有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學生要有較高的知識遷移能力;適用于復雜而系統的操作性知識如配送中心的選址、物流系統的規劃和決策性內容,如第三方物流決策、庫存控制與決策、企業物流戰略決策等。
三、結語
隨著我國改革深化和物流產業的調整,尤其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的快速發展,物流專業人才培養的問題愈發突出。明確應用型本科定位,加大實踐教學力度,合理配置實踐環節,整合優化實踐教學內容,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手段讓物流教育貼近行業發展趨勢,既是實現物流人才培養的需要,也是適應國家物流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
[ 參 考 文 獻 ]
[1] 汪傳雷.物流系統工程課程建設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0(2):113-115.
[2] 陳小虎,楊祥.新型應用型本科院校發展的14個基本問題[J].中國大學教學,2013(1):17-22.
[責任編輯:劉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