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霞
作為畢業班的學生,面對中考的壓力,學習非常緊張,各門文化科輪番上場,學生的精神往往很難長時間集中。化學是初三的一個起始科目,對于一個起始科目,是否能夠學好,保持濃厚的興趣是很關鍵的。要使學生在學習中保持濃厚的興趣,必然要求老師在課堂上要善于調動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善于啟發學生,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這樣才可以讓課堂活起來,而不是變成老師的“滿堂灌”。
一、巧妙地引入,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常會遇到以下困境:在引入的時候沒抓住學生的心,導致整節課講著講著成了“滿堂灌”,到了復習的時候把內容再跟學生過一遍時,趣味性已大打折扣了,造成效率低下,因而一節課的引入是否恰當,可能關乎一節課是否可以順利地開展。課堂引入的方法五花八門,應怎樣引入新課效果更好呢?一些有豐富經驗的教師認為,最好的引課方式是一上來就能夠激起學生求知的欲望。引入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實驗引入法
通過做化學實驗引入新課,是常用的引課方法。例如,在進行九年級化學“緒言”教學時,由于是新學期新學科的第一課,所以,引入是否精彩異常重要。我為了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特別安排了幾個小實驗,如,“魔棒點燈”“清水不變牛奶”“水落花開藍葉出”“清水變紅酒”等,讓學生感覺化學很奇妙,從而對化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了興趣做老師,課堂自然變得輕松而活躍了。又如,上“燃燒的條件”時,我首先給學生做了一個“燒不壞的手帕”的小實驗,一陣熊熊大火后,手帕依然完好如初,學生都驚訝不已,帶著這樣的疑問,學生整堂課都非常認真,最后學完本課題的知識后,再讓學生解釋為何手帕燒不壞,這樣學生不但學到了知識,還解決了原來的疑問,前后呼應,相得益彰。
2.問題情境引入法
這種方法是指教師根據教材和教學目的,設計與新課有聯系又富有啟發性的問題,使學生產生好奇、懷疑、困惑、矛盾的心理,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例如,有位教師在“二氧化碳”一節的教學中,先給學生設計了一個問題:意大利有個山洞,大家叫它“死狗洞”。當人牽著狗進去的時候,狗很快暈倒,人卻沒事。難道這洞中有個“屠狗妖”嗎?通過這個問題,學生的興趣馬上被調動起來,便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尋找問題的正確答案。經過學生熱烈地討論之后,大部分學生便能很快找到答案。只要老師一點撥,便能把該知識點很好地掌握。
二、有效地設問,才能正確地啟發學生進行思考
一節課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呢?我認為有效的設問,是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有效設問包括:重難點的有效設問以及過渡的有效設問等。
1.重難點的有效設問
一節課的重點知識教師通常會采用各種方式來解決,例如,小組合作探討、演示實驗、分組實驗、視頻演示等,而在各種方法中還是有一個核心問題,就是教師給予學生的設問是否合理、是否太籠統、是否有針對性、是否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是否能層層遞進、是否能引領學生的思維,我想這是很重要的。
例如,在講《氣體溶解度》時,針對影響氣體溶解度的因素,我提了兩個問題:一是打開汽水瓶蓋,為何有氣泡產生?二是喝了冰冷的汽水后,為何容易打嗝?通過這兩個簡單而淺顯的問題,學生很快就可以把影響氣體溶解度的兩個外在因素“壓強”和“溫度”熟記在心,而“壓強”和“溫度”對氣體溶解度的影響情況自然也迎刃而解了。
2.過渡的有效設問
課堂上,要使前后知識過渡流暢、合理而不浪費時間,需要長期的教學實踐,而這個過程的完成教師是完全可以采用合適的有效的設問體現的。
例如,在講《燃燒和滅火》時,講完燃燒的條件之后,馬上提出:燃燒給人類文明帶來了進步,可是燃燒一旦無法控制,往往也會釀成很大的災難!火災一旦形成,應該如何滅火?請同學們根據燃燒的條件,想出不同的方法把一根燃著的蠟燭熄滅,并說出滅火的原理。問題一提出,同學們便踴躍地回答,找出各式各樣的滅火方法。如,有的用嘴吹滅,有的用水潑滅,有的用燒杯蓋滅,有的直接剪掉燈芯,有的用濕布撲滅等,五花八門,很快就把滅火的三個原理總結出來。
三、讓學生動手、動口,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初三面臨著升學的壓力,免不了面對較多的復習課。大部分的復習課比起新課來說更加枯燥,長時間的復習更容易遇到學習的瓶頸,學生疲憊不堪,注意力無法長時間地集中,從而使復習課的質量大打折扣。因而,在復習課上,我們也可以適當地安排一些小實驗,讓學生結合題目,找到可行的方案,并自己動手完成實驗,且在完成實驗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解釋原因。
例如,在復習課上,我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了一包“旺旺雪餅”,在“旺旺雪餅”袋內有一個小紙袋,上面寫著“干燥劑,主要成分是生石灰”。我馬上提問:小紙袋中的物質能否繼續作干燥劑嗎?請大家討論,并設計方案證明你的猜想。學生便熱烈地分組展開討論,并設計方案。很快,就有學生代表提出他們的假設與設計方案:【假設】該生石灰不能繼續做干燥劑?!驹O計方案】取樣于試管中,加入少量水,看試管壁是否發燙。若不發燙,說明不能繼續做干燥劑了。我馬上對其回答進行肯定和表揚,并讓其按照設計的方案進行試驗,并驗證了他的猜想是正確的。
教育不是灌輸、不是壓抑、不是圍堵,而是啟發、疏導,教其主動發現、自我修養的藝術。它給知識發現以方法,給智慧開啟以鑰匙,給行為指引以方向,給思想暢達以道路。用富于變化的節奏和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天生的好奇心,深入淺出,幫助他們體會成功,培養信心,讓短短45分鐘的課堂充滿生命力和創造力,那么學生學習的同時,我們也體會到了快樂、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