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丹 劉君
隨著教材改革、時代變化、教師行業年輕化,很多教師不斷審視自身的綜合素質,尤其是數學教師.教師的綜合素質往往決定著學生接受知識的程度、課堂效率的高低、數學知識傳遞的質量.因此,數學教師應該從哪些方面來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呢?以下是作者個人的簡要論述.
一、數學教師實踐智慧的積累與提升
1.實踐智慧產生于師生互動中,從實踐的本質來說,教育實踐是發生在師生之間的活動.因此,實踐智慧只有在師生互動中才能出現,因此我們常說“教學相長”.從現代數學教學的本質來說,現代數學教學是以課堂為渠道的師生交往過程.在師生交往的過程中,數學教師憑借自己的經驗,用數學獨特的方式表現,以語言為中介,通過心靈的對接、意見的交換和思想的碰撞,實現數學知識的共享與師生的共同發展.在這樣的數學教學中,數學課堂不再單純是教師獨霸的唱獨角戲的舞臺,也不再是讓學生等著被“灌輸”知識,而是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數字”場所,是一個允許“異想天開”“奇思妙想”的數學自由空間,是智慧生成的沃土.在這樣的數學課堂中,師生雙方是互惠的,教師和學生在相互地教,因為個體的經驗都是獨特的,從而使每個人都獲得新意義的生成與創造.在數學課堂中,師生的交往主要通過對話進行,在數學教學對話中,師生雙方的內心世界得以敞開,彼此真誠地傾聽與接納,正如雅思貝爾所說,“對話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實現”.
2.實踐智慧產生于數學問題解決中,實踐智慧的形成和提升是一個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和解決數學問題的循環往復的過程.數學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數學教學困境,當數學教師感受到這些問題的存在,引發自己對問題的思考和探索,想法設法解決這些問題時,數學教師實踐智慧就開始形成.
3.實踐智慧產生于自我突破中,有問題意識的數學教師,更容易發現自身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其教育實踐過程也就成為一個自我突破、自我完善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就會形成數學教師對個人教學風格的追求,也就是對數學教育藝術開始進行追求,數學教師在追求數學教育藝術的同時也是數學教師實踐智慧生成與提升的過程.由于數學教師的實踐智慧是非常個人化的智慧,所以它會不斷地融入數學教師的教學藝術中,實踐智慧既是數學教師達到教學藝術的途徑之一,也是教學藝術的內容之一.
二、提高數學教師專業素養
教師的素質應該是全方位的,教師教育素質是個綜合概念,不僅包括德智體美勞方面的要求,還應包括哲學、教育學、心理學、邏輯學等基本知識的一個綜合體系.
1.數學教師要深刻地了解自己所教的學科,教育素質是由什么構成的呢?這首先是指教師對自己所教的學科要有深刻的知識.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是,教師在學校里教的是數學這門基礎學科,應當能夠分辨清楚數學學科中最復雜的問題,能夠分辨清楚那些處于數學學科思想的前沿問題.數學教師就應當了解數學計算的各種方法、數學史的發展過程、數學學科在當代的現狀等等.只有數學教師的知識面比教學大綱寬廣得多,那時候我們才能成為教育過程中的精工巧匠.
2.數學教師要有扎實的心理學基礎,沒有扎實的心理學基礎,就談不上數學教育素質.有些數學教師覺得,心理學是一門枯燥的學科,在學校里得不到實際的應用.但我們應深刻地意識到要科學地、卓有成效地對學生進行研究,數學教師必須要有扎實的心理學基礎.數學教師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學基礎知識,其目的完全是為了觀察學生,同時把觀察的結果轉變或體現為對學生施加個別影響的方式和方法.只有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不斷地研究心理學,加深自己的心理學知識,才能夠成為數學教育工作的真正能手.廣大數學教師更應該抓緊時間提高自己心理學方面的修養,為成為一名優秀的高中數學教師而儲備好這一基本的教育素質.
3.有位哲學大師說“語言是存在的家”,可見語言對于人類的重要性.數學教師對語言的依賴更是不言自明.數學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數學教師在課堂上是靠語言向學生傳遞知識,如果教師的語言精練,邏輯性強,學生的腦力勞動效率就會成倍提高.反之,數學教師的語言模糊不清,甚至混亂,對于概念的解釋不夠明確,那么,其結果是令人痛苦的,只能是學生什么也聽不懂,而為了補上這些必須的數學知識,就只好復習,而這樣的復習是十分不必要的.我們要重視把語言修養作為教師基本素質,要認真、踏實地彌補這一不足.
三、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1.創設積極的數學課堂環境.積極的數學課堂環境能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數學.那么,怎樣建立積極的數學課堂環境呢?一般認為需要以下條件:舒適的物理環境;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能參與到學習中來;學生和教師在數學課堂上能多一些合作;學生之間沒有過度的課堂競爭;良好的課堂紀律等等.因此,在數學學習中,教師既要給學生創建美好的物理環境,更要營造和諧的精神環境,這樣他們在學習中才能感到心境放松,心情愉快,學習效率也很高.
2.引發學生的精神生活.數學學習的課堂,應該是學生放飛心靈的天地.數學教師的重要任務,就在于為學生創造一個放飛心靈的數學園地,把學生知識的獲取、能力的發展、情感的升華、個性的張揚盡可能地融于精神活動之中.為激發學生的探究需要,數學教師應重視情感狀態的創設,為學生精神世界的展示提供了情感場,從而變數學的學習為情感的參與,有效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的喜愛.可見,“精神活動”是學生數學學習的“情感場”,“情感”是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催化劑”.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作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啟發、點撥、設疑、解惑的主導作用,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作用.
總之,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積累厚實的實踐智慧,不斷完善自身數學教師的專業素養,切實有效地利用數學課堂,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為學生的終身發展積蓄力量,讓他們擁有美好的數學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