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梅
一、什么是教材整合
所謂的教材整合是指以選定的教材為基礎,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充分利用相關的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為什么要進行教材整合
1.緣于語文學科的特點
“語文教學的理論最精深也最紛繁,語文教學方法最靈活也最多變,語文知識范圍最廣博也最混亂,語文教材最厚重也最零散。”
2.緣于語文教學的現狀
時間緊、任務重。以初中語文人教版為例,在每學期短短十幾二十周的時間內,要完成大約三十篇課文的教學,大約六次的寫作訓練,大約三次的綜合性學習,大約三百多個生詞的教學,除此還要完成兩到三部名著導讀的引導,要完成聽、說、讀、寫等各種能力的訓練和提升,完成新課的教學和期末的復習。
3.緣于各校各班教學實際情況的不同
同一本教材,對城區的教學班,可能難度太低,容量太少,老師需要不停地補充和拓展;在鄉鎮中學,優生少,大多學生基礎薄弱,這也決定了教師不可能采用相同的教法。
以上幾個特點,都越來越迫切地要求我們語文教師要有整合語文教材的意識和對語文教材的整合做出努力。
三、如何進行教材整合
1.突破課標局限,按教學實際進行整合
課標規定了不同階段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所應達到的基本要求,但它卻忽略了不同區域教學實際的差異。那種完全“依綱靠本”的教學只能是生拉硬拽,教師的“因材施教”就是應該根據教學實際對教科書進行取舍,對精讀和略讀、教讀和自讀進行重新安排;對課文的教學側重點和教材學習的順序進行調整;以教材為跳板,把更適合于自己學生的材料引入教學……
2.突破篇目局限,按教學主題進行整合
方法是宏觀上審視同一單元或本冊教材乃至初中三年的所有課文,分析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提取教學主題,形成自己適用的教材重建。
如,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25課《詞五首》由五首詞組成:溫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李清照的《武陵春》、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我們可以以“愁”為主題進行整合,進一步進行對比教學,先讓學生比較兩位女子筆下的愁和三位男兒筆下的“愁”的不同,再深入探討她們各自在為何而愁,誰的愁最重?兩位女子筆下的愁和三位男兒筆下的愁表現方法有何不同?
又如,九年級課文《蒲柳人家》《我的叔叔于勒》《故鄉》表面上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但有老師就以“三個女人一臺戲”為主題進行整合,比較了一丈青大娘、菲利普夫人、楊二嫂三位潑辣女人,引導學生去體會人物塑造的精妙。
通過這樣的整合,在對比教學中避免了教學的零敲碎打,重復呆板。前后巧妙的調整,既促成了新舊知識的整合,又有利于學生對作品內涵的深刻認識。
3.突破編排局限,按教學需求進行整合
如,原2015版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按教材編排第一單元第一課是《沁園春·雪》這首詩歌,而我更喜歡把《敬業與樂業》這篇課文放到開學第一課來講,我這樣調整的目的:一是這篇文章是很典型的議論文,這對學生把握議論文的基本結構,了解議論文的基本常識更容易。二是出于班主任工作的職業敏感,這篇文章的主題特別適合給初三的學生上一堂思想課,讓初三學生更明白懷著責任心和趣味來面對初三艱巨的學習任務是多么的重要。與此同時,在這個單元的教學完成之后,我也不會立即回到第一單元的教學中,我又跳過第三單元的小說學習,來學習第四單元《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等議論文。目的則是為了趁熱打鐵,強化前面對議論文的學習。
又如,現2016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我則安排了第四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誡子書》作為我教學的第一課。因為這篇課文篇幅短小,并且緊密聯系了人的修身養性、學習方法以及珍惜光陰這樣一些內容,更有利于我結合學生剛步入初中這樣一種教學實際,對學生進行初中語文預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的指引,為初中三年的語文學習做好方法和理念的鋪墊。
四、教材整合應注意的事項
1.樹立“教材只是一種范本”的意識
在語文教學中,教材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不可替代的,它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強有力的指導作用。但是教材要真正地為教師所用,為教學所用,那教師就一定要突破教材的束縛,樹立教材只是一個范本、一種思路和一種參考的理念,積極地、主動地面對教材,在不脫離一定的語文學習目標的前提下,結合當前實際和學生的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取舍和改造,并適應教師個性和教學個性的自我需求。
2.教材整合應以熟悉教材為前提
面對紛繁的語文內容,“隨文而教”或者隨心所欲的組合只會顯得盲目,而建立在熟悉教材之后的教材整合,讓教師教學的知識體系更清晰,教學主題更明確,上起課來會更得心應手。
3.注意教材整合的著眼點要小
一個話題、幾篇課文、一種描寫、多篇作文等具體而微的角度,都是教材整合的有效著眼點,它既有利于形成一個個既獨立又有相互內在關聯的專題,改變原有課程由篇篇課文單線行進式的單一順序,又有利于對原有教材達到分解或強化的目的,更有利于學生“消化吸收”。
4.教材整合應順應學生的心理與教學實際
關于教材整合,可能老師已經心中有數,但學生未必理解。對于不理解的學生,他們可能會覺得老師東一榔頭西一棒進而對教學產生抵觸,所以,我們在整合教材的時候應注意和學生之間的溝通,順應學生的心理與教學實際。
總之,樹立教材整合意識,大膽進行教材整合,應該是現在學生之所需,教師之所需,更是教學之所需!
參考文獻:
[1]舒少華.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進行教材整合[J].新課程,2015.
[2]田海燕.自主學習對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益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