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竹筠
數學教學重在能力的培養,而計算能力的培養又是其他能力培養的基礎,所以計算能力在小學數學中顯得尤為重要。離開了數學計算的準確性,學生的其他方面的發展就無從說起。可以說,小學數學教學是由數的計算開始的,低年級特別要抓好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教師只有培養了學生準確、細心、快速計算的能力,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才算真正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一、培養學生細心計算的好習慣
學生在計算中經常會出現這樣一些錯誤:看錯、抄錯題目;列豎式時數位沒對齊;計算時不打草稿;做作業時思想不集中;做完題不回頭檢查等,這些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那如何讓學生細心呢?
1.教師要做好示范和表率
教師的板演不能潦草,抄寫題目達到100%的準確,批改作業的字跡、符號要一絲不茍,要有規范、整潔的版面等,以便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2.善于總結經驗,歸納方法
比如,我教給學生計算的檢查方法是“四對”:一對題目,二對豎式,三對計算,四對得數。不少學生在這四個環節上經常出現錯誤。一是把題目抄錯了,導致計算得數再正確也不是原題要求的結果;二是對數位對位掌握得不好,豎式對位時不準確,出現了錯誤,教師要充分強調相同數位對位的必要性,兩個數的計量單位不同,加在一起結果也是錯誤的;三是計算過程中進位、退位忘記了加上進位退位的數出現了錯誤;四是計算結果出來后,抄寫結果橫式時出現了錯誤。這四種錯誤都是學生經常出現的錯誤。
計算結果的審題方法是兩看兩想。即:先看一看整個算式,是由幾部分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方法應如何計算,如,48+52×2;再看一看有沒有某些特別的條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簡便的方法計算。不要盲目地進行簡便運算,避免將 8+2 ×(6-3),錯誤地算成10×(6-3)。
3.加強口算訓練
口算訓練的重點在一、二年級,特別是十以內的加減法和表內乘法要讓學生完全掌握。學生做計算題的速度及正確率與每個學生自身的口算能力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我們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口算練習,每節課上課時都讓學生做基本練習。如,一年級的幾加幾的進位加法,可以采用“湊十法”,采取師生出手指湊十法的互動游戲讓學生熟練掌握。如,師:我出3,生:我出7,師:3和7,生:湊成10……只有持之以恒的練習,才能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和正確率。
4.培養學生養成驗算習慣
數學教學應當培養學生作業認真仔細、書寫整潔、格式符合規定、對計算結果自覺檢查等學習習慣,要求學生作業完成后要作自我檢查、復核或驗算。如:學生在計算369+57=426后,要求學生自覺用交換加數位置57+369或者用逆運算426-369驗算;學習了乘法和除法后一樣要驗算;學習了方程后,要將計算的結果代入方程式中驗算,養成自覺驗算的好習慣。
二、增強簡算意識,提高計算的靈活性
簡算是依據算式、數據的不同特點,利用運算定律、性質及數與數之間的特殊關系,使計算過程簡化、簡潔的計算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主要運用加法和減法的交換律、結合律等進行簡算。因此,在計算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幫助學生深刻理解與熟練掌握這些運算定律,及一些常用的簡便計算方法,并經常組織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簡算練習,讓學生在計算實踐中體驗簡算的意義、作用與必要性,強化學生自覺運用簡算方法的意識,提高學生計算的靈活性和正確率。如,374+(85-74),要讓學生發現:雖然按照運算順序要先算括號里的減法,再算括號外的加法。但我們同時發現題目中可以先去掉括號,用374減去74會得到一個整百數,最后加上85得到385。再如,125×35×8,先熟練運用125×8得1000,再乘35得35000,這樣計算不但提高了計算的速度,還提高了計算的準確性。
三、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用估算檢查計算的準確性
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滲透估算思想,讓學生用估算對數學規律進行猜想,用估算法檢驗解題思路,用估算法檢驗解題結果等,將估算思想貫穿教學始終,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強化估算的意識。另一方面,讓學生盡可能地運用估算解決一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根據生活中的實際情況進行估算。比如,口算40×230,有的學生得出的結果是920,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充分運用估算知識,可以把230看成是200,40×200得到8000,那比40乘200還大的數結果不會小于8000,從而得出先前計算的結果920是錯誤的。仔細一看,原來是少掉了一個0,計算結果應該是9200。
總之,計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形成的,而需一個長期和連續的過程。小學低年級是計算的基礎,是為高年級準確計算做鋪墊的,高年級是熟練的過程,更是提高計算速度的過程。在教學中要想減少學生計算的錯誤,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就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個體進行計算訓練,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鄒建華.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4(1).
[2]張雪.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