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美
摘 要:我國是個農業大國,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農村。解決好農村養老保險問題就直接關系到我國經濟發展和和諧社會構建;關系到農民切身利益;關系到統籌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因此農民的養老保險問題必須引起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注。
關鍵詞:農村養老保險;必要性;現狀;對策
一、發展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必要性
1.農民老齡化趨勢嚴重,必須發展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隨著農村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農村養老壓力不斷加大。這就迫切要求完善農民養老保險制度,只有這樣才可以減輕、化解養老壓力,才可能保證農民的幸福和社會的安定。
2.加快解決“三農”問題,必須發展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中國現階段“三農”問題日趨嚴峻。農民占全國人口總數的62%,農業發展相對落后,農業收入水平低是不爭的事實,再不發展農村養老保險,必定會影響社會公平正義的執政理念。讓農民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才能保護和調動他們的勞動生產積極性,發展生產,增加農民收入,使他們逐步富裕起來,才能保證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3.發展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
農民消費不足已成為制約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受傳統養老問題所困擾,農民不愿也不敢消費。為了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國家應該為廣大農民提供包括養老保險在內的最基本的社會保障,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二、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現狀
1.覆蓋面小,保障水平較低
農村受限于經濟發展水平的因素,農村居民在自身經濟拮據的狀況下,即使有心也沒有經濟實力購買養老保險。導致只有少數人參加了農村養老保險,覆蓋面低。盡管國家投入了大量資金,但由于人口基數大,社會保障水平一直保持在較低水平,加上通貨膨脹的因素,居民領取的養老金對生活難以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2."保富不保貧"傾向嚴重,目標人群的養老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當前,我國開展養老保險的地區大多是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能夠參加養老保險的群體基本上是較為富裕的農民,而經濟不發達的地區,農民的養老保險還不能從社會保險制度中獲益。未來將會面臨養老困難的恰恰是那些養老保險工作并未覆蓋的不發達農村地區和沒有能力投保的貧困農民,這種"保富不保貧"的養老保險制度,無法達到我們預期的目的。
3.農民參保意識淡薄
受傳統思想的影響,養兒防老的思想還大量存在,特別是在目前農村經濟發展相對滯后,農民增收比較困難,大部分農民經濟不寬裕,這就削弱了農民參保的意識。加之對農村養老保險知識了解比較少,農民大多是從他人口中獲得有關新農保的信息,這就很難確保信息的準確性,甚至會扭曲新農保的真實性,進而導致農民對新農保的參與意愿低。
4.政府財政投入不足,農民支付困難
雖然政府投入數額很大,但我國農村人口基數大,平均到每個農民身上就很少了,再加上部分地區農村經濟發展滯后,沒有什么經濟來源,集體補貼就出現空缺,養老金實際上還是靠個人交納的。經濟能力較差的農民就不愿參保,這就使得農民的社會養老保險水平難以得到提高,農村的社會保障也難以達到預想的水平。
5.法律保障不健全
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起步晚,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幾乎沒有一部成文的法律法規。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辦法普遍缺乏法律效力,從而使廣大農民對此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投保積極性不高,制約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發展
6.養老保險地區間不平衡
由于我國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地區經濟水平存在較大差異,造成了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發展不均的現狀。東部地區的參保率較高,西部地區的參保率較低。越是貧困的地區養老保險的覆蓋面越低。
三、構建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對策
1.加大對農民的宣傳教育
要讓更多的農民意識到養老保險的重要性,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采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農村養老保險政策,提高農民的參保意識,進而提高農民投保的積極性。
2.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
在新農保政策實施過程中所面臨的所有問題中,其根本原因還是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低。第一,國家應進一步推進惠農政策,逐步加大對農業的補貼力度,逐步完善農業設施,及時做好農業災害的防控與補救工作。第二,鼓勵農民積極外出擇業,自主創業,并帶動其他人致富。
3.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首先,國家要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步加大對新農保的資金投入力度,根據東中西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逐步出臺適應不同地區的新農保政策,地方政府要明確責任,提高養老金的補貼水平,集體補貼部分要到位。
4.完善農村養老保險相關的法律法規
為了保證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正常運行,要制定具體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辦法。一是要建立激勵機制,出臺扶持政策,鼓勵農民自覺投保。二是健全約束機制,完善必要的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規范農村養老保險工作行為。逐步將農村養老保險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三是制定扶持農?;鹪鲋祪灮菡?。提高農村養老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是吸引農民參加養老保險的一個重要途徑。
5.促進各地區養老保險均衡發展
根據當前我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現實情況??煞譃闁|部、中部、西部三類。在東部沿海地區,可考慮實施與城鎮養老保險制度接軌的方式。在中部地區的農村,實行社會養老加家庭養老相結合的模式,以社會養老為主家庭養老為輔。在西部貧困地區,政府應發揮社會資源的再配置功能。從共同富裕的角度上進行戰略調整,發揮主導作用,搞好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工作。建立最低老年生活保障基金。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是西部地區逐步與全國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接軌關鍵。
四、結語
我國目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還不成熟,但如果國家重視發展農村經濟,給予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足夠的重視,我相信新型農村社會保險制度一定會深入民心。完善新型農村社會保險制度不僅能夠促進農村經濟的轉型,同時也能帶動城鄉一體化的發展,為我國建設和諧的新農村提供良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