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著國+魯朝智+梁德勝
摘 要:規模化養殖是現代化牧業發展的前提,同時也是現代化牧業在發展過程中的必然選項。扶持規模養殖是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的重要手段,對全面構建小康社會意義顯著。本文利用對牛羊養殖的優勢和現狀,針對當前牛羊規模化養殖中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應的改善方案,希望借此促進牛羊規模化養殖的快速發展,同時使養殖者的經濟收入得以提升。
關鍵詞:牛羊規模化養殖;存在問題;改善建議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牛羊附加產品的社會需求缺口不斷增大,如牛肉、羊肉等。保證所供應的牛羊產品達到優質的標準屬于牛羊養殖過程中的重點與難點。牛羊規模化養殖雖給人們帶來了較多的便利,但同時也引發出一些問題,需待妥善解決與完善。
一、牛羊規模化養殖的現狀和優勢
1.牛羊規模化養殖的現狀。規模化養殖的投資和產出對養殖戶的發展較為有利,當養殖規模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隨之會出現附屬投資值與產出值共同增長的局面。牛羊規模化養殖所遇到的首要問題屬于勞動力的不足,多數年輕人都愿意去到大城市進行發展,從而導致牛羊養殖勞動力的不足。若從經濟效益的角度來看,規模化養殖屬于最佳的發展選擇,可有效實現規模效益。加之養殖技術的不斷進步,給牛羊規模化養殖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客觀的講,畜牧業的發展需要具有相關的技術支持。隨著養殖技術的逐漸提升,使牛羊存活率得到相應提升,牛羊的生產水平由此得以改善,繼而給規模化牛羊養殖帶來豐厚的經濟回報。另外,飼料的供給也屬于推進規模化養殖不可忽視的關鍵性因素之一,由于牛羊對飼料的需求數量比較大,因此充足優質的草場能夠給牛羊規模化養殖提供可靠的飼料保證。
2.牛羊規模化養殖蘊含的優勢。牛羊的規模化養殖和散戶養殖相比具有一定的優越性:可顯著降低養殖成本,獲得規模效益。生產成本主要包括:工具材料、固定資產和飼料加工等。利用規模化養殖的單個牛羊生產成本和人工成本均會降低,相比之下的利潤也會有所提升。規模化養殖能夠充分發揮資金的集中作用,提升牛羊養殖的基礎性設施配置標準,從而減少對周邊群眾正常生活的干擾。牛羊規模化養殖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在養殖的所有環節均能夠實現穩定的種群優勢,使得牛羊質量得到保證,雖在前期具有較大的資本投入,但在后期獲得的經濟效益會顯著高于散戶。
二、牛羊規模養殖中還存在的問題
1.疫病的防控。在牛羊規模化養殖過程中,一般存在養殖密度大、疫病發生率高和傳播速度快的問題。一旦發生疫病問題,那么就可能對養殖場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由于牛羊疾病的種類相對較多,其中傳染病的危害屬于最大,因此嚴格而穩定的疫病防控工作極為重要。而在實際的牛羊規模化養殖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養殖戶輕視對疫病的防控,錯誤的認為牛羊的死亡率并不高,由此未建立合理的消毒制度,也沒有執行系統的防疫管理,部分地區的消毒方式還有待糾正,使得相關的消毒未產生應用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一旦養殖場中出現病癥,則會給養殖場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2.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在牛羊養殖過程中,由于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草料,因此所產生的糞尿排泄物數量也就非常大,這就在所難免的產生大量的氣體,若這些糞便與氣體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則不但會危害動物的健康,而且會對周圍群眾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不便,同時對環境造成污染。此外,部分野生的鳥類和鼠類均能夠自由進入養殖場,此極有可能將一些致病病原帶進養殖場,繼而造成疫情的不斷擴散。在養殖牛羊所使用的蛋白質飼料中,若其中的氨基酸比例失衡,則就會在牛羊體內被降解排除,即降低了對飼料中蛋白質的有效利用,而且增加了氮氣的排放量,同時對環境造成污染。還有飼料中的部分植酸,因不能被有效吸收而排出體外,同樣對環境造成污染。
3.附加值未能得到有效開發。現階段,較多地區的牛羊交易主要是進行原料的買賣,未形成牛羊產品的開發與加工企業,牛羊的產品附加值不高,未能全面體現出規模化養殖應該具有的經濟效益。牛羊的規模化養殖屬于實現產業化的基礎條件,有利于促進傳統畜牧業的更新換代,從而形成全新的產業化經營格局。然而,牛羊規模化養殖戶缺乏產業化經營的理念,不重視針對牛羊系列產品的拓展,使得產品的加工與其他產業相比較為待后,由于牛羊的附加值未被有效開發,因此規模化養殖效益卻非常有限。
三、推動牛羊規模化養殖的具體方法
1.加強良種繁育體系與疫病防治體系的構建。應憑借科技,大力調整畜牧業的產業結構,改變傳統的生產經營模式,加強針對良種繁育基地的建設,提高優質肉牛和肉羊的品種數量。借助大力引入優良品種來優化畜群與畜種的結構,提升種畜質量與良種覆蓋率。肉羊生產不但要引進國外的優良品種,采用人工授精等技術方法,而且要凸顯地方優良品種的優勢,利用提純復壯來構建起具有草原品牌的良種肉羊生產體系。在疫病防治方面,通過健全監督機構和強化監督手段,建立疫病的網絡防控體系,以此來提升疫病的防治效果。
2.制定完善的環境污染防控管理措施。完善防治污染的管理方法,需對牛羊規模化養殖的設施進行審核,并按照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方法,注重對環境污染的檢查與監測。牛羊的規模化養殖, 需要在規模上進行一定的限制,否則較容易產生有關的疾病,并破壞周圍的生態環境,降低養殖的經濟效益。 牛羊養殖中應根據不同的養殖規模建立相應的污染處理設施,通過合理布局來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在飼料的使用上,應合理進行配置,從而降低飼料中營養元素的損耗,提升飼料的利用率。添加劑的使用要具有合理性,以此降低對人直接或間接傷害。為了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應重視對無害添加劑的研發。另外,還應重視對牛羊糞便的及時處理,通過將糞便入池加密來防止臭氣外泄,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3.開發牛羊系列產品的加工產業鏈。進行科學規范的發展牛羊規模化養殖屬于實現產業化生產的必備條件,要想提高牛羊生產的養殖效率,只是單純的依靠出售原料這種經營模式,顯然已經不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只有統籌規劃、配套建設畜產品加工產業鏈,注重培養牛羊肉和皮質類的加工企業,綜合研發牛羊肉系列產品,向著深度加工、系列化和綜合開發利用的方向邁進,走產業化的發展之路。利用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逐漸提高牛羊產品的附加值,使牛羊規模化養殖生產得到發展壯大。
四、結語
總而言之,畜牧產業已在全國范圍內呈現出較為良好的發展勢頭,若廣大的養殖戶能夠團結一致、共同努力,把握難得的發展機遇,通過大膽革新產業結構,持續采取切實可行的管理措施,同時積極開發產品的附加值,則這一農村主導產業的規模必將不斷壯大,并實現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喬文仙,季芹萍,劉會梅.淺談永勝縣牛羊規模化養殖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措施[J].畜禽業,2010,(04):55-56.
[2]鐘欣.國務院要求加大牛羊規模化養殖[J].農業知識,2013,(21):8.
作者簡介:張著國(1961-12),男,漢族,貴州省思南縣,中專學歷,職稱:畜牧師,研究方向:畜牧,從事的工作:畜牧獸醫。
魯朝智(1964-2),男,苗族,貴州省思南縣,大專學歷,職稱:獸醫師,研究方向 :獸醫,從事的工作:畜牧獸醫。
梁德勝(1991-3),男,苗族,貴州省思南縣,本科學歷,職稱:助理畜牧師,研究方向:畜牧,從事的工作: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