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玲
摘 要:如今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生態環境卻屢遭破壞逐漸下降。于是,人們開始意識到營林造林工作的重要性。林業工程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戰略目標,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對此,筆者根據多年林業實踐經驗,就造林工作中的質量問題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相應改進方法。
關鍵詞:林業;造林工程;質量問題;改進措施
林業造林工程需要在長期工作中不斷探索、完善。林業造林工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對造林工作質量有著直接的聯系。根據現階林業造林工程質量看,存在較多問題有待進一步改進,從根本上提升林業造林工程質量,提升林木成活率保護生態環境。
一、林業造林工程主要質量問題
1.缺乏完善的管理體系
現階段,我國林業造林工程存在諸多質量問題,尤其在西南地區中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眾所周知,企業想要長久的發展下去,完善的管理體系是必不可少的,而林業造林工程質量也是一樣,不僅需要科學的規劃更需要有完善的管理體系。比如:林業造林工程單位在效益機制上缺少構建、職能分工模糊、工作人員綜合素質較低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必然會影響林業造林工程質量。林業造林工程過程中質量問題指的是:在種植后是否能夠科學的進行栽培,其關鍵在于工作人員在種植、培育過程中的工作狀態。例如:病蟲害防治是否到位、樹木施肥、澆水是否科學合理等,只有每一個環節做到認真仔細才能確保林業造林工程質量,而完善的管理體系是第一步。
2.缺少合理性規劃
現階段,我國林業造林工程中缺少科學規劃,進而造成林業造林工程質量問題。究其原因,造林人員沒有充分認識到營林造林工作的重要性。多數人員在工作中應付了事,一味強調種植面積缺少林業工程質量控制。另一方面,在工程施工前,相關工作人員缺少對實際種植面積考察,未制定合理的規劃方案,盲目營林造林,進而造成林業規劃失衡產生相反效果,與理想效果出現偏差。
3.樹木種植缺少合理性
在造林前需要選擇樹木樹苗,因為樹苗質量與林業工程效果有著直接的聯系,因此,想要提升林業工程質量效果需要注重樹苗培育技術。不過根據我國林業技術工程發展狀態看,在培育技術方面有待進一步研究。在苗圃場建設中,缺少詳細的規劃,由于技術的不先進和設施的不完善使得林業造林質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而在樹木種植中存在種植不合理現象,一些區域種植密度大,一些較為稀松,造成資源的浪費加劇病蟲害問題,由此一來,林業造林工程質量不從談起。
二、提升林業造林工程質量措施
1.林業造林工程科學規劃
隨著生態環境問題的加劇,各地方政府開始重視林業造林工程工作,加大投資力度,從根本上提升林業造林工程質量,科學合理規劃,遵循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但是怎樣進行科學規劃提升工程質量。第一,在生態保護上做好防風固沙、土壤養護;第二,注重規劃美感,全面治理,在確保生態環境穩定的前提下,提供給人們健康的生活環境;第三,多樣化種植,選擇不同種類的種植品種,擴大樹木配置;第四,做好應急措施,防止病蟲害、火災等問題的出現,利用相關病蟲害防止、生態隔離等技術貫徹落實林業造林工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
2.提升林業造林人員綜合素質
造林工程中需要投入較大的人力物力支持,在造林工程中需要有種植管理者、設計規劃者、種苗者等多種技術人員,分工優化明確不同人員的工作職能范圍,防止出現問題無人負責的現象。從每一個環節抓起,只有這樣才能提升林業造林工程質量。林業部門在聘用人員過程中需要制定嚴格的考核制度,選擇具有專業知識水平高、技能強的人才;此外,定期對造林人員進行專業培訓,確保造林工程隊伍人員有著較高的綜合素質和技術水平。另一方面,加強造林人員監管工作,設置專門管理人員,林業造林質量與工作人員工作考核連接,激發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和責任感。
3.種植技術
在樹木種植后需要對其進行精細化的培育和養護。在種植過程中需要注意種植密度,筆者建議:桉樹1hm2種植2500株;松樹2hm2種植300株。另一方面,對施工質量進行嚴格監管,確保工程科學合理性,根據本地區氣候溫度、土壤等特點選擇最佳種植時間,只有這樣才能提升林業工程質量。
三、結語
深入研究林業造林工程,根據問題進行有針對性提出解決方法,進而提升林業造林工程質量,全面推動林業造林工程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璨,張永亮,劉浩.我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現狀、問題及對策——中國集體林產權制度改革相關政策問題研究報告[J].林業經濟,2015(04).
[2]張靜.林業造林工程的主要質量問題及優化措施[J].鄉村科技,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