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環境監測是為及時、準確、全面地了解現行環境狀況及其發展趨勢提供實時數據,為環境管理、環境保護以及相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頒布和執行提供科學依據的監視性測定活動,近年來,隨著國家的重視,我國環境監測系統逐步完善,在國民生產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筆者就現行環境監測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改進措施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環境污染呈加劇蔓延趨勢,環境保護事業進入了加快發展的新時期,環境問題成為新的外交熱點,完善環境管理制度、加強環境監管與應急預警體系建設已上升到國家高度。與此同時,環境監測與環境管理任務同步增加,又由于環境管理工作逐步向科學化和定量化發展,監測管理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而且近年來正值環境污染事故高發期,環境監測管理如何適應環境保護形勢發展的需要,如何盡快建立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這一目標的實施尤為迫切。
一、存在的問題
1.監測制度不完善,質量意識淡薄。近年來,環境監測技術不斷提高和發展,環境監測的領域和范圍不斷擴大,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管理制度的建設發展及其滯后,完全不能與技術的發展相適應。與此同時,環境監測管理人員缺乏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缺乏責任感和敬業精神,質量意識缺乏,在眾多“軟件”設施得不到及時的更新和換代的情況下,極大地影響了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開展。
2.環境質量綜合分析不真實。作為監測站,它的具體職能是對環境實施實時的監控,為其它部門的決策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頒布提供科學依據,這些職能就要求監測站提供的數據必須是具有代表性的,是真實可靠的。但在當前各地區爭相創建衛生城市、文明城市、規范城市的大背景下,為了提高自己所在城市的競爭力,不在評比中落下風,上級部門往往要求監測站篡改監測數據、淡化分析結果中的不利因素,報喜不報憂,而且這樣的情況越演越烈。可以設想,如果數據在經過每一級的審核時都被篡改一次的話,那么最后國家看到的數據就可以用謬之千里來形容了,完全失去了數據的參考價值和意義。這樣一來,不光是環境監測工作白做了,國家制定環保政策法規、環保事業的發展也將迷失方向。
3.監測方法不成體系。我國目前有監測權力的機關、部門和單位繁多,各個部門都有根據其相關的法律法規發布監測結果的權力。除國家監測局總站外,環保部、農業部、水利部、科技部、交通部、氣象局、一些大專院校、沿海地方政府有關部門以及監測工程部門都或多或少地開展著與監測相關的監測、調查或研究活動,但其根據的標準和規范卻不盡相同,使得發布的信息從方式、內容、參照的標準都不相一致。隨著環境保護工作領域的全面擴展,全國加大了環境監測的硬件投資,已經初步建立了以常規監測、自動監測為基礎包括技術裝備、技術標準、技術人才在內的環境監測體系,但是現行環境監測方法卻跟不上技術設備的更新及新的技術方法的需要,導致無論從監測方法的類別、數量,還是從監測方法的體系結構、技術水平等方面,都與實際工作的需求有很大的差距。
4.應急監測技術相對落后。目前,我國的應急監測技術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針對突發污染事故,已有的標準監測方法大多不適合現場快速、動態測定,且分析成本較高。環境監測系統所配置的應急儀器、設備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而且應急儀器方法多為非標方法,許多監測數據只能作定性或半定量使用。加上我國地域遼闊,地形復雜,某些邊遠地區交通很不方便,各地監測部門只能根據現有條件開展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二、改進措施
1.建立精英團隊,明確質量職責與權限。選取試點,集中各個領域的優秀人才,建立精英型工作團隊,團隊成員除了具備高超的業務能力外,還要具備良好的品行和較強的責任意識,敢于對弄虛作假說不。監測站高層領導要對環境監測的重要性有清晰深刻的認識,親自參與,正確決策,精心挑選有豐富工作經驗,分析能力強,有良好的組織協調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及溝通力的工作人員組成精英工作班子,在上層領導的領導下直接開展環境監測工作。明確目標,突出重點,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創造性,強化其責任感和使命感,確保環境監測工作能夠得到有效的實施和運行。
2.提高監測人員的整體素質,杜絕篡改數據的現象發生。針對篡改數據的現象,除了要完善國家相關立法之外,還應該加強監測人員的素質培養,提高其道德修養。具體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要定期組織技術人員進行崗位培訓,提高其專業素養;二是要經常組織各種形式的警示教育,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責任心和使命感,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質,防止篡改數據的現象出現;三是狠抓考核機制,發現篡改數據,一定要處以嚴厲的懲罰。
3.統一監測標準。加快制定統一的、具有操作性的環境監測標準、技術規范和方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的規定,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抓緊制訂采用各種先進監測技術的環境監測方法標準,解決監測方法數量不足、技術陳舊等問題[2-3],提高我國環境監測工作的技術水平。同時將對發布時間較長的現行環境監測方法標準進行修訂,并以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形式發布。新標準實施后,應停止使用已經廢止的標準和非標準監測方法,統一和完善具有實際操作性的環境監測標準、技術規范和方法。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建立統一的環境監測信息發布機制,以及定期公布重點流域和環保重點城市的環境質量狀況,使環境監測在環境管理工作中發揮越來越大作用。
4.提升監測技術。全力引進專業人才,加強現有人員培訓,提高實驗室人員的綜合素質。同時根據人員情況,加強自身的隊伍建設。強化監測人員樹立質量意識、高度的工作責任人和良好的職業道德。通過上崗培訓、技能教育、繼續教育、專題培訓等形式加強全員培訓,從而提高員工的業務素質,切實增強實驗室人員的主人翁意識與使命感,自覺參與質量管理。組織技術人員了解管理學、心理學、計量學等學科的知識,以便于更好地進行質量管理,從而全面提高實驗室質量管理水平。加強隊伍以便于更好地進行質量管理,從而全面提高實驗室質量管理水平。加強隊伍素質自身建設,不斷推進繼續教育。及時更新專業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胡冠九.我國環境監測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07,19(4):1-4.
[2]但德忠.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的現狀與發展[J].中國測試技術,2005,31(5):1-5.
[3]徐廣華,陳靜.加強環境監測管理的幾點思考[J].中國環境監測,2009,25(5):1-3.
作者簡介:宋悅(1986-2),女,籍貫:岫巖,單位:中國航發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 職稱: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環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