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升
【摘要】 目的 評價采用小骨窗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幕上出血的臨床療效。方法 60例高血壓性腦幕上出血患者, 按照不同治療方法分為參照組和治療組, 各30例。參照組采用傳統保守治療方法, 治療組采用小骨窗血腫清除術, 對比兩組腦血腫完全消失時間和臨床效果。結果 參照組治療前歐洲腦卒中評定量表評分為(51.08±1.96)分, 治療2周后為(63.93±4.37)分, 治療4周后為(71.06±5.13)分;
治療組治療前為(50.86±2.04)分, 治療2周后為(75.48±7.10)分, 治療4周后為(89.87±5.58)分。兩組治療前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但治療組治療2周后與治療4周后的評分均明顯高于參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腦血腫完全消失時間為(9.35±2.35)d, 短于參照組的(16.59±3.40)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小骨窗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幕上出血, 有利于改善腦神經功能, 效果確切, 值得臨床優先選擇和全面推廣。
【關鍵詞】 高血壓性腦幕上出血;小骨窗血腫清除術;臨床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1.031
作為高血壓患者發生率較高的并發癥之一, 高血壓腦出血嚴重威脅患者身體健康和生存質量, 其不僅起病危急, 病情進展速度非常高, 且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死亡率[1]。相關調查報告[2]發現, 高血壓性腦幕上出血在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中約占40%左右。以往臨床主要采用保守治療方法治療該病, 但整體治療效果并不確切。隨著醫學科技的治療手段在近年來的不斷完善與改革, 小骨窗血腫清除術的廣泛應用為高血壓性腦幕出血的臨床治療開辟了新途徑[3]。本文選取本院收治的60例高血壓性腦幕上出血患者作為觀察對象, 現將治療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高血壓性腦幕上出血患者作為觀察對象, 按照不同治療方法分為參照組和治療組, 各30例。參照組男17例, 女13例, 年齡43~76歲, 平均年齡(62.6±5.7)歲;出血量51~90 ml, 平均出血量(62.5±10.6)ml。治療組男16例, 女14例, 年齡45~78歲, 平均年齡(63.4±5.3)歲;出血量52~92 ml, 平均出血量(63.8±10.5)ml。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參照組采用傳統保守治療方法, 根據患者實際病情選擇相對應的藥物治療, 常用藥物為脫水劑、神經營養藥、降壓藥、止血劑等。治療組采用小骨窗血腫清除術, 主要步驟:術前給予患者腦CT檢查, 中線靶點確定為血腫部位, 明確手術具體入路位置。協助患者選擇仰臥位, 使其頭部偏向健側約30°[4]。予以全身麻醉, 麻醉成功后于大腦患側顳部作直行切口, 長5~6 cm。于此口內借助小乳突牽開器作一個骨窗, 利用鉆孔機擴大骨窗直徑, 使其達到3 cm。由骨窗在患者大腦硬膜上作“十”字型切口, 自切口將顯微腦鏡置入大腦中。采用顯微腦鏡上的電刀對額顳部的外側裂進行分離, 對腦皮質和血腫間的距離進行觀察。待確定二者距離后, 促使顯微腦鏡直徑進入島葉皮層中[5]。于島葉皮層上作切口, 約2 cm, 經此口使用顯微腦鏡的電刀分離腦皮質, 將腦幕上的淤血抽出。以上操作完成后, 血腫腔內采用止血紗布填充, 常規留置引流管, 采用可吸收線對大腦硬膜進行縫合[6]。術后2~3 d將引流管拔除, 并取出止血紗布。
1. 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采用歐洲腦卒中評定量表評分對兩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評定, 100分滿分值, 分值越低表示治療效果越差[7]。并對腦血腫完全消失時間進行觀察記錄。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前后歐洲腦卒中評定量表評分比較 參照組治療前歐洲腦卒中評定量表評分為(51.08±1.96)分, 治療2周后為(63.93± 4.37)分, 治療4周后為(71.06±5.13)分;治療組治療前為(50.86±2.04)分, 治療2周后為(75.48±7.10)分, 治療4周后為(89.87±5.58)分。兩組治療前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但治療組治療2周后與治療4周后的評分均明顯高于參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腦血腫完全消失時間比較 治療組腦血腫完全消失時間為(9.35±2.35)d, 短于參照組的(16.59±3.40)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高血壓性腦幕上出血屬于臨床常見病, 其對患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嚴重威脅受到了臨床方面的高度重視。臨床內科針對高血壓性腦幕上出血提出的治療原則是:在抗腦水腫的基礎上對血壓進行調控, 積極對癥處理并做好再出血預防措施。但是如果未及時處理血腫對受壓腦組織造成的壓迫, 內科保守治療依然存在50%~60%的病死率[8-10]。通常情況下, 保守治療無效時, 應立即進行手術治療, 通過手術可血腫清除, 并緩解腦組織受到的壓迫, 使繼發性腦損害相應減輕, 并盡可能避免腦組織受到損傷[11]。隨著近年來微創技術治療的不斷發展與完善, 將其應用于腦出血治療中, 具有微創、簡單方便、安全可行、手術適應證廣等優勢, 可進一步減少醫療資源的過度消耗, 還能降低治療費用, 提高整體治療效果, 深受廣大患者家屬和醫務人員的青睞與認可[12-15]。小骨窗血腫清除術通過準確定位血腫的具體體表位置, 合理設計手術切口, 顯微腦鏡的輔助作用又可提供良好的手術視野, 使主治醫生的各項操作更加精確無誤, 同時還能避免對相鄰組織造成損傷, 縮短手術時間, 減少術中出血量, 盡可能的保護周圍腦組織[16, 17]。相比于傳統治療方法, 小骨窗血腫清除術可有效清除血腫, 提高治療總有效率, 縮短康復時間[18]。
本實驗結果可知, 參照組治療前歐洲腦卒中評定量表評分為(51.08±1.96)分, 治療2周后為(63.93±4.37)分, 治療4周后為(71.06±5.13)分;治療組治療前為(50.86±2.04)分, 治療2周后為(75.48±7.10)分, 治療4周后為(89.87±5.58)分。
兩組治療前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但治療組治療2周后與治療4周后的評分均明顯高于參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腦血腫完全消失時間為(9.35±2.35)d, 短于參照組的(16.59±3.40)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采用小骨窗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幕上出血, 有利于改善腦神經功能, 效果確切, 值得臨床優先選擇和全面推廣。
參考文獻
[1] 牛建, 祁金良.用小骨窗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幕上出血的效果分析.當代醫藥論叢, 2015, 13(13):203.
[2] 徐明.微創穿刺血腫引流術與小骨窗血腫清除術及常規方法治療老年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比較.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4, 26(13):1083-1086.
[3] 王波定, 王洪財, 陳茂送, 等.小骨窗微創手術與神經內鏡下血腫清除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的療效比較.現代實用醫學, 2013, 25(6):620-622.
[4] 楊于亮.小骨窗血腫清除術和傳統開顱術治療腦出血的臨床療效比較.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4, 7(6):102-103.
[5] 肖仕和, 劉仲海, 陳曉光, 等.小骨窗血腫清除術與微創血腫穿刺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效果觀察.中國綜合臨床, 2015, 31(11):1014-1017.
[6] 劉道清, 江敏, 周志娟, 等.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與微創穿刺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療效比較.醫學綜述, 2014, 20(15): 2807-2809.
[7] 張雷雷, 張璐, 梁宏偉, 等.微創穿刺術與小骨窗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對照研究.中國實用醫藥, 2015, 10(5):71-72.
[8] 韓強, 李勝林. 微創穿刺術與小骨窗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對照研究. 醫學綜述, 2012, 18(21):3702-3704.
[9] 張賢鵬. 小骨窗血腫清除術與微創穿刺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對照研究. 中國醫藥導報, 2012, 9(5):58-59.
[10] 劉菲菲. 小骨窗血腫清除術與微創血腫穿刺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比較. 中國醫藥科學, 2016, 6(6):146-148.
[11] 劉美秋, 曾超. 小骨窗血腫清除術與微創血腫穿刺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比較. 心理醫生, 2016, 22(20):66-67.
[12] 賈振鋒. 小骨窗血腫清除術與微創血腫穿刺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療效對比研究.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6, 9(21):101-102.
[13] 蓋延廷, 賈丕豐, 賀子建, 等. 小骨窗血腫清除術與微創血腫穿刺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比較. 中華腦血管病雜志:電子版, 2010, 4(5):360-366.
[14] 陳卉. 小骨窗開顱術治療中等量基底節區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療效. 四川醫學, 2012, 33(11):1950-1952.
[15] 張永青, 艾葉. 小骨窗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的臨床療效分析. 中國醫學創新, 2013(7):129-130.
[16] 胡世文, 林貴軍, 劉宗明, 等. 128例高血壓腦出血的血腫穿刺微創清除術與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的療效對比. 中國醫師雜志, 2006, 8(9):1246.
[17] 劉占軍, 岳樹源. 小骨窗血腫抽吸術治療幕上高血壓腦出血. 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 2012, 17(8):490-492.
[18] 王東玉. 小骨窗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的臨床分析. 中國實用醫藥, 2012, 7(33):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