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姣姣+彭靜+楊艷鵬
摘 要 知乎網作為一個網絡問答社區,其主要目標是打造一個有深度的、高質量的、以行業精英為中心的問答社區。隨著知乎從封閉邀請制到開放注冊的轉變,用戶背景逐漸從互聯網創業人群擴展到各行各業,話題結構也隨之擴展,知乎網進行出版業務的搭建是其發展的必然。文章主要對知乎網出版業務的建構與發展進行分析討論,并提出建議和設想。
關鍵詞 知乎網;出版業務;業務形態;運營方式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02-0092-02
知乎已有的出版業務的嘗試已經打造出數個知名電子書品牌,積累了眾多的忠實用戶,在這些用戶中,除了一些來自知乎社區內的用戶外,有相當一部分用戶是因沒有時間在知乎海量的內容中篩選其所需要的優質內容,而選擇知乎網出版的電子書以滿足其需要,知乎出版的電子書系列擁有著較為廣泛的消費群體。
1 業務定位
目前,知乎網出版業務均依托亞馬遜、多看閱讀、豆瓣閱讀等平臺,電子書更新后在上述平臺銷售,讀者如要購買還須跳轉到各平臺下載閱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便,分散了用戶的注意力,久而久之知乎社區內部也產生了與知乎社區具有高關聯度的出版業務的需求。隨著知乎網在出版領域的深入開展,知名度不斷上升,其開發的電子書和實體書系列也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優勢,知乎同時也是質量內容、精英人群的象征,滿足了用戶的社會認同心理,積累了相當一部分的忠實讀者。
因此,知乎網可以順勢將其自身打造成優質內容生產與制作平臺,并在內部搭建閱讀平臺和電子商務平臺,將出版業務從亞馬遜、多看閱讀、豆瓣閱讀等平臺轉移至知乎,在知乎平臺中可以為用戶提供電子書銷售及閱讀、內容上的個性化定制等服務,用戶各取所需對其所需要的產品或服務進行付費。知乎網通過生產、流通、消費的一體化,降低交易成本,強化出版業務實力。
2 業務形態
依托于現有的知乎網平臺業務,知乎網的出版業務的主要形態有電子書銷售及閱讀服務、個性化定制服務、多媒體產品服務等。
1)電子書銷售及閱讀服務。知乎網在推出知乎“一小時”電子書系列后,便開辟出一個展示知乎電子書的獨立頁面,并在知乎首頁右下方建立鏈接通道。在電子書展示頁面對其出版的知乎“一小時”系列、“鹽”系列和知乎周刊進行簡單介紹,展示每期封面及銷售價格。用戶點擊封面跳轉到詳情頁可以根據導言和目錄對電子書進行了解,詳情頁右側是作者信息,點擊后可以跳轉到作者的知乎個人主頁,網頁下方是知乎電子書的推廣鏈接。讀者如需購買,點擊購買按鈕可以選擇跳轉到亞馬遜、豆瓣閱讀等平臺進行付費下載,免費的知乎周刊僅需跳轉到各平臺下載,無需付費。從功能和使用效果來看,知乎平臺搭建出版業務只需要在此基礎上增添付費通道和電子書閱讀功能即可。實現站內支付,是在現有的頁面功能下添加的功能,僅僅減少了跳轉到亞馬遜、豆瓣閱讀等平臺的步驟,用戶支付后便可直接跳轉到站內閱讀界面。
閱讀體驗方面,知乎的閱讀平臺也更應該關注閱讀過程中讀者的適應習慣,為讀者提供良好的閱讀服務。知乎網在搭建閱讀平臺的時候應著重做到下面幾個方面。一是在版式與功能設計方面更注重人性化。依照知乎社區的簡約設計,其閱讀平臺在必要的界面和功能之外減少影響讀者閱讀的因素。二是減少用戶操作步驟。通常來說,讀者進入電子書平臺必須要經歷登錄、搜索、試讀、支付、下載等操作,特別是在搜索方面,面臨海量的電子書,往往會無從選擇,知乎現階段出版的電子書數量方面雖未達到一定程度,但隨著出版業務的精進,儲量也會逐漸增多,因此,知乎在搭建電子書平臺之初便應該未雨綢繆,從電子書的分類、排行等方面做最優設計,引導讀者快速尋找其所需的電子書。三是建造與知乎站內的緊密鏈接。從內容拓展度來說,電子書有著紙質書無可比擬的優勢,特別是依托知乎社區打造的電子書。知乎電子書的內容大都是從知乎站內產生的優質內容中精選,電子書內可以將內容與知乎站內的討論鏈接起來,讀者需要的話可以進行內容拓展。
2)優質內容的個性化定制。在面臨知乎站內海量內容中優質內容攝取困難,用戶獲取成本較高的情況下,根據付費用戶個性化需求,進行精選優質內容的推送是知乎開發其內容資源的有效方法之一。用戶在獲取優質內容資源方面經歷的是大浪淘沙的過程,然而在快節奏生活的當下,用戶在篩選優質內容的過程中付出的時間成本便顯得極為昂貴。付費用戶便可以將篩選優質內容的工作交給知乎,根據自己的需求,交由知乎進行篩選,排除低質量低相關度的內容,進而將與需求相關的較為優質的內容推送給付費用戶。如用戶若需要了解與股票相關的內容,在現有的“股票”話題下,即便是精華也難免混雜著低相關度的回答,仍需要篩選,用戶若交由知乎進行篩選,則可直接設定相關關鍵詞,由此得到經過篩選的優質內容。通過差異化的體驗方式,將知乎用戶加以區分,同時也將知乎站內的資源進行最大化的利用。
3)多媒體產品服務。隨著內容產品視聽化的發展趨勢,用戶對多媒體產品的要求越來越明顯。知乎網在原有的閱讀服務的基礎上,要發展多媒體產品服務,包括將文字的閱讀內容轉變為可視化的新媒體、Flash、音頻、視頻等,以滿足受眾多元化需求。
3 內容組織與管理
知乎網作為內容提供商,提供優質內容產品則是其業務必然要求,為此知乎網應以內容的組織與管理為業務保障,并將優質內容轉化為符合市場需求及形態的內容產品。
1)計算機算法推薦和編輯精選。在內容組織方面,知乎網不同于一般的內容提供平臺,其算法機制并非是針對內容本身,而是針對內容得到的關注度,即相關內容得到的贊同或反對的比重。因此,經過計算機算法推薦的內容基本上是獲得高贊同、得到相當一部分用戶認可的內容。但僅僅依靠計算機算法并不能判定推薦的內容是否有效,為保證內容的質量,仍需要編輯對內容進行二次判斷。編輯針對計算機初選的內容,依照內容的涉及領域、完整度、適用性、專業程度等相關規則對其進行標簽化處理,以便于后期對優質內容的管理和利用。
2)面向用戶邀稿。知乎社區內“成為聯合國維和部隊成員/聯合國軍事觀察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問題下吸引了幾千用戶的關注,其中一位維和軍醫和一位維和官兵的回答得到眾多讀者的認同。兩位答主為用戶展現了一個常人難以企及的生活和工作,在滿足讀者獵奇心理的同時也向他們打開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在社區內,“××是一番怎樣的體驗?”這類體驗式回答占有相當一部分比例,而由此得到的回答也得到了眾多用戶的關注,積累的回答涉及方方面面,這些體驗大多是作為普通人的我們難以體驗,抑或是曾經有過夢想卻沒有實現,因此,得到了很高的關注度。上文中的兩位答主在回答的過程中,圖文并茂,并且在撰寫回答的過程中不斷得到讀者的反饋,因此不斷修改和更新,最終形成了萬余字的答案。如若答主將回答整理、擴展一番,經編輯修改便可成為一部講述其經歷的小說。知乎針對此類答主可以進行約稿,從答主在回答過程中與讀者形成的良性的雙向激勵來說,知乎官方的約稿于答主來說沒有理由會拒絕。
目前,知乎在其“一小時”系列電子書制作出版的過程中,已經開始向用戶征稿。針對泛經濟類、人文社科類、職場類、生活類寫作方向向知乎用戶征稿,這一行為定會在知乎社區內刺激用戶的創作欲望,促進用戶和知乎在出版領域的合作。
3)內容轉化。內容轉化指的是將知乎社區內產生的優質內容轉化為可正式出版的書稿,不管是精選出來的還是面向用戶邀稿得到的內容,在轉化為書稿的過程中還涉及到內容的審校、與讀者/作者合作出版、出版許可、利益分成等問題。知乎網在搭建出版業務的同時應該組建一支專業的圖書策劃、編輯團隊,在選題和內容制作方面保證質量,尤其是在文字的編輯和校對方面。知乎社區內的答主的回答大都帶有其獨特的行文風格,有些內容在行文邏輯、用詞搭配等方面還有欠缺,因此需要編輯對其進行編校,以適合出版需要。知乎編輯對選定的用戶原創內容進行出版活動,根據知乎協議需要得到作者的授權,以保證作者的著作權。從利益分配上說,知乎網在出版方面較之傳統出版來說于作者較為有利,根據《鹽》系列電子書中的一個的作者所說,除去稅及出版社、渠道等的分成所得的收益,作者可獲得收益的85%。現有的分配方式可以對作者產生一定的激勵,而知乎網出版業務搭建后,銷售渠道方面的花費降低,收益可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克萊·舍基.認知盈余——自由時間的力量[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2]劉全莉.數字出版產品的社會化生產——以《知乎周刊》為例[J].青年記者,2015,9(中):65.
[3]私雄賀.認知盈余時代,網絡問答社區的知識傳播模式探析——以“知乎”為例[J].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7(1):30.
[4]張萌.社會化問答社區——“知乎網”的內容生產與傳播策略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4,5(14):79.
[5]張珍珠.淺析數字報新型發展模式及其動因——以《知乎日報》為例[J].東南傳播,2014(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