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強
摘 要:滑板車是感統訓練中重要的前庭訓練器材之一,通過俯臥在滑板上做各種動作,引發豐富的平衡反應,提高兒童的注意力和平衡力。
關鍵詞:滑板車;體育器材;感統訓練;介紹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7)03-0074-01
一、器材結構:由塑料面板和萬向輪組成,形狀有圓形、方形和蟲形,且配有紅、黃、藍、綠四種顏色。
二、活動原理:面板下方安裝有萬向輪,使用靈活、省力,可360度旋轉,重心低,底盤穩重,滿足各種滑行需要。
三、適用范圍:小學生。
四、主要作用:調節前庭感覺和觸覺,引發豐富平衡反應,運動中大量的視覺情報,使整體感覺統合運動積極發展,同時,還可鍛煉上肢和核心力量。
五、常用方法:
1.俯臥爬行:身體趴在面板上,兩腳抬離地面,利用兩手扒地動作,使滑板車前移。同樣,可進行手腳并用爬行或俯臥爬行。
2.旱地龍舟:學生坐在滑板上,手持專用劃槳(或體操棒、木棍等代替)撐地,向目的地滑行。
3.天旋地轉:學生坐在滑板上面,輔助同學讓其與滑板車原地旋轉幾周,也可自己獨立旋轉。鍛煉前庭器官,控制身體平衡能力。
4.支撐滑行:兩手抓握面板扶手,兩腳交替向前走。可在滑板車上坐一位同學,以增加負荷。
5.拉雪橇:用兩根繩子固定在面板扶手,一人坐或俯臥在滑板上,一人拉,也可多輛車子連接。
6.靜態飛機:兩手撐地,腹部貼在面板上,兩腳抬離地面,伸直并攏,兩臂側平舉,身體向上做反弓形,看似一駕“飛機”,看誰堅持時間久。
7.開火車:用繩子將若干滑板車前后連接,變成一列火車,每人用劃槳撐行。
8.啞鈴:兩手抓握面板的扶手處,滑板車變“啞鈴”,進行負重上舉、前舉、側舉、蹲起等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