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摘 要 網球技術包括手法和步法。手法是網球技術的關鍵,但步法也才是網球運動的基礎。“網球是用腳打的運動”,是名副其實的腳下運動,沒有好的步法,網球就沒有靈魂。其中,移動步法是眾多步法中的核心之一,也是提升網球運動員技術的關鍵。因此,本文對網球技術中移動步法的特點及其影響因素和訓練策略進行了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 網球技術 移動步法 影響因素 訓練策略
網球步法由墊步、并步、跨步、蹬步和跳步五種基本步法組成,將這五種基本步法進行合理的組合就可得到碎步、側滑步、交叉步等主要步法。現代網球有一句格言: You can't fight the ball.(你不能打敗網球)。這句話的意思是打網球不能只懂進攻而不擅長防守,要知道防守是為了更好地進攻。比如攻勢網球的代表費德勒也會適時作出防守步伐等待進攻機會。作為一名網球運動員,要想進攻、防守都到位,全面優化網球技術就必須要做好移動步法的訓練。
一、移動步法的特點及影響因素
從網球技術的發展現狀來看,網球運動中常用的移動步法主要有六種,分別為側滑移動、交叉移動、后退移動、沖刺移動、調整移動和分腿墊步移動。在網球運動場上,每一次的擊球在速度、旋轉和落點等參數方面都是不同的,想要正確地擊球,必須首先移動到正確的位置,即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相應的移動步法來配合擊球。
移動步法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快速、靈活、連貫。盡管每一個移動步伐可分解為啟動,途中和停步三個步驟,但它實質上是一氣呵成的。首先,一個好的移動步法要有一個快速的啟動,包括快速地判斷出來球的方向、速度、落點以及步法正確的移動方向;其次,最好的步伐應是效率最高的步伐,也是最靈活的步法,靈活的步伐是網球運動員良好協調能力和爆發力的體現;最后,一個完美的移動步伐只有通過連貫的擊球才能完美體現出來。
移動步法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大體可分為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方面。
(一)內部因素
觀察力、判斷力、反應能力是影響網球運動員移動步法技術的三大基本能力。第一,敏銳的觀察力是前提,能讓運動員立刻對來球的速度、方向、落球點等進行準確的判斷,并以此來指揮身體發出正確的步法移動信號。第二,果敢的判斷力是保證,在網球運動場上毫無猶豫可言,一秒鐘的猶豫都會導致失敗,每一次的準確判斷才能保證網球運動員步法移動的合理。第三,快速的反應能力是關鍵,只有具有快速的反應,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指揮身體進行移動、回球,確保回擊球的準確性和合理性。
此外,運動員身體的平衡能力和靈活性也是影響網球運動員移動步法技術的重要因素。根據相關研究發現,網球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一分球至少要改變4-5次方向,并伴有前移、后移、側滑等多個方面的變化,在這每一次的方向變化中,所使用的移動步法都是不同的,這就要求網球運動員在移動過程中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從而保證移動步法的效率。
(二)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外界環境對對網球運動員進行步法移動時所產生的阻礙與干擾。比如,運動場地地面材質,網球球鞋舒適度對運動員步法移動的阻礙;對方球員的發揮,周圍噪音,氣候天氣等對運動員判斷采用哪種移動步法產生干擾。
二、提升網球技術移動步法的有效策略
(一)重視三個移動步法的原則
眾所周知,在網球界有三個著名的腳步移動原則,即“進攻并不總是最好的防守”、“注重身體平衡,而非重心轉移”、“節奏很重要,腳步不是越碎越好”。牢記這三個原則,在網球訓練時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完善移動步法的訓練方法
第一,提高移動步法速度。可采用追求沖刺跑訓練、俯臥撐追球訓練和快速坐起沖刺訓練等,提高步法移動速度。第二,加強靈活性的訓練。最常用的是跳繩訓練,可根據不同情況配合采用單雙腳跳、高抬腿跳和前后移動跳等多種方式。第三,單一步法和復式部分訓練相結合。單一步法訓練是基礎,是復式步法的前提條件;復式步法訓練是兩種以上不同步法的有機結合,是單一步法的綜合。
(三)加強與手法訓練的配合
網球是一項全身運動,要想擁有嫻熟而完美的移動步法技術,就必須將手法步法看成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在日常訓練中重視兩者的一致性。既要掌握手法上的全面、細膩、靈活、出手真假結合等要求,又要在步法的起動、移動、制動、回動方面快速、靈活、連貫。
(四)提升運動員的速度與耐力
速度和耐力是網球運動員在比賽中竭盡全力的重要體現,也是能否快速移動步法的關鍵與保障。可采用逐漸加速和突然加速兩種方法。此外,運動員應有挑戰精神,在平時訓練中積極地挑戰自身的耐力極限,提高訓練效果。
三、結束語
網球運動的不斷發展帶來了網球技術的不斷革新,網球技術中的移動步法會對運動員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在運動員的訓練過程中,要從移動步法的特點及其影響因素出發,完善移動步法的訓練策略,全方位提高訓練效果,為網球運動員技術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杜秋.網球步法及其移動技術的訓練[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7):190.
[2] 劉勇,吳松偉.移動步法在網球技術戰術中作用的研究[J].咸寧學院學報.2010,(6):104-106.
[3] 矯莉華.當代網球體能訓練理念與方法思考[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