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熙
摘要 介紹了新平縣農業技術推廣模式,并提出了相應的優化策略,以期為該縣農業技術推廣提供借鑒。
關鍵詞 農業技術推廣;模式;優化策略;云南新平
中圖分類號 F32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3-0253-01
農業是我國的第一大產業,農業的發展一直都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農業技術直接影響著農業推廣的成敗。要想確保農業推廣模式的合理性,需要深入了解當地的地理條件,結合當地農業的發展要求,合理制定農業推廣模式,推動農村地區經濟發展。
玉溪市新平縣農業技術推廣模式的選擇和建立需要立足于當地農業種植的民情,充分借鑒成功的農業推廣模式,需要與地區的農業發展實際需要相適應。結合當前農業發展的民情,我國農業發展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主要是以政府為主導,隨著農業的不斷發展,會與世界范圍內的農業推廣模式逐步接軌。
1 新平縣農業技術推廣模式分析
1.1 政府主導型推廣模式
政府主導型推廣模式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推廣模式,由各級政府領導農機推廣部門組成,主要的推廣內容包括病蟲害的防治、監測及通報,農業技術的宣傳和培訓,新技術的引進和實施等。由于新平縣當地的農民商品意識較為薄弱,整體的農業技術水平不高,運用該種農業推廣模式能夠給當地的農民以指導性的作用。新平縣為了更好地運用該種推廣模式,構建了省、縣、鄉為一體的三層次農技推廣網絡,能夠對農民的技術需求給予及時的反饋,在農業良種開發和種植行業中取得了良好的推廣效果。但是該種推廣模式也存在一定弊端,政府運用行政式推廣模式,農民處于被動接受推廣技術狀態,農民的積極性較差,導致農業技術推廣效率不高[1]。
1.2 科技示范園區型推廣模式
科技示范園區型推廣模式與新平縣的農業發展新形式相適應,實現了對當地農業結構的調整。為了確保示范園區各項生產工作的合理開展,新平縣決定將蔬菜種植作為示范園區的主要項目,建立了蔬菜產業園,實現了對當地河流資源、光照資源和水土資源的充分利用,對促進優質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科技人員專業素養不高和初期建設投資大等原因影響,導致推廣工作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1.3 農業技術協會型推廣模式
農業技術協會型推廣模式聚集了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他們擁有著新技術和新思想,具備能夠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研究出適合當地發展的農業技術推廣模式。通過構建生產基地農戶、技術推廣結構等方式,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促進了農技推廣機構與基地農戶之間的緊密相連。并且,協會也致力于對農民進行培訓,要求農民加入到新技術的推廣中來,教會農民掌握最新的技術要領,培養了一批農業致富帶頭人,使當地的農業經濟向著產業化發展。但是該種推廣模式受資金投入量不足影響,出現后勁不足現象,導致市場銷售存在盲目性和風險性。
2 新平縣農業技術推廣模式的優化策略
2.1 優化生態環境
傳統的農業種植導致農業廢棄物不能及時得到處理,農產品的質量無法得到保障。在新型的農業理念下,要求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做好農業環境的優化工作,促進農業技術的高效發揮。首先,合理選擇農業化肥。蔬菜種植是新平縣農業的主打項目,為了提高蔬菜的營養價值,需要運用生態糞肥,提高土壤的有機物含量。其次,做好生產清潔工作。農業種植戶為了滿足社會化的生產發展需求,需要增加大棚的種植,但是由于大棚中蔬菜類型具有多元化特點,增加了病蟲害發生的可能性。因此,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需要做好生產過程中的清潔工作,及時清除掉蔬菜中殘留的發黃老葉,確保疏花疏果的合理性,積極引進綠色無污染去害技術,給農作物營造優良的生活環境[2]。
2.2 構建技術交流平臺
隨著農業的發展,農業技術平臺逐漸完善,促進了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有效開展。首先,合理推廣農業技術。面對農民出現的農業化肥選擇盲目性、農業專業技術知識技能理解差等問題,需要對農民進行農業技術知識培訓,組織農業種植戶進行技術交流,普及農業技術知識,促進現代化農業的良好發展。其次,創建農業技術平臺,將農民在生產中出現的問題集中在平臺上,農業和技術研究人員對問題進行討論,并將討論結果發布到農業技術平臺上,使更多的農民關注到信息。
2.3 促進農業技術創新
現代農業在發展中存在較多的問題,無法滿足當前的市場發展要求,加大農業技術創新具有必要性。相關的農業技術人員需要充分利用好檢測基地優勢,在基地中應用相關的技術和設備,對農業生產中的技術難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找出切實有效的攻克難題的辦法。例如,可以運用高營養培育技術對蔬菜的幼苗種子、花蕊及果實進行研究,對蔬菜各個生產階段存在的問題進行合理把握,不斷地改進種植技術,明確蔬菜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展現出的不同生長情況,對試驗的過程進行記錄,并做好細致的分析工作,促進了農業技術的創新,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3]。
3 結語
當前我國的農業推廣技術還有待完善,給我國的農業發展造成了較大的阻礙。相關的科技人員需要加大對農業推廣技術的研究,結合新平縣的農業發展情況,制定出符合當地發展的農業推廣模式,促進農業技術產業的創新和發展,積極尋找在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地優化推廣模式,促進農業技術的普及和發展[4]。
4 參考文獻
[1] 孫洪巖.農業技術推廣模式的優化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5(20):201-202.
[2] 雷莉.地方農業院校科技成果推廣模式與優化策略分析[J].南方農業,2016(3):190-191.
[3] 張曉娟.農業技術推廣模式的優化探討[J].北京農業,2016(6):200.
[4] 曾福生,劉戰平.湖南省農業技術推廣模式分析與優化[J].農業技術經濟,2006(2):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