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煒
大荔縣兩宜初中 陜西渭南 715100
一提起學困生,老師們都頭痛,有的抱怨,有人訓斥,也有人采取粗暴的方法,實際上都是恨鐵不成鋼。教師的出發點是好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鐵”終究是“鐵”,只恨是不行的,只有把恨變成愛,研究“冶煉”方法,找到合適方式,才能把“鐵”煉成“鋼”。對此要對學困生進行深入分析。為了詳細掌握七年級學困生的具體數據材料,為了清楚掌握七年級學困生的成因,我對我校七年級學困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實際走訪談話。現在我把這些情況以調查報告的形式呈現出來,為下一步研究做了理論以及數據的支撐[1]。
1.是獨生子女的學困生:6人;2.父母離異或一方去世:2人;3.父母打工:6 人;4.家庭其他成員過分溺愛:6 人;5.父母在管教方面放任自流:11人;6.父母教育方式簡單粗暴:12人;7.家庭學習環境差:8人;
1.上網交友:8人(全部都會打“王者榮耀”);2.吸煙喝酒:6人;3.拉幫結派、交友不慎:7人;
1.教師教育方式簡單粗暴:7人;2.教師疏于管理:5人;3.學習風氣不好:5人;4.課業負擔過重:11人;
1.孤僻,自卑、悲觀的個性:5 人;2.懶惰、缺乏意志:9 人;3.學習基礎差:27人(不會背乘法口訣20人);4.不會學:10人;5.自控能力差:10人;6.不能按時完成作業:8人(連抄也不愿抄);7.不能正確處理師生之間關系:5人;
1.語文:60分以上:3人;50分到 60分以下:15人;40分到50分以下:3人;30分到40分以下:2人;30分以下:7人。
2.數學:30分以上:2人;20分到 30分以下:10人;10分到20分以下:4人;10分以下:14人;
3.英語:40分以上:8人;30分到40分以下:9人;20分到30分以下:11人;20分以下:2人。
前兩個因素:一是父母教育方式簡單粗暴。這是一個值得解決的問題,我們家長們認為:“棍棒之下出孝子,出成績”。這是一種愚腐的思想,我們可以通過家校合作,家長教學的方式,對家長朋友進行引導教育。二是父母在管教方面放任自流。這種情況僅僅比前者少一人,也說明了問題的嚴重性,我們的家長朋友容易走向極端。
最大因素是學困生上網打游戲、交友,幾乎上網的學困生都會打“榮者王耀”游戲,學困生精神空虛,無所事事,所以借打游戲打發時光,慢慢地形成惡習。
最大的因素竟然是學業負擔過重。學困生基礎極差,接受能力差,他們普遍認為作業過重,吸收消化不了,要我們老師降低要求,有趣幽默的講解,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講解,這對我們老師提出了新的挑戰!
第二個因素是我們老師的教育方式簡單粗暴,學困生普遍反映,因為他們成績差,所以老師沒有略勝一籌,沒有方法,只是簡單粗暴地要求他們,這樣對待他們,令他們產生了逆反心理,更加重了學困生的程度。
最大的因素是學生基礎差。三十名學困生竟然有二十名學生不會背乘法口訣,但英語、語文成績還好些,他們都愿意學好,有進步的意識。
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們都沒有理想,一點最基礎的愿望也沒有。所以我們老師要“扶貧先扶志”!一定要讓他們有理想、有志向,讓他們內生動力!
總之,縱觀上述的調查報告,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學困生的形成不是短時間的行為,而是長期的積累,在學困生形成的過程中家長、老師、學校等等都起著很大的作用,只有學生知道在這個過程中經過了怎樣的“磨難”,因此,老師一定要擺正對學困生的態度,及時轉化[2]。
轉化學困生是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一環。它是一項長期又艱巨的任務,也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轉化學困生工作做得如何,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成功與否。因而,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勢在必行,急不可待[3]。
[1]熊英,陸平.高校后進生形成原因及轉化對策探析[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4,(07).
[2]許海軍.新時期促進高校后進生轉變的方法[J].開封大學學報,2002,(04).
[3]張金蓮.淺談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技巧[J].華章,2011,11(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