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繼輝+尹相勇+畢軍
【摘要】鑒于中國民航運輸業快速發展迫切需要專門人才和完善交通運輸學科體系建設,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擬在交通運輸專業中增設民航運輸專業方向。基于研究國內外相關院校的該專業設置情況,并立足于交通運輸領域,面向多種運輸方式的交叉和融合,以交通運輸工程學科為背景,形成北京交通大學特色的民航運輸專業的培養方案。
【關鍵詞】民航運輸 培養方案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222-01
一、民航運輸專業方向的需求
1.民航運輸快速發展迫切需要專門人才
國家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建設是提升交通運輸服務質量和水平的重要舉措和發展方向,作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民航運輸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其發達程度體現了國家的綜合實力和現代化水平。目前,我國已成為民航大國,具備了實現由“大”向“強”跨越的內在條件。在建設民航強國的進程中需要大量的人才,特別是需要培養航空公司運營、機場運營、空管等專業技術和經營管理人才。
2.學校發展定位需要補充完善學科體系
在《北京交通大學學科建設規劃(2006~2020)》中提出“優勢學科發展壯大、特色學科與時俱進、新興交叉學科異峰突起、擠出學科重點突破”的建設原則,突出“信息科學與技術、交通科學與技術、管理科學與技術”三條主線,統籌建設“信息科學、交通運輸、經濟與管理、理學、哲學社會科學”五個學科群,重點培育“能源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技術、生物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技術”四個新興交叉學科。
3.綜合運輸發展要求拓展辦學領域
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五大運輸方式的有機結合,構成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民航運輸是綜合運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建設綜合運輸學科,需要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擴展其專業覆蓋面,成為擁有鐵路、公路、民航,陸路和空中交通運輸的立體化綜合運輸的交通運輸學院。
二、民航運輸培養方案的制定
1.培養目標定位
培養目標定位在培養民航運輸管理人才,而不是生產一線的應用型人才。今后就業面向政府、航空公司、機場從事民航運輸管理相關工作。
民航運輸專業運用綜合運輸的思想、理論、方法和技術建設專業,立足于交通運輸領域,面向多種運輸方式的交叉和融合,以交通運輸工程學科為背景,在加強交通運輸專業共性基礎理論和知識教育的基礎上,以機場規劃與設計、機場建設與運營管理、航空公司運營與管理、民航客運與貨運的基礎理論和工程素質教育為重點,適應民航運輸業發展需要的寬口徑、精專業的工程教育,緊密圍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以民航運輸行業的工程技術教育為主線,追蹤我國快速發展的民航運輸前沿理論,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著力提高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和管理能力,并為人才的進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礎。
2.專業課程設置
專業課程設置宜寬,知識面要廣,要寬口徑,課程設置宜從管理方面考慮,多設置一些與民航運輸管理相關的課程,不要只強調某一方面的專業課程。要考慮從民航運輸管理方面設置課程。建議從三個方面設置課程:航空公司、機場、民航客貨運輸,空中交通管理應作為必須了解的課程知識作為必修課設置。要求學生畢業后具有三個方面的專業知識及經營管理能力。所有課程中要增加通用航空的內容。
依靠現有的交通運輸基礎課程的優勢,課程設置非常關鍵,要注重綜合基礎、專業性和導向性。在其他民航院校的基礎上,以綜合運輸為背景,根據市場和學科的需要,制定更符合現代化民航系統要求的專業課程,辦出北京交通大學的特色。
3.師資的配備
1)建議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合作教學
建議請民航運輸現場人員、研究機構、大專院校的專家來我校參加相應課程組,并為本科生授課,以現場一線專家和專職教師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共同培養本科生。
2)師資培養引進與自身培養相結合
建議依靠現有的師資力量建設教師隊伍,引進高水平的教師。安排教師到相關大學進修相應課程。充分運用社會資源,去職能化部門調研和學習。
4.建立本科、研究生一體化的培養體系
在建設本科專業的過程中,要注重民航運輸專業的研究生培養,聘請一部分民航方向的校外教師擔任研究生培養教師,修訂該方向的研究生培養計劃,增加該方面的課程,培養該方面的碩士、博士生。
四、結論
在目前的大類平臺教育的基礎上,增加民航領域的專業技術和管理知識,完全適應專業建設的需要,推動人才培養綜合化。因而,立足于交通運輸領域,面向多種運輸方式的交叉和融合,以交通運輸工程學科為背景,培養高水平的航空管理人才。
參考文獻:
[1]楊省貴.我國民航運輸業的發展研究[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3,35(3):84-89
[2]中國民用航空局.2015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2016.6
[3]張輝,魏亞波,萬青.民航運輸專業需求調研分析[J].企業導報,2013,19: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