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崢
摘 要:英語已經成為新時期下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是一種被廣泛用于日常交流的熱門語言,更是學生踏入社會后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前提。作為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語言類學科,對話、交流、互動等能力在英語學習中至關重要,互動教學由此被引入初中英語課堂,并受到老師的高度重視。
關鍵詞:新時期;初中英語;互動教學;實踐
英語既然是一種語言,老師就要把握語言學科的教學原則,強化學生的聽說讀寫訓練,從整體上提升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學習任何語言的最終目標都是為了達成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英語更是如此?;咏虒W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利用英語來建立人際關系,實現人際交流。針對目前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的現狀與不足,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提出開展互動式英語課堂的有效措施,通過“同桌、小組、大組”等多元化的互動形式展開自由辯論、發言、討論等教學活動,在師生、生生的彼此提問、共同思考的過程中實現教學目標。
一、以老師引導為互動基礎
互動式英語課堂,需要在老師的適當引導下才能順利開展,要求老師摒棄“一言堂、一把抓”的應試教育模式,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給學生提供更多獨立思考、發表見解的機會,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與計劃,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幫助學生掃除自學時遇到的困難。為了讓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滿懷熱情地投入英語課堂中,筆者在講解“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這篇英語課文時,設計了幾個問題作為課堂導入:①Are these robots just like humans?②Have you ever seen any robots?③Do you like to have your own robot in the future?④What can a robot do?在興趣盎然的互動問答中,設計生動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熱情,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
二、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互動條件
倘若學生失去自主學習興趣,那么無論老師如何引導,也難以發揮互動式課堂的教學優勢。只有建立在復習基礎上的學習,英語知識才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鞏固,才能為后續知識的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在實踐中,老師應該運用幻燈片、視頻、圖片等各種多媒體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跟著老師的節奏進行對談和溝通,在互動中復習已學過的英語知識,有效規避了學生在自主學習時不知如何著手、無所適從的茫然,同時也避免了復習環節的形式化,提高了復習效果。筆者在“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的課堂教學中,沒有一開始就引入新知識,而是先提了幾個能夠達到復習效果的問題,如:What do you do on weekends?Oh!Tom says he exercises on Sunday morning,its a good habit.Can you tell me whats your favorite exercise?在問答間,學生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復習,為接下來新知識的學習做好充分準備。
三、以小組討論為互動方法
長期的英語教學實踐證明,互動教學最有效的實施方法就是小組討論。老師綜合評估學生的學習成績、英語水平之后,合理分配小組成員,平衡各學習小組的綜合能力,以“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分組,并讓學生輪流擔任小組長。小組長的責任是匯總小組的學習情況,向老師反饋學習效果。根據反饋內容,老師有針對性地為學生答疑解惑,著重分析知識重點和難點。筆者在“Will people have robots?”的教學中便采用了小組討論的互動方式,并設計了討論問題:Will robots be good to our society?通過辯論賽的形式,讓各小組分別扮演正方和反方,展開激烈辯論,既提高了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和口才,一舉多得,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以達成共識為互動關鍵
討論是在小組內進行的,面對同樣的問題,各個小組間的見解往往有所出入。老師在把所有小組的討論結果匯總后,應進行整合,圍繞教學目標,站在專業的角度做出詳細的解釋,達成所有學生對知識的共識。實踐中,筆者首先邀請互動最為突出的小組發表觀點,當眾講述自己的討論思路和討論結果,其他小組負責指出不明之處,并做出評價和補充,讓大家想辦法,集思廣益,一起解決發言的小組未能解決的問題。此過程中,各個小組成員共享智慧,交流意見,加深了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再由筆者做出最終的解答,以此實現互動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五、以鞏固評判為互動重點
我國的語言環境決定了學生運用英語交流的機會不多,特別是在課下。很多學生一旦離開英語課堂環境,回歸日常生活,很快就會遺忘英語知識。為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筆者專門設計了“課后小復習”的環節,要求各小組利用課余時間互相批改作業,找出錯誤,評價英語學習情況,由小組長負責匯總“小復習”的效果,筆者根據學生的反饋,提煉出具有代表性的難點問題,在課堂上重點講解,從而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應新時期下社會背景、經濟水平、科技發展所需,互動式的初中英語課堂必然會成為老師的不二選擇。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體現了現代教育 “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滿足了新課改對英語教學 “加強互動”的要求,使班級中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師生共同營造和諧的教學氣氛,為接下來的英語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劉風梅.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J].學周刊,2015(21):51.
[2]和芳.初中英語互動教學的問題及對策[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29):108.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