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車
摘 要: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新一輪改革形勢下,教師應當與時俱進,明確新課改對新型數學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從提高學生的主體性、創新教學工作和課堂設計以及轉變師生課堂互動關系的角度出發,深入理解課改內容,提高對教學內容的把控能力,學會靈活運用教材內容,并進行適度的開發和創新。同時,還應當具備對學生學習情況和自身教學行為的反思能力,從而全方位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初中數學;教師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初中數學教學工作在不斷完善,同時也對其提出了一些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隨著對學生學習自主性和獨立思考能力的不斷重視,新課改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主體地位,教師通過交流和引導的方式參與到學習和探索過程中。同時,教師也應當通過創新課程設計等方法在課堂中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一、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工作的特點
1.學生學習主體性的提升
恢復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是歷次教學改革的重點。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可以培養其獨立思考能力。在傳統的聽課—做筆記—練習的模式下,學生學習主體性不明顯,主要還是跟隨老師的教學計劃進行學習。而在新課改中,初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激勵措施鼓勵學生主動探索和思考問題。例如,在課堂設計中,基于基本知識點,教師可以提出更加深入的探究性問題,留給學生課下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機會;或者在課堂中專門設計一部分容易引出疑問的環節,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也可以通過獎勵等手段對善于獨立思考的學生進行鼓勵等。
2.教學工作的創新性提高
在新課程改革的初中數學教學內容中,增加一些諸如“數學文化”“數學探究”等模塊,這些與傳統知識點講授和聯系模塊有所區別的教材內容,實質上是對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創新性提出了新的挑戰。對于知識點的講授,可以理解為培養學生的方法能力,即教會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以解決常見的數學問題,而不著重關注其中的思維邏輯。而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了對學生數學思維和創新思維的培養要求。而具備實踐性質和體驗性質的數學文化素養內容和數學探究活動,成了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關鍵方法。因此,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時,尤其是對知識體系中的重要方法和結論的學習,要讓學生通過探究實踐、親身經歷自己提出問題、實驗探索、分析比較、歸納結論,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認識,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這樣的課堂設計,對于教學工作的創新性提出了很高要求。
3.教學過程師生互動關系的轉變
隨著學生學習主體性的提升,必將在教學工作中形成新型的師生互動關系。在傳統的課堂師生互動中,教師扮演著知識的傳授者,而學生則通過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與老師互動。而在新課改的新型教學模式下,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渠道將不會再局限于作業和考試的完成情況等,而是通過和學生的平等對話交流,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和合作者。在新型的師生互動關系下,學生將更容易進行獨立思考和自由發問,使整個學習過程朝輕松化和動態化的方向轉變。
二、新課改對初中數學教師的要求
1.對新課標教學的把控能力
新課改所包含的教學目標的改變,要求初中數學教師提高對教學內容的把控能力。由于數學本身是一個結構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而新課改要求將學習主體歸還到學生手中,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十分熟練地把控知識體系,隨時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學生在自主探究時往往會遇到一些在傳統課堂設計中不曾遇到的問題,教師需要憑借自身的教學水平,協助學生分析和解決遇到的疑難問題。只有良好地把控教學的實際情況,明確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才能夠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正確的幫助,使得新課改順利進行。
2.靈活運用教材的能力
要想正確使用教材,就要多層次正確認識新課改教材的內容設置及其目的。首先,對于新課改教材中培養學生探索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內容,不能單純讓學生自行閱讀。因為這部分內容往往涉及更為深層的背景知識,需要在教師的參與下,學生才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實踐;同時這部分內容往往可以很好地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為課堂教學服務,因此,數學教師要善于引申和發散思考,將探索性內容與重要知識點結合起來。實際上,靈活運用教材意味著不能僅僅局限于教材的內容,而是根據實際教學需求,對數學實踐和探索內容進行創新設計。
3.教學行為的反思能力
新課改涉及方方面面的內容,往往難以一蹴而就,在進行教學改革和創新的過程中必然存在著不完善的地方,為此要求教師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時常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近段時間的教學情況進行總結,并提出改進方法。實際上,新課改不僅對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對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的自我思考、反思改進能力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總而言之,初中數學教學改革是一項極具綜合性的長期工作,不僅需要引導學生提升自身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掌握提出問題、自我探究和歸納總結的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也要教師對新型教學內容和知識結構不斷改進。因此,新課改不僅帶來了教材的改變,還是整個教育模式的重大改革。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性,緊跟形勢不斷更新自身觀念,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交流,才能保證課改工作的順利進行。本文僅探究了新課程改革中初中數學教學工作的一些基本特點,分析了相關工作對教師素養和能力的要求,力求對新課改的落實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參考文獻:
[1]鄭洪偉.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實現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進行[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6(10).
[2]劉霏霏.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進行初中數學教學[J].讀天下,2016(24).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