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文
摘 要:小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培養英語思維,養成英語學習習慣,提高英語學習技能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學生的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思維方式,都會對學生以后的英語學習產生重要影響。很多學生在小學時期學好英語能夠直接積累知識以及產生學習的自信;反之,如果學生這一時期缺乏學習自信心,不能夠有一個好的英語學習開頭,就會對以后的英語學習產生影響。
關鍵詞:小學英語;學困生;轉化方法;教學方法
作為小學英語老師,應該對學生提高關注。本文根據目前我國小學英語教學的普遍現狀,對如何更好地將學困生轉化成進步生,結合本人教學經驗,對此淺談一些方法。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每個學生的起點都是相似的,很多學生之所以在逐漸學習過程中越學越沒有興趣,正是因為缺乏對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尤其是在小學英語學習中,很多學生之所以學不好,也正是因為英語學習興趣不夠濃厚,很多學困生甚至對英語產生了很大的反感。因此,作為小學英語老師,需要在英語學習中幫助學生建立起一定的學習自信心以及興趣。比如,老師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多用積極生動的語言去鼓勵他們學習,當學生在學習中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投入課堂學習,更好地給予老師反饋和互動的時候,老師一定要及時給予學生表揚和鼓勵,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更大的自信心以及學習興趣,越學越有積極性。另外,對于一些不夠優秀和表現不夠好的學生,老師不要太過于批評和指責,可以適當給予學生提醒,這樣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老師還要試著走近學生,與學生做朋友,了解學生的想法和思維,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和進步,也有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以及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學習興趣。
二、進行有效的師生互動
在小學英語課堂學習過程中,往往普遍受關注的是那些學習好、積極活潑的學生,老師也愿意更好更多地在課堂上與他們進行互動。反之,那些不愿意開口,很少與老師進行互動的學生卻容易受到忽視。根據目前我國小學英語教學的普遍現狀以及學困生的學習情況,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學困生在上課的時候不積極發言,對老師的提問不積極響應,對于老師的提問也幾乎不積極思考。因此,作為小學英語老師,應該積極思考如何解決學困生在課堂學習中的這一現狀。很多學困生并不是上課時不想回答問題,首先是因為擔心出錯,沒有學習的自信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自信心的滲透。另外,在學習過程中,英語老師還要根據學困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提問。小學英語不涉及太多的語法,更多的是常用詞匯和句型的積累。因此,作為小學英語老師,應該對學生困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引導,引導學生進行一定的學習和吸收,再引導學生進行一定的輸出。這樣能夠更好地具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提高。另外,作為小學英語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發現學困生開小差或者是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一定要及時指出,這樣能夠對他們進行更好地引導。
三、在作業上幫助學困生提高
除了平時的上課,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和復習主要集中在家庭作業的鞏固和學習上。因此,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進行提升,老師應該更好地將注意力集中在作業上。首先,在作業布置方面,老師要注重量和覆蓋面,作業布置內容要適當,覆蓋面要廣,這樣能夠幫助小學生進行全面提高和學習。另外,當學生在完成作業過程中遇到問題的時候,老師要給學生提供自我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說查字典,搜索網絡等。另外,當學生完成作業后,老師要幫助學生進行一定的修改。比如說,對于學生經常出錯的問題,老師要著重強調和幫助。很多老師在布置作業后只進行分數和等級的評改,卻忽略了改錯的環節。尤其是對于學困生來說,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總是會對出錯的問題犯同樣的錯誤。因此,為了更好地幫助學困生提高英語成績和能力,小學英語老師應該根據學困生普遍出錯的題目進行改正。作為小學英語老師,還可以對學生的錯題進行統計,幫助學生分析,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他們提高和進步。老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因為老師和學生在一起的時間是有限的,更多時間是學生的相處。老師可以成立一些互幫互助小組,讓學生之間互相影響,互相幫助,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學習能力。
總之,作為小學英語老師,應該把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學困生身上,多幫助他們增強自信和積累學習的方法,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小學英語成績。
參考文獻:
袁珍.小學英語學困生的形成原因和轉化對策[J].才智,2011(4).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