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
作為老師,最希望的就是讓學生熱愛自己所教的學科,只有學生喜歡上了自己的學科,學生才有興趣學,才可能學好!正如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教師都要盡量喚起學生對自己所教學科的興趣,使他們入迷地酷愛這門學科。”而作為一名農村小學英語教師,能讓農村的孩子們熱愛這門與現實生活有些距離的學科,最終達到入迷地酷愛這門學科實在不是一件易事,如何解決呢?可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培養學生積極的英語學習情感
學生只有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持續的、內在的英語學習動力。激發興趣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是關鍵。記得第一堂英語課,不停地播放學生熟悉的、著名的、有代表性的英文歌曲,學生聽后臉上少了為難情緒,眼神中充滿了驚喜和期待,有的甚至不自覺地哼唱起來。在歌聲中我開始了提問:“2008年奧運會在哪兒舉行啊?”學生大聲答道:“中國首都北京!”“2012年呢?2016年呢?”“倫敦,里約。”我又說:“是的,那你們想去環游世界嗎?愿意做一個文化交流的使者嗎?”學生異口同聲地喊起來“愿意!”“Ok,lets speak English and study hard!”當我聽到孩子們用他們稚嫩的聲音說出“study hard ”時,我知道,我的第一步成功了。
二、為學生設置樂于參與的語境
英語教學中,由于學生接觸英語的大部分場合是課堂,因此,課堂教學應給學生設置一個適宜參與的語言情境,而且要有一定的具體接受情境或情感氛圍,讓學生自己親身感受從事這項任務的必要性,達到深有感觸,從而自己主動地、積極地去完成。這是英語教學走向生活的一個重要條件,也是在實踐練習中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授“What would you like ? Id like some rice and fish”這一語言時,我就運用多媒體給孩子們創設了一個餐館吃飯的場景,并準備了廚師帽子、圍裙、食物卡片等教具,讓孩子們在真實的語境中學習語言、運用語言,讓孩子們樂在其中。
三、給予學生成功的鼓勵與贊賞
學習的最大樂趣在于經過艱苦努力而獲得成功。在英語教學中,更應該使學生的學習行為得到肯定和贊賞,使學生更有自信心地發揮積極學習的內在潛能。因此,在評價任何一位學生時,切不可隨意隨性,特別是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以試著用深情的贊許或是熱情的鼓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如孩子們有了精彩的表演時,我常常會說:“Great!”或“Good job!” 或“Wonderful!”或“Well done!” 等等不同的鼓勵語言。并讓其他孩子“Clap your hands!”有時我會在他們的作業本上粘上小貼畫,或者畫上笑臉、大拇指等。同時進一步根據學生任務完成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出好在哪里,使學生知道自己的長處,增強信心,激發學習動力,體驗成功的快樂。對于完成得不滿意的學生,我則說“Think over,Try again next time .”不挫傷他的積極性,鼓勵他有勇氣、有興趣重新再來。久而久之,學生的自信越來越強,學習興趣持久而又濃厚。
四、讓英語走進學生的真實生活
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走向生活。由課堂的語境實踐練習到真正在生活中運用,做到學以致用。那就給學生創造這樣的機會吧,如:(1)“Sorry”“ Thank you” 不離口,爭做文明好少年。鼓勵孩子們經常用這樣的語言去交流。(2)“thanks giving——學會感恩” 讓孩子在不同的節日制作賀卡,寫上祝福語“Happy Teachers Day !”“Happy Fathers Day!”“ I love you, mom.” 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同時更能讓學生得到良好道德情感的熏陶。(3)“my favourite festivel——中外節日我知道”,讓孩子們廣泛地收集資料,展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不僅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也提高了孩子們的能力,他們愿意更深層去思考的問題就是他們最感興趣的問題。總之,多創造一些類似的機會,孩子就會多一些收獲,生活中習得的語言是他們終身不會忘記的。
所以,要想讓學生不自覺地熱愛你的學科,就要用高尚的人格去感化學生,就要用積極的智慧去啟發學生,就要用高超的教育藝術吸引學生。這樣,學生就會愛上英語這門學科,就更容易在英語學習中找到快樂,在快樂學習中感受成功。
參考文獻:
[1]李艷文.淺談如何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J].學周刊,2016(5).
[2]胡晨媛.小學英語課堂中活動教學的研究[J].華夏教師,201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