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麗
摘 要:凱洛夫曾經說過:“美育是學生發展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質在于理解自然美和社會美,人與人的相互關系的美,在于以藝術的眼光來認識周圍現實,也在于培養學生藝術上的美的創造力。”所以,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應對學生進行感染熏陶,讓學生在美的享受中增長知識。那么,在語文課上怎樣才能使學生的心靈得到美的感染與熏陶,也就是說如何才能實施美育教學呢?
關鍵詞:語文教學;美育滲透;情境
一、創設愉快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發現美
好的學習氛圍能夠培養學生感受美的能力。創設教學情境要根據學生的心理、教材內容的特點和需要,讓美育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語文教學中就是要創造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情緒和潛在的智能,從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并將美育滲透其中。
1.以圖為美,觸景生情
葉圣陶老先生的《荷花》一文中,描寫了夏日公園里一池荷花盛開的景象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與荷花融為一體的感受。我們班的小學生生活在農村,基本上沒有人見過這樣的一池荷花。教學中我借助圖片,使學生在圖文結合的情境下,感受想象此情此景,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創建游戲,寓教于樂
《在一次成功的實驗》一文中,一位教育學家做了一次“逃生”實驗。在授課時,我同樣給學生設計了逃生游戲。游戲中,有的學生成功了,也有的學生失敗了。也正是這樣的實驗觸動了孩子們的小小心靈,使他們意識到只有合作才能成功,也贊揚了有危險時為別人著想的高尚品質。當我的孩子們認識到這一點,這無疑是最好的收獲。而這樣的美會像陽光一樣,灑滿孩子們未來的人生。
3.潤物細無聲,情感體會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第一場所,課堂的氣氛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善于把教材所表達的情感體驗傳達給學生,使學生的思想能夠和作者的思想聯系在一起,產生情感共鳴,這樣的語文課才會激情四溢。在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中,因為學生沒有親身體驗,無法感受作者在地震時的情感。我給學生播放了精心準備的視頻和圖片,學生全身心的感受到地震給人們帶來的災難與痛苦,也從中感受了什么是父愛如山。
二、引導學生發現語文的文本美,從而自主地學習語文知識
羅丹說:“美到處都有,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1.語文教學我們要從詞句入手,在品嘗詞句中發現文本美,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
2.引導學生分析人物形象,使學生與文中的人物產生情感共鳴,體會文本所表達的情感美。
3.整體把握課文,以美育人。課程標準改變了大綱所強調的詞、句、段、篇的分析思路,特別強調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在閱讀的階段目標中也強調“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當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他們就會發現語文的文本是五彩斑斕的世界,每一個動人的故事都是美的化身。
三、書聲瑯瑯,引導學生感受閱讀美
朗讀是一種眼、口、耳、思并用的綜合閱讀活動。瑯瑯成韻的誦讀與閱覽相比,更是直接體悟語言的一個基本方式。“文章讀之極熟,則與我為化,不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反復誦讀在不經意間就會在那抑揚頓挫的語音、錯落有致的節奏中體會出閱讀帶來的韻味美。
《春日》詩中的“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是一種春天的美;“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是一種持之以恒的美;“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一種母愛的美。學生在閱讀中會體會其中的文美,人更美。而語文的文字美,像暗夜里的珍珠,閃爍著幽幽的光芒,只有熱愛它的人,才會在書頁里摸爬滾打,一點點去體會它給我們帶來的驚喜與陶醉。
四、熏陶感染,引導體悟社會美
社會生活中涉及的問題很多,語文教學中應從審美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結合的角度去滲透美育。
1.珍惜時間之美
《和時間賽跑》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帶憂傷情緒的散文。“我因外祖母去世悲傷不已,之后聽了爸爸的一席話,看到了太陽落山、鳥兒飛行的自然現象后,明白了為什么要珍惜時間,并和在和時間賽跑中,體會了應該怎樣珍惜時間”。課文給孩子們帶來了雖然“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雖然“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會成功”。這就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莫要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2.愛國之美
愛國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語文教學乘著愛國的翅膀,教育學生要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情懷,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理想,這樣我們的祖國才能更和諧更強大。
3.我們周圍的美
從生活的點滴做起做一個有道德的小學生。俗話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小事都會展現出我們的心靈美。與人為善,我為人人,人人為我,這樣的生活多么的和諧!
總之,語文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她的美遠遠抵擋不住教材靈魂的魅力。我們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的能力,使學生不知不覺地在美的享受中獲得知識,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從而培養學生發現美、體悟美、創造美。
參考文獻:
[1]丁婷.遷情入境,潤澤課堂[J].好家長,2016(17).
[2]原曉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指導策略[J].生活教育,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