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煥鮮
田東縣朔良鎮群敏小學 廣西百色 531500
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的重要性及特點
韋煥鮮
田東縣朔良鎮群敏小學 廣西百色 531500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語言影響著小學生語言的發展和能力的培養。學生的語言修養和教師的素質修養以及語言水平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必須提高自身在教學語言方面的運用能力,深入研究和了解小學語文的教學語言特點,讓語文教學散發出真正意義上的活力。
小學語文;教學語言;語言特點
語文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理解以及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而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教師專業的引導。教學成果的好與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于教學藝術語言的掌握與運用程度。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的語言具有非常強的暗示性以及示范、指導作用,因此,教師的教學語言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小學生的語言發展。教師應深入把握教學語言特點,不斷提升語文教學語言的質量。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材的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和多樣化,相應的語文知識也在不斷地擴展范圍和深度,所以對于語文教學來說,對教師的知識掌握程度和表達效果有著更高的要求。小學語文教材中很多不同體裁的課文,具有一個相同的特點,就是都在對小學生滲透一些與生活相關的道理,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對于這些有深刻內涵的文章,小學生肯定是難以理解的。所以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透徹地掌握教材中課文內容的內涵,還要在表達的方式上進行一定的改變,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小學生真正了解文章的內涵,使語文教學更具有美感,以使教學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規范性
不僅僅是對語文的學習,在其他任何方面,學生也處于成長及塑性的階段,所以小學生會刻意地模仿身邊那些親近的及經常接觸的事物。為了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就要求教師的語言必須具有嚴格的規范性,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塑形模板。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具備專業的普通話資格證及專業的教師素養,不能帶有發音不標準的情況或者地方音。
另外,在日常跟學生進行交流時,教師也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語言,不能因為不是上課就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因為課堂之外的學生也是放松的,這時他們學習及模仿的能力會更強,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所以小學語文教學的語言特點首先就要具備嚴格的規范性。
(二)生動性
所謂語言的生動性,是指教學語言要生動形象、富有活力。這是小學生的特點和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所決定的。在小學語文教材的設置上,十分注重教學內容的生動性,這也就要求教師要將其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表述出來,將學生帶入到教材的意境當中,使學生能深刻地進行感悟和體會,促進學生形象思維的發展。
(三)科學性
科學的傳播是教育教學的本質,通過語文教學傳達合乎科學的、準確細膩的情意能使得學生的語文知識得以擴充。規范與明確是語言科學性的主要體現,其中語言的規范主要是指詞匯的準確、語音的標準、語法的正確與合乎邏輯的思維等。因為小學語文在小學生學習語言知識的啟蒙時期,這個時候其基礎的穩定性直接或者間接影響著后續學科的理解,所以教師的普通話應該準確、規范,然后在書面表達時也同樣要規范準確。由于小學生在理解方面不是很全面,教師在表達詞句的時候,要簡練地表述給學生,盡量不要出現含糊不清、模棱兩可的情況,明確、清晰、簡練的語言讓學生更加利于吸收,也讓教學更加輕松。
(四)系統性
依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從這一年齡段的心理動態上、學習能力上、興趣愛好上,從不同方面考察其語言形成特點以及接受語言訓練的程度,有系統性地對小學生進行語言知識傳授。結合小學生的課堂表現,要將語言學習方案組成一個完整的系統,突出語言素質訓練策略的系統性。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語言接受能力與接受方式,注意不同年齡、年級之間的起承銜接。當然,系統性并不是一味降低小學生的學習難度,教師也可以適當精講一部分抽象詞匯作為平時課程的補充,但是主體重心依然不能偏離對于小學生基礎語言知識的扎實訓練。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活動設計,都要明確整個教學語言訓練的任務,有針對地讓學生的語言表達和語言理解能力得到優化提高。
(五)情感性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注入情感,這樣學生才能被吸引、被感動。知識必須有情感血液做支撐,這樣才具有生命感,被賦予靈魂,語文的魅力就在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掌握語言的情感性,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語文知識。
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的特點主要有規范性、生動性、科學性、系統性以及情感性等等。一種好的、有效的小學語文教學語言能夠幫助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氛圍,要想讓語文課堂變得活躍、生動、積極,就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教師利用風趣幽默的語言,讓學生愛上語文。教師所體現出的語言美和形態美,會讓學生留下追求文學美的意境,還可以培養學生濃郁的審美感覺。
[1]張巧書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 [J].學周刊,2012,(01).
[2]張麗輝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新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4,(28).
[3]李建麗.小學語文教學的語言藝術[J].學周刊,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