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詩諳 鄭 磊 劉 蒙
武漢科技大學 湖北武漢 430065
“互聯網+”形勢下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探究
李詩諳 鄭 磊 劉 蒙
武漢科技大學 湖北武漢 430065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也已全面步入信息化時代,在此新的時代背景下,各行各業都已普及了信息化技術的運用,教育領域亦是如此?,F如今,隨著各類新媒體平臺應用的普及,網絡平臺不僅對學生產生了極為重大的影響,且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也越來越頻繁。
互聯網+;高校管理;學生工作
眾所周知,高校的學生管理是一項極其繁瑣且復雜的工作,而互聯網與信息技術的出現能讓此項工作變得更加便捷高效。對此,作為高校學生管理者,應務必對“互聯網+”的發展趨勢給予足夠重視,并積極學習“互聯網+”的相關理論與案例,以找出融合互聯網、信息技術與學生管理工作的契合點,繼而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提升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成效。當然,在此過程中,學校尚需思考融合“互聯網+”與高校學生管理的新途徑,如此方有利于維護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1]。
基于“互聯網+”視野下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首要之務便是要致力于管理工作實施前提以及具體實施手段予以有效創新。其次,則是作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應務必認識到現代學生在思想觀念方面的變化,如此方能確保管理方式的合理性,進而讓管理工作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當然,在此過程中,管理者需始終秉持“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即在管理學生過程中,除了要始終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外,尚需對不同學生的個性與創新性發展給予足夠尊重,如此根據學生不同的發展特點來適當調整管理方式,方有利于學生創造性與積極性的激發,進而促進學生的有效發展。
既是基于“互聯網+”思想的學生管理工作,那么在管理的工作模式方面自然也應有所創新。與此同時,為切實體現“互聯網+”的管理思想,并解決傳統學生管理工作中,管理層級過于繁雜、條件鏈條過于冗長的現象,高效管理者還應逐步改革原本僵化、單項控制的管理模式,積極利用網絡途徑實現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如此方能在在突出學生管理平臺化與組織扁平化的同時,提升學生管理工作的成效。
(一)管理的平臺化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如今,各類網絡平臺已然成為了互聯網時代最大的原動力,對此,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也應順應時代發展,構建基于互聯網的學生管理平臺,如此極有利于信息的及時傳遞與資源的共享,且能達到隨時隨地溝通交流的目的。至于高校的互聯網學生管理平臺建設,首先,高??山Y合當前學生最常用的互聯網媒介,如微信、微博、QQ等學生喜聞樂見的網絡交流工具,通過整合這些多樣化的交流資源以促進學生管理工作逐步往信息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其次,基于這些互聯網平臺,學校還應鼓勵學生大膽將自身意見反饋至學校,以便學校方面做出相應的改進[2]。當然,該平臺還應為學生與學校見的互動提供方便,如學生可借助學校的互聯網平臺,隨時隨地獲取自身所需的資源與信息,而學校方面亦能通過平臺及時獲知學生的思想動態,從而在管理方面做出適當的調整,以切實提高高校的學校管理水平,從而促進學校與學生的共同發展。
(二)組織的扁平化
高校傳統的學生管理工作中,因管理部門體系設置過于龐雜而讓管理環節亦變得極為冗長,如此既不利于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亦難以發揮學生管理工作的成效。因此,基于“互聯網+”思想下的學生管理組織構建,應將學生視作高校的管理主題,并始終圍繞“高效”這一學生管理組織,搭建扁平化的管理平臺,如此方能在促使高校學生管理組織逐步趨向于扁平化的同時滿足學生多變的需求,繼而確保學生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地開展。
網絡平臺于高效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運用,雖是賦予了學生言語一定的自由行,但卻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其所接觸的環境可能相對較為復雜,故而容易對學生思想造成侵蝕。對此,為避免外界不良因素對學生思想產生影響,學校也應加強對社會信息的鑒別,尤其是針對于網絡中傳播的各類極端信息,更應注重對學生的正確引導,以免污染學生思想。如針對網絡中經常出現的一些拜金主義行為,部分學生便容易遭受刺激而在網絡中對其進行人身攻擊,如此不僅容易引發重大的網絡輿論,且最終會對學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大學生應是有知識、有素質的群體,對于網絡中充斥的不良信息,應當具備一定的抵御能力,且不應盲目對部分信息進行傳播或評論,而是應主動去分析,以避免不良信息對學生成長造成傷害。當然,網絡中也存在許多正能量的積極信息,針對這部分信息,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分享,以正能量來引導學生內心,方有利于降低網絡對學生發展的影響,進而實現對學生的正確管理與引導。
總之,基于“互聯網+”視野下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作為管理工作者,應務必改變傳統管理思想,并切實體現學生于管理工作中的主體地位,如此方有利于化解傳統學校與學生之間的對立與沖突,進而通過構建平等、友好的校生關系來維護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1]高小陽.關于互聯網時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5(9):10-10.
[2]廖琳.互聯網時代高校學生管理信息溝通機制分析[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5(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