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征燕
重慶市涪陵第十八中學校 重慶 408000
探析高中信息技術生活化教學
萬征燕
重慶市涪陵第十八中學校 重慶 408000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信息技術課程,這樣才能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化的激發出來,讓學生將信息技術知識充分地掌握到。在信息技術課程中把“生活化理念”提出,除了要在教學中將實際生活中的素材體現出來外,同時還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知識的意義。對此,本文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對高中信息技術生活化教學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高中信息技術;生活化教學;興趣
現階段,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中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具有極高的生活要求是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所以,高中信息技術的生活化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并且,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還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形象的對信息技術知識進行理解和學習,將自己的信息技術能力提高,進而促進高中生更好的學習和發展。
信息技術的實踐性較強,學生可以借助在實際生活中進行學習和應用,立足于已學知識對未知的知識予以構建[1]。然而,在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中,并未對其引起高度重視,沒有對學生起到較大的幫助作用。教師在傳統的教學中,通常都是采用從未知到未知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已知的知識并未引起重視,致使學生不能將這兩者充分聯系在一起,從而也就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識鏈[1]。而高中信息技術生活化教學,需要教師將傳統的教學方法拋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和學生的實際經驗與已掌握的信息技術知識結合在一起,立足于已知對未知予以構建的角度,將情境問題提出,使學生在此過程中對信息技術知識的價值和意義有所了解。例如,在教學《信息及其特征》時,可以為學生創設這樣一個生活情境:你周圍有哪些信息,讓學生對其進行思考,從生活中將這些信息找到,對這些生活中的信息的共同方式進行總結,借助這樣的形式,學生可以結合書本知識和實際生活,進而加上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印象,久而久之知識就不只是存在于課本上,而是牢牢地刻畫在學生的腦袋中。
高中信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借助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可以對教學過程予以優化,使學生的已學知識得到鞏固,進而最大化地提高教學效果[2]。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充分融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課堂教學內容,并對學生予以引導,讓其立足于實際生活進行類比和思考,從實踐的過程中將抽象的理論概念掌握到。例如,在教學《報刊類文本信息的加工與表達》的時候,教師可以在班級中開展一場班報制作比賽,在學生將班報主題和制作素材確定好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展示一些過去的優秀作品以及失敗的作品,讓學生對兩者進行對比,進而讓學生明確編輯報紙的時候要注重合理性的設置紙張的頁邊距和紙張的大小。當學生有制作欲望極為強烈的時候,教師再讓學生在一張版面設計缺乏美觀性和合理性的班報中以及版面設計美觀合理的班報中將自己較為喜歡的作品選出。答案和明顯,學生借助對這兩張班報的對比,對版面設計和頁面設計的重要性有較為深刻地認識,進而在制作班報的過程中就會特別注重版面的設計和頁面的設置。
現階段,互聯網系統成為公共場所以及每個家庭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學生在生活中勢必或碰到很多和信息技術有關的問題,但若是不經過系統的學習,學生是難以將這些問題解答出來的。因此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著重對電腦病毒、互聯網安全以及網絡鏈接故障這些生活中常見的信息技術問題進行講解,使學生在遇到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時,能夠用已學知識將其解決,進而將衙門應用已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例如,在教學“信息安全與防范措施”的時候,教師可以將“病毒”這一互聯網安全概念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大部分學生都只對電腦病毒這個事物有所了解,但是因為這一概念較為抽象,大部分人都只知道這一結果,但是對造成這樣的原因知之甚少,更是完全不了解防范電腦病毒的方法。所以教師需要立足于病毒的理論進行講解,“電腦病毒”就是將普華計算機功能或損壞數據,對計算機的使用造成影響,且能自我復制的程序代碼或指令插入到計算機程序中,出現病毒的原因或許是因為操作不當或電腦漏洞導致的,在講解防范措施的時候可以將“殺毒軟件”這一概念引入,讓學生對常用的防護軟件和其使用方法以及網絡陷阱有充分地了解。借助課程學習,使學生在碰到“病毒”時能夠有效將其解決,從而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培養。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中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既能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同時還能有效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充分掌握到信息技術知識。這就需要教師不僅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生活,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對課堂教學素材進行提取,同時還要讓學生在生活化中將知識掌握到,活躍高中信息技術課堂,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1]姚軍.論如何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進行生活化教學[J].學周刊,2017,10(10):173—174.
[2]趙會秋.高中信息技術的生活化教學研究[J].中華少年,2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