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嬌嬌
黃巖第二職業技術學校 浙江臺州 318020
中職語文寫作課教法改革探索
滕嬌嬌
黃巖第二職業技術學校 浙江臺州 318020
本文以中職語文階段寫作為切入點,對中職語文教學策略進行分析與探討。
寫作策略;寫作感受;興趣;習慣;語感
通過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寫作往往是學生最為薄弱的環節,追究其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學生方面,中職生的文化基礎較為薄弱,文字功底普遍較差,無論是學習熱情還是學習持久度都較差,在加上學生對于寫作的片面認識,認為寫作無非就是套用固定的模式,以應用文為例,學生對于應用文缺乏基礎性的認識,根據固有的意識或經驗來判斷,導致其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積極性差,寫作效果不理想。
其次,教師方面,許多教師依舊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模式,普遍較為簡單,理論講解重于實踐,對學生的積極性調動不強,教師自身對于教材的理解不夠,選擇的內容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大多以語文教材中的內容為核心,根據釋義、分類、格式、寫作要求按部就班的進行講解,沒有深入學生的實際生活,導致學習的內容與生活的經驗有一定的偏差,造成教學效果不好。
最后,評價方式,在當前的中職語文的教學中,講課——布置作業——批改,缺少一定的評價,無論是好壞,都沒有形成師生之間的反饋,導致語文寫作課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一)更新教學觀念 學習新的教學方法——重視寫作感受與資源開發
作為中職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自己在寫作教學中的角色定位是什么,認清自己的定位,才能從觀念上轉變,從行為上執行,既要保證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又不是一味的順從、肯定;既要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又不能放任自由的發展,這是一個矛盾的過程,也是一個需要教師把握好這個度的過程。另一方面,還是要維持正常的課堂教學工作。這個過程既復雜又矛盾,這個度就是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把握的重點。
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是中職語文的寫作教學里,要特別重視學生的寫作感受和寫作體驗,通過有意識的培養過程讓學生在寫作中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和未來學習發展的方向。同時發揮自己作為課程開發這的教學,不斷的從教材中發現新的知識點,從而將知識從課本延伸到生活中,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基礎,從而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寫作感受。
(二)適應教學環境,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培養寫作興趣策略
無論是什么科目的教學,興趣總歸是放在首位的,在中職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如何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寫作期待和寫作興趣。則成為教師的一項重要的挑戰。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良性的學習動機,提高寫作興趣,在結合多種激趣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期待。
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寫作往往是枯燥乏味的,為了改變學生對于寫作的抵觸情緒,要積極的探索新的教學策略,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可以通過設計故事情節,利用故事導入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對于寫作產生興趣,例如可以根據卓文君與司馬喜那個如的順逆詩為切入點,讓學生看到書信挽救一場婚姻的浪漫,讓學生對書信產生興趣,延伸到求職、簡歷等方面,促使學生產生寫作興趣,是沉悶的寫作課堂充滿活力。
(三)糾正學生不良的寫作習慣
寫作習慣是學生掌握文章大意、理解作者情感的最有效的途徑,特別是中職階段,已經過了寫作習慣形成或培養的關鍵期,因此在中職語文的教學中更要要注意糾正學生寫作習慣的形成和培養。對于不良的寫作習慣要及時糾正,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更好的體驗。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在利用教材的現有的教學資源的前提下,最大發揮自身的學習價值,通過多種途徑不斷的豐富教學內容。
(四)提高寫作積累寫作的積累
在中職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提高自己的寫作積累,并能夠使之能夠在寫作中加以應用,在學生對優美的詞句的積累的基礎上,理解、欣賞并能夠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語言,應用到寫作中去,從而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的能力也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從修辭和表現手法等多個日方面去賞析,去討論,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語言積累、描寫景物的能力。最后在進行課外延伸,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曾經學過的課文中有沒有同類型的文章,并在課堂上進行分享。從而有效的提高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
總之,語文寫作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通過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道德素養和指教能力的前提下,通過合理的導等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積極的進行改革和創新,借助新課標的背景,對中職語文寫作教學有著新的觀念和發展前景。通過對語文寫作的探索,積極尋找最合適當前中職學生的寫作策略并在實踐中加以應用,有針對性的對學生寫作能力、寫作習慣等方面進行培養,是當前中職語文教師的重要工作。
[1]鄧方.建構主義與語文教育[J].語文教學與研究.廣西教育出版社2012.(1)
[2]劉蘊秋.寫作的發展階段與關鍵階段[J].語文學習.山東教育出版社2016(7).
[3]吳剛平.課程資源的分類及其意義[J].語文建設.上海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