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聰,侯偉新
(長春師范大學 初等教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31)
基于“實踐取向”的學前教育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于 聰,侯偉新
(長春師范大學 初等教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31)
應用型本科教育既具有高等教育的屬性,又具有職業教育的實踐屬性。學前教育專業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上要以實踐為導向,通過成立“三方協作”實踐共同體,轉變人才培養定位、調整課程設置、變革教學及評價方式,探索出學前教育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特色發展路徑。
實踐取向;學前教育;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
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的指導思想,現階段高等教育不僅要教書育人,還要順應社會潮流,符合社會需求,為社會發展需要調整人才培養制度。學前專業本科教育應偏重于培養人才的應用價值和實踐價值。
(一)人才培養理念模糊
現階段,我國的經濟發展對人才需求更傾向于應用型。所謂應用型人才,是指在實際工作中能將知識和技能有效融合的一種人才類型。這類人才不僅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也具有較強的社會實用價值。目前,很多學前應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養問題意識上相對模糊,缺乏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和明確的培養標準。受應試教育影響,學前教育人才培養注重專業化知識的傳遞,但缺乏對實踐能力的客觀認識,部分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走向工作崗位后無法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幼兒教育中。
(二)辦學模式體系滯后
部分學前教育應用型本科院校不了解當前用人單位的需要,導致學生的專業知識缺乏社會實踐性,學前應用型本科院校所培養的人才不能適應市場的需要。
(三)課程設置結構失衡
傳統的學前教育專業偏重研究性人才的培養,課程內容以理論知識為主,缺少教學實踐內容,課程設置不合理,學生僅學習了理論知識,缺乏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
(四)教學組織形式單一
傳統的學前教育專業中教學模式主要以講授式為主,教學形式單一,對學生自主意識的提升不足,學生個性得不到發展,培養出的學生缺乏獨立性創新意識,就業能力相對薄弱,很難達到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標準。
(五)培養評價標準片面
傳統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對人才缺乏全面的考核與評價標準,人才培養標準片面,只根據學生筆試成績考核學生學習情況,這樣的人才評定標準將知識的獲得放在首位,卻忽略對人才實踐能力的培養,忽略人才的實用價值。
(一)課程的理論分析
“實踐取向”作為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基本價值取向,具有必然性、合理性。實用主義代表人物杜威說過:“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的持續不斷的改造?!倍磐谧⒅貙W術課程價值的基礎上,以社會和知識的發展作為課程設置的重要意義。他主張開闊學生視野,主張理論與實踐共同發展原則。施瓦布提出“實踐模式”的課程理論,先后發表了《實踐1:課程的語言》《實踐2:折中的藝術》《實踐3:課程的轉化》《實踐4:課程教授要做的事情》,倡導課程的復興,突出課程的實踐本質,提出課程研究的轉向,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增長,對學前教育課程有很大借鑒意義。
(二)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分析
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反思取向,強調通過多種多樣的反思,促使教師對自己、自己的相關活動有更為深入的理解,發現其中的意義,以促成反思性實踐為追求,進而實現專業發展[1]。在教師專業化進程中,教師角色經歷了由“技術熟練者”向“反思性實踐者”的轉化[2]。
學前教師教育課程設置應體現問題及實踐意識,使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緊密結合,引導學生通過獨立反思與合作研究解決復雜的實踐問題,主動構建教育知識,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3]。
(一)轉變培養定位,構建“一專全能”型的幼兒教師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關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明確指出,在幼師培養方面要注重幼師的實踐能力和實用性,培養出具有高層次理論基礎、熱愛幼師工作、高素質、高能力的綜合性應用型人才。學前應用型本科院校必須具備知識和技能雙重培養標準,培養具有高素質、高技能的教師人才。將培養師德高尚、技能突出的教職人才確立為我院人才培養的新目標?!耙粚H堋敝校耙粚!笔侵赣變航處煹膶I知識和學養,“全能”指的是幼兒教師的素質和能力,包括書法、繪畫、跳舞、彈琴、唱歌、講故事、表演、設計、作手工、創編等十個方面的實施操作能力。“一?!笔腔A,“全能”是目標。
(二)整合多方力量,成立三方協作研究的“實踐共同體”
由萊夫在《情境學習:合法的邊緣性參與》中提出知識存在的內在條件是人、社會之間的整套內在聯系,這一理論概念被稱為“實踐共同體”。共同體意味著對一個活動系統的參與,在參與過程中參與者共享理解,知道他們在干什么以及他們的所作所為在生活中意味著什么。
一般來說,創建立足學校的“實踐共同體”應具備共同的核心主題、資源及平臺,并運用多種互動、協商策略來加強對共同體的調節與監控。因此,學前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應創立以院校為主體、以教研部門為統籌、以幼兒園為基地的三方協作“實踐共同體”。院校應在專業結構調整、培養方案制定、課程建設及教學實施等方面加強與教研部門及幼兒園的協同合作,以學科為背景,以行業為依托,圍繞學前應用型人才培養規格,優化人才方案,開設高?!變簣@合作課程,遴選與幼兒園實際“零距離”的教學內容,并組建“雙師型”教師隊伍,即高校的“專業導師”與幼兒園的“實踐導師”合力培養學前教育應用型人才。
(三)調整課程比例,重構“全能型”實踐類課程體系
教育主管部門在2011年下發的《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中提出各級學前應用型本科院校將“實踐取向”作為教師培養改革的重點內容。依據此課程標準,我院調整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比例,從之前8∶2改為現在的7∶3,增加培養學生職業能力課程的學時比例,有助于實現“應用型”幼兒教師職業能力的形成。我院構建了以下三大類實踐課程。
活動設計類課程:將課程中抽象、空泛、陳舊的內容全部剔除,將課程重點轉向貼近生活和社會內容,使課程設置更加符合幼兒心理和生理特點,根據現階段幼兒園實際教學狀況和幼兒心理發育特點,將理論與實踐結合,使幼兒教育不再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使幼兒教育具有現實意義。
基本技能類課程:對“全能型”幼兒園教師職業技能培養進行了系統性的整合。這類課程設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幼師職業技能,并結合幼兒園實際需求培養幼師職業能力和職業技能。
管理工作類課程:使學生能緊密聯系幼兒園教育實際問題進行學習,以便學生在班內外、園內外教育教學活動中具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和指導能力。
通過建立實踐類課程體系標準,為學前教育領域培養具有專業知識和高級技能的人才,培養適合幼兒園教育教學需要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師資”。
(四)變革教學方式,建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顛覆了傳統的教育模式,倡導以課程為依托,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占據了課堂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是給學生提供課程資源,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進行輔導和評價,并將知識點進行提煉和升華,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加具體、對知識的運用更加得心應手。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不再是傳統的教與學,而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自主學習,既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又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終身受益。
(五)改革評價體系,構建多元化考核制度
傳統的學前教育專業對人才的考核以筆試成績為主,往往忽略人才的實用價值。新的人才評價標準從注重筆試成績逐步轉化為從多個角度全面考核學生的各項素質和專業技能,以適應國家教育改革發展為目標,將面試作為考核重點內容,需要幼師擁有強大的理論知識、實踐能力,偏重人才的實用性和使用價值。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代名詞,也是具有高學歷高素質人才的專有名詞。學前教育應用型本科教育需要人才擁有高學歷和高素質,具有極強的實踐能力與社會實用能力。同時,學前教育應用型本科教育需要依托學校教育,通過“三方協作”來進行人才的培養。
因此,學前應用型本科院校應順應社會發展潮流,改變原有教學思路,轉變人才培養和定位標準,為培養具有實用型人才而努力。
[1]蔣宗珍.應用型本科院?!叭Y合式”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以學前教育專業為例[J].中國成人教育,2016(22):69-72.
[2]李英姬.應用型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需求及培養方向的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23):167-168.
[3]江全.地方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反思與對策——以四川民族學院為例[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3):92-93.
ResearchonTrainingModelofUndergraduateAppliedTalentsofPreschoolEducationBasedon“PracticalOrientation”
YU Cong,HOU Wei-Xin
(Elementary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Jilin 130031,China)
Appli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has not only the attributes of higher education, but also the practical attribut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Preschool education should be guided by practice in the training model of applied talent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ree party cooperation” practice community, we should change the orient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adjust the curriculum setting, change the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 and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path of undergraduate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raining in preschool education.
Practice Orientation;Preschool Educatio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Mode
G652
A
2095-7602(2017)09-0169-03
2017-04-23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吉林省教育廳2015年度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學前教育專業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2015ZCY229)。
于聰(1980- ),女,講師,碩士,從事學前教育、初等教育研究;侯偉新(1963- ),男,教授,從事教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