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
[摘 要]不斷發展壯大的湖南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通過“建立行規行約,推動行業自律”、“服務企業發展,協調相關問題”、“促進從業人員素質的提升”和“把握行業發展的狀態和問題”等活動推動經濟發展,通過“搭建平臺,促進非公經濟人士的利益訴求有序表達”和“組織社會資源,參與湖南公益慈善活動”參與社會治理,發揮了一定作用。然而,新的治理理念與政府部門長期以來形成的工作的慣性沖突、政府職能轉變的要求與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實際能力的矛盾阻礙著此類組織作用的充分發揮,為此應充分認可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在湖南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的作用,排除影響其作用發揮的障礙,通過建立溝通渠道、完善承接政府職能的政策和加強能力建設,促進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作用更好地發揮。
[關鍵詞]行業協會商會 社會組織 經濟發展 社會治理
一、引言
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是社會團體中經濟類社團中比較典型的一類,包含行業協會、行業商會和異地商會,它們一般是以促進經濟發展、行業自律和交流合作為發起目的,具備社會組織的基本特征,主要活躍于經濟領域,經費主要來源于會費的互益性會員組織。自1993年11月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等組織的作用”后,黨中央、國務院在多個重要公報和文件中明確指出了行業協會、商會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過程中的重大作用。國務院于2013年對政府向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力量購買服務進行了制度設計。湖南省在2015年推出的《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政府購買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中將“行業管理與協調事項”和“技術服務事項”列為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的內容,其中大部分適合由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提供。這些改革措施成為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作用的良好機遇。以湖南為例,截至2014年年底,湖南省行業協會商會已達3140個[2],基本涵蓋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大多數在市場中成立起來的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存在著專業性強、信息采集快、人才集中和結構扁平等優勢。然而在現實中,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在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中作用的發揮仍面臨著一些障礙,有待消除。
二、湖南省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作用發揮的情況
(一)推動行業自律,搭建政企橋梁,開展業內技能培訓,把握行業發展的戰略方向
湖南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通過積極以行規行約的形式完善企業治理機制加強企業自律,如湖南省食品流通行業協會發布《食品安全自律宣言》;湖南省建設監理協會發布《湖南省建設工程監理行業自律委員會工作準則》;長沙市民間金融商會在相關政府管理部門的支持下啟動《湖南省民間金融行業自律聯盟公約》等。
通過發揮溝通橋梁作用服務企業發展,協調相關問題和優化行業產業發展實現行業協會商會的價值,如湖南報廢汽車拆解企業資格認定的問題,湖南省報廢汽車拆解行業協會在聯系企業和相關政府部門開展協調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的行業調查、行業統計、產品展銷等,掌握行業產業發展第一手資料的行業協會商會,經過參與政府經濟管理部門的調查和政策制定,優化了行業產業發展的方向。通過為會員單位的員工和管理者提供培訓,提高了從業人員的素質,進而提升了從業水準?!昂锨嗄昶髽I家協會”等組織定期舉辦講座沙龍,為提高企業高層管理者素質做出了貢獻。行業協會展開的資質培訓等,對提高各行業專業人員的素質起了一定的作用。
(二)搭建平臺和組織社會資源,在社會治理中發揮了一定作用
通過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搭建的政企交流溝通的橋梁和渠道,非公經濟人士能夠反映社會治理中的部分問題,或依法有序地表達利益訴求。譬如湖南省湘潭市2016年9月舉辦“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商協會座談會。此外,雖然屬于互益性組織,但湖南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由于具有組織社會資源的能力,能夠通過參加公益慈善活動對湖南的社會治理發揮一定作用,譬如常德市林業產業協會組織會員企業參與精準扶貧項目等。
三、影響湖南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作用發揮的因素分析
湖南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在助推湖南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中發揮了一定作用。然而,從2016年3月對湖南30家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的調研中發現,有近6成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認為自身作用未能充分發揮,更有10家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談到政策變化過程中對生存危機的憂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新治理理念與政府部門長期以來形成的工作慣性的沖突
新治理理念倡導充分挖掘社會的潛力,構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政府與企業、社會形成良性的合作關系,這意味著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在特定領域的主體地位。各級政府出臺的向社會購買服務的新規定也意味著政府工作方式的轉變。然而長期以來形成的工作慣性,使得通過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構建政府與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的合作關系并未形成一種普遍的認識,部分地方政府和相關主管部門以及社會各界對發揮商會組織在行業管理中的作用認識不足、重視不夠,這將使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的作用發揮受限。
1.特定行業產業相關政策制定時,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的缺位。一些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未能參與相關政府部門在涉及行業政策的制定程序;行業協會、商會在參與制訂修訂行業標準和行業發展規劃、加強行業管理、促進行業協作和健康發展等方面沒有足夠的話語權,甚至出現缺位現象。
2.政府主導的經濟活動或行政執行中對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的忽略。隨著行業的細分和經濟的發展,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數量增加很多,但是由于最初列為四類免掛靠直接注冊登記的社會組織不需要在行業主管部門掛靠,導致了其與相關行業政府管理部門的疏離,出現了在政府主導的某些經濟活動中,相關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未能獲得邀約參加,在某些行政執行中相應行業協會商會類組織被忽略,這些都使得行業協會商會類組織無法很好地實現對企業的服務,難以建立與企業會員間的信任并開展活動,導致部分企業會員繞過行業協會商會而直接與政府相關部門聯系,降低了效率,削弱了行業協會商會的存在價值。
(二)政府職能轉變的要求與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實際能力的矛盾
政府職能轉變對社會組織尤其是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需要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能夠承接相關職能并發揮作用。但實際上,在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的改革過程中,不少行業協會商會類組織自身能力十分欠缺,導致其不能很好地發揮其在行業管理、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的參與作用,甚至面臨生存問題。
1.部分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面對“脫鉤”新政策不知所措。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被要求與行政部門脫鉤,這一政策對在新形勢下社會自發形成的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沒什么影響,而對于原掛靠于政府部門,甚至經費、人事受政府部門直接干預的社會組織表現出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在社會中生存。
2.部分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經費短缺、人手不足、治理機制不完善。部分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除一些企業會員會費繳納充足的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外,類似于湖南省新聞出版行業等行業協會面臨經費短缺、人手不足、治理機制不完善和調用資源能力不足等問題,大大影響了其作用的發揮。
四、促進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進一步發揮作用的建議
(一)建立行業協會商會在行業發展相關公共政策制定的參與渠道
涉及湖南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某個具體行業產業發展的相關立法工作和政府政策,需要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的參與。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聚集了各行業的精英代表,他們是本行業最熟知了解的群體,也是經濟社會中引領發展和創新的主力軍。目前,湖南的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區域經濟發展、科技創新等問題可能會涉及政策的調整,因此在涉及行業發展或者對行業發展中某些問題存在爭議的立法時,在起草過程中應引入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的代表參與,這樣有利于使立法更科學,更民主,更加貼近行業、社會和基層的實際。在制定相關政策和規劃時,也應建立適當的渠道,使相關行業協會商會的意見能夠被決策層采納,這種渠道的建立,主要依靠政府相關部門在進行公共決策程序的調整時進行調整。日本也曾經歷了由政府部門推動非營利組織發展的階段,其中增加非營利組織參與政府決策的方式,如定期舉行的“協商會”就是其中一個舉措。
(二)完善推動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承接相關政府職能的政策
促進相關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的登記和變更。針對湖南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制定引導性的政策,促進新的行業協會商會根據市場的需要和行業企業的發展趨勢設立、登記,如推動形成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外向型產業的行業協會商會,實現行業協會商會與經濟社會發展互相協調、互相促進。適應產業發展態勢,鼓勵產業密集區的同類行業協會商會加強合作、交流,使之形成行業服務和自律的區域集聚效應。根據經濟區域和板塊的形成,加強相關立法,促使地方性的行業協會商會能夠依法上升為區域性的行業協會商會。
細化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職能的相關政策。目前,根據國家2013年的相關政策,湖南省和省內部分地市政府已出臺了相應的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規定,但是如何使這一政策具備操作性,必須使之進入政府各職能部門的計劃、預算和績效考核指標中,通過建立和細化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職能的目錄,使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的參與有明確的依據,有利于政策的落實。
(三)加強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的能力建設
1.加強對行業協會商會的行為規范。推進行業協會商會去行政化進程,促進其轉型發展,提升服務能力和社會公信力。建立完善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的評價體系,引導行業協會商會按照現代社會組織的要求,建立權責明確、運轉協調、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開展培訓,引導行業協會商會遵循市場經濟價值規律、供求規律、競爭規律等市場化原則運作,壯大經濟實力,倡導和弘揚優秀的商業文化。
2.加強對部分領域的財政支持。針對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的特點,針對需要重點扶持的行業領域或新成立的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設置扶持性的發展基金、財政支持政策和獎勵機制,使這些在湖南經濟社會中能發揮較大作用的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得到較快發展。對在湖南經濟社會發展中作出杰出貢獻的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應予以獎勵。
3.完善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相關的稅收優惠、人才建設等各項配套政策,形成有效的法規政策支持。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雖然沒有盈利功能,但具有一定的會費收入,雖不應按照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一樣享有全方位的免稅政策,但鑒于其對經濟社會的功能具有一定“公益性”,仍應通過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保證其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進而吸引人才,發展組織。
4.完善行業協會商會的退出機制。在探索“一業多會”的同時,應對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建立完善的退出機制。如應對湖南經濟社會
發展中的淘汰產業行業或在發展過程中出現業務萎縮、運轉失靈、服務缺位、長期不發揮作用的
(下轉第49頁)
(上接第40頁)
行業協會商會通過退出機制使之自然淘汰。
參考文獻
[1]顧朝曦.發揮行業協會商會服務經濟發展的功能作用[N].光明日報,2014-05-30.
[2]劉洋.推動行業協會與政府部門全面分離[N].人民政協報,2015-06-30.
[3]廖果.行業協會促進湖南產業集群發展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07(10):63-64.
[4]徐家良,薛美琴.行業協會承接政府職能轉移特征分析[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15(5):95-102.
[5]粟志遠.當前湖南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原因分析及治理對策建議.(2013-12-27).http://hlj.rednet.cn/c/
2013/12/27/3237156.htm.
[6]雷鳴.商會和行業協會在日本經濟高速增長過程中的作用[J].現代日本經濟,2006(4):6-10.
[7]湖南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湖南省“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和發展思路研究(摘要).(2015-07-03).http://www.hnfgw.gov.cn/site/QYGH1/61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