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娟
學會是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的主陣地,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的主抓手,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的主力軍,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主渠道。為了深入貫徹中央和江蘇省委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蘇省科協系統深化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切實增強學會在科協事業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作用,更好地團結凝聚廣大科技工作者投身創新創業,必須加快推進學會治理結構和治理方式的改革。我們要找準切入點,尋求突破點,將學會秘書長職業化和秘書處實體化(以下簡稱“兩化”)建設作為改革的重中之重,并加以深入推進。
一、“兩化”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推進秘書長職業化、秘書處實體化就是要打造一支職業化工作人員隊伍,健全學會自我發展體制機制,增強學會發展能力。推進學會“兩化”建設,是全面深化學會改革,建設現代科技社團,創新學會自身發展的題中之義。
(一)“兩化”是全面深化學會改革的明確要求
學會治理結構和治理方式改革是學會深化改革的重點,而“兩化”建設是治理結構和治理方式改革的關鍵所在。只有推進秘書長的職業化,才能保證優秀人才充實到社工隊伍,才能強化秘書長的職業意識、創新意識、創優意識,協調各工作委員會和專業委員會履行職責,最大限度地實現學會組織價值。只有推進秘書處的實體化,才能建設運轉高效、規范有序的辦事機構,增強學會組織的引領力、凝聚力、服務力和創新力。
(二)“兩化”是建設現代科技社團的迫切需要
學會作為介于政府和市場主體之間的社會組織,具有學術權威性、社會公益性、行業公認性和第三方評價的公正性等屬性,在市場體系、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設現代科技社團,要求學會必須權責分明、獨立自主、依法規范。推進“兩化”建設,就是要理順學會發展體制機制,構建更加科學、高效的法人治理結構,防止“二政府”“紅頂中介”,運用法治化思維、市場化理念、現代化機制,不斷提升學會依法辦會、獨立辦會、規范辦會水平,增強學會公信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三)“兩化”是實現學會創新發展的現實路徑
學會是區域創新體系的重要力量,是科技類公共服務產品的主要提供者,是團結聯系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社會組織。推進學會“兩化”建設,有利于構建開放型、平臺型、樞紐型組織,提升學會“四服務”的能力,建立面向社會、面向市場、面向公眾的公共服務產品供給機制,順應供給側改革,不斷增強學會的學術影響力、會員凝聚力、社會公信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創新“兩化”建設的工作思路和舉措
“兩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絕不能就“兩化”抓“兩化”,我們要不斷放大首批試點效應,將“兩化”建設全面融入到學會深化改革中統籌推進。
(一)改革學會治理結構和治理方式
學會理事會作為學會領導機構,要通過改革進一步明確理事長、副理事長、常務理事工作職責,不斷增強學會領導班子的責任感,形成理事長領導下的職業化秘書長工作班子和實體化秘書處工作機構。要明確學會秘書長的資格條件、選任程序和秘書處組建機制,通過招聘、選聘、選舉等方式加快推進秘書長職業化進程。要規范學會分支機構設置,設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專業委員會和工作委員會。
(二)改革學會的公共服務提供方式
搭建優質學術交流平臺,注重學術會議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不圖規模和數量,要重質量、出精品,創新開展集學術交流會、技術成果展、科技競賽、商務合作于一體的“會、展、賽(商)”活動模式。搭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充分發揮學會聯合協作的獨特優勢,開展跨地區、跨部門、跨領域的科技協同創新,引導學會會員投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積極承接政府轉移職能,拓展學會參與公共科技服務渠道,鼓勵有條件的學會承接科技(機構)評估、工程技術領域職業資格認定、技術標準研制、省級科技獎勵推薦、決策咨詢、教育培訓等職能,增加科技類公共服務的有效供給。要創新科普公共服務產品供給模式,推進學會科普信息化建設。要創新服務黨和政府決策服務機制,建設開放、高端科技創新智庫。
(三)改革學會傳統的運營管理方式
著力解決學會不同程度存在的“松、散、軟、弱”等問題,克服“小眾俱樂部”弊端,摒棄行政化、機關化等傾向,通過改革使學會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辦事,增強自主經營的能力。探索建立資深會員、正會員、學生會員等分類服務辦法,明確不同類型會員的責任、權利、義務及審批程序。要牢固樹立互聯網思維,著力建設“網上學會”,加快建立科技人才服務、雙創服務、科普服務、科技智庫等平臺,不斷提升服務學會會員的效率和質量。改革學會會員制度,做好會員登記管理工作,依法規范會費收繳,建立不履職會員退出機制。鼓勵和引導會員進行捐贈。建立學術、人才、科普等公益基金。建立和完善學會自我發展機制,以競爭的方式購買政府轉移的社會化服務職能。樹立“非營利性組織不等于沒有收入”的理念,確立“沒有價值量的服務是無效服務”的觀念,建立收入目標責任機制和績效掛鉤分配機制,引導學會從依賴政府資金支持向爭取多元發展轉變;從技術無償服務向市場有償服務轉變;從個人行為向組織行為轉變。
三、建立健全“兩化”建設的組織領導機制
學會“兩化”工作涉及利益格局的調整,關系到學會的長遠發展大計,為此我們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各項改革舉措落地生根。
(一)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
省科協學會能力提升計劃領導小組要統籌推進“兩化”工作,加強頂層設計,加強全過程服務,及時研究解決推進中存在的問題,寓監督管理于高效服務之中。學會學術部要創新服務理念,強化業務指導,引導試點學會規范“兩化”建設,及時發現、培育、推廣優秀典型和先進經驗;省學會服務中心要為學會提供注冊登記、人才代理、會計代理、票據、稅務等服務保障;科技社團黨委、組織人事部要高度重視學會黨組織建設,加大黨建強會計劃、人才隊伍建設和秘書長培訓教育等工作力度;計劃財務部要積極協調解決“兩化”建設中遇到的問題,推進落實相關政策;調研宣傳部要加大輿論宣傳和典型引導力度,設立“兩化”建設宣傳專欄,及時推廣“兩化”工作的新成效、新做法、新經驗。“兩化”建設的改革主體是學會,各理事長要從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積極順應改革大勢,自覺改,主動改。學會秘書長要緊緊圍繞改革要求,詳細制定實施方案,義無反顧地投身改革發展之中。
(二)進一步強化過程控制
各省級學會要全面對照“兩化”建設的工作要求,認真研究制訂本學會組織實施的詳細方案,逐項對照整改,逐步規范到位。要建立“兩化”建設定期溝通交流機制,領導組一月一交流,辦公室一旬一會,及時動態反映學會“兩化”建設方面的主要成效和存在問題,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工作思路與建議。目前,省科協正在醞釀建立協調服務、能力提升、績效評價等機制,準備將“兩化”建設情況作為綜合示范學會創建的工作內容,其中秘書長職業化將按照不同類型作為綜合示范學會一、二、三等獎認定的必備條件。
(三)進一步強化制度保障
要認真學習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 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及時修訂完善學會《章程》以及相關制度,健全學會管理、運行和監督機制。要制定完善學會秘書長職位的崗位職責,建立合理的學會秘書長激勵、評價、監督和退出機制,明確學會秘書長對學會辦事機構人事權、財務權的主導地位。要建立秘書長學習培訓機制,使現有學會秘書長具備職業秘書長所需的素質和技能。探索建立秘書長職業上崗資格認證制度,對新任秘書長實行先培訓后上崗。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按照《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要求規范票據管理,進行稅務登記,實現財務公開,接受理事會、監事會、會員代表大會和社會的監督。
(四)進一步強化改革成效
以“兩化”促進改革,以改革促進發展。要全面實施新一輪學會能力提升計劃,以全新的理念辦好“江蘇省青年科學家年會”等學術交流活動,持續舉辦“服務淮安創新發展”對接活動;辦好首屆江蘇省科協創新創業大賽(揚州)活動;辦好“2016中國(昆山)國際人才創新創業大會”。要大力實施科普信息化建設工程,建好江蘇云科普信息中心,努力實現蘇北地區城市社區全覆蓋,以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效檢驗改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