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芙蓉
【摘要】體驗式教學是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將體驗式教學運用到組織行為學教學中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融入到課堂中,感受互動式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形成發散式思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通過分析體驗式教學與組織行為學教學的結合運用方式對其進行分析和評價,并對此提出建議。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 組織行為學 教學
一、前言
組織行為學又稱管理心理學,是管理學門類中一門兼具理論性和應用性的基礎課程,是在現代管理學的基礎上產生的學科,綜合了管理學、心理學、社會學和行為學等基礎上產生。組織行為學是針對人類處于不同組織環境而產生的不同的心理規律和行為規律展開的研究,學校開設這門課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將所學書本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體驗”顧名思義是一種以實踐方式了解周圍的一種方式,把體驗同教學的融合就形成了體驗式教學。體驗式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主要可以理解為學校在教學時,自動營造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夠真正經歷實際活動中,進而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體驗式教學有生動性、互動性和理論與實踐性相結合等特點,體驗式教學更具靈活性的特點,使得課堂氣氛更生動,使學生自主將學習方式向自主式學習轉變。同時,在體驗式教學模式下,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通過互動和交流促進學習,師生間的情景式學習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更充滿樂趣,也能更好吸收各項知識和技能。
二、傳統教學與體驗式教學相比的弊端
在現在的教學過程中,傳統教學模式同體驗式教學模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傳統模式教學中往往存在著填鴨式教學的僵硬化模式,這使得教學主體同客體相分離,也就是老師只是單純地搬運教學知識,而學生則被動式接受老師提出的教學內容,長時間以后將使學生無法獨立性思考問題,也使學生對學習內容失去興趣。另外,僵硬化的填鴨式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拘泥于課本內容,常常是照本宣科,僅僅是使用語言教學,學生也只是根據老師講的內容寫筆記,不能進行自主思考式接受新知識。在傳統式教學中,還有一個重要表現就是課堂中表現為僅僅是老師向學生單向輸出信息,學生只是用聽覺進行學習,而不能保證信息的完整接收和消化吸收。長時間傳統填鴨式教學更有可能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恐懼心理,不愿意學習,更會使學生對教師形成依賴,影響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
體驗式教學是教學改革后出現的新型教學模式,是為了避免傳統模式下教學弊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體驗式教學的應用有較多優點,對學生進行情景式教學,對學生進行引導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也可以對教師提供更多教學方式的選擇。體驗式教學在組織行為學教學中的應用中,教師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分析,為學生設計相應的教學內容,力求做到課堂效率最大化,在有效的時間內,既保證教學任務的正確完成,又能保證學生完全參與到教學課堂中去。
三、體驗式教學在組織行為學教學中的教學方法
體驗式教學在組織行為學教學中的教學方法主要有三種,分別是案例分析法、管理游戲和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法主要指的是在教學中使用案例對某一特定場景的闡述,通常在這種情景下會包含著疑難問題,同時還隱含著一些解決辦法。在體驗式教學課堂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組織行為教學時,通過引入案例組織學生對某一知識進行集體討論,將組織行為活動實景重現課堂,學生可以對案例中呈現出的相關課程內容的問題以及出現問題的原因進行深入討論和分析,并各自提出有關見解和解決措施。管理游戲也是體驗式教學中一種常用方式,相對來講,這種方式更具靈活性和生動性,課堂上開展管理游戲指的是教師在課堂上設計游戲來進行組織行為學的教學,學生通過游戲中面對的實際管理問題而自主進行思考和分析,有利于學生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角色扮演主要是由美國學者創建的一種心理技術,主要是指通過角色設定,使參與人處于其他人所處社會角色之中,并以某種設定的方式進行操作,使參與人更好了解社會中各個角色所處的位置,進而能夠更好地行使自己的角色。在組織行為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以設定角色對相關知識進行思考,并對相關問題進行深入性解決。上述三種體驗式教學方式的運用都是為了能夠使學生們更好地對組織行為學的知識的吸收和理解,提高對課程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四、體驗式教學在組織行為學教學中應用的建議
體驗式教學在組織行為學中的應用對教師和學生都有極大益處,但是這種結合模式的使用仍處于初步階段,所以,仍需要有注意許多問題。
首先,教師應該注重教學方法同內容的密切聯系。在教學中,應該使用案例法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帶動學習,不過,在方法的運用過程中,不能只是局限在表面形式中,使體驗式教學變成一種形式主義教學,這樣長期進行會阻礙學生教學質量的提高。其次,在體驗式教學過程中,教師也需要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工作,盡最大能力促進師生間的互動和交流。同時,在課程結束后,教師要做好總結和反思,不斷完善知識結構的構建。再次,教師在體驗式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特點而設置課程計劃和安排,只有與學生需求相符的課程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最后,在體驗式教學的應用過程中,學校應該注重對教學資源的優化,將各類知識從抽象范圍轉向具體運用,這對學生更好地吸收知識有較大幫助。在學校的考核體系中,也應該注入體驗式教學的改革事項,不能局限于對學生理論記憶的考察,更應該考察其創新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增加課堂知識的積累量。
參考文獻:
[1]李劍開.淺談體驗式教學在組織行為學課程中的應用——以廣東南方職業學院為例[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02).
[2]言姝媛. 體驗式教學在“組織行為學”教學中的實施[J].教育觀察(上旬刊),2015,(03).
[3]崔玲瓏,陳潔. 淺談體驗式教學在高職組織行為學課程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4,(35).
[4]汪海霞. 體驗式教學在組織行為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山東紡織經濟,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