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啟明
【摘要】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是一項需要多方參與的系統工程,不僅僅采取積極措施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提升其創業素質,還需要完整、成熟的社會體系給予支持。學校是創業教育的主體,應該在創業教育上多做探索和實踐。文章從培養學生創業心理品質、教授學生創業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創業多種技能、營造學生創業教育環境等方面,提出了對創業教育進行探索和實踐的思路。
【關鍵詞】創業教育 心理品質 理論知識 多種技能 教育環境
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特征決定了創業教育的從教人員不僅要具備普通教師一般的職業素質,更應具備創業教育對任課教師的特殊要求。從事創業教育的教師不僅要上好大學生的創業教育課、做好創業活動指導,要深入企業了解和熟悉企業的運行管理,為創業教育提供強有力的實踐支撐,更要做好學生創業咨詢工作,實施個性化指導。因此,解決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師資問題,其路徑就是要推行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雙師”化。創業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課程體系與非課程體系,需要學校參與和社會介入,需要進行理論性學習與實踐性操作。為了解決當前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推進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改革和發展,應該從培養學生創業心理品質、教授學生創業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創業多種技能、營造學生創業教育環境等方面多做文章。
一、培養學生創業心理品質
創業心理品質包括創業動機、興趣和意志等多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創業心理品質需要學校將創業教育當作一項重要的素質教育內容來落實,可采取以下幾種措施。
(一)將創業課程內化于日常教學之中
各專業授課教師應在平時授課中融入創業教育,開展與本專業緊密結合的創業啟發與引導。班主任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要鼓勵與支持學生的創業思想,組織以創業為主題的班會課等活動,將創業教育與學校及班級的集體活動相結合起來。
(二)成立創業興趣小組,在指導教師的組織下,開展針對性較強的小組活動
可讓學生選擇喜歡的產品,進行產品營銷策劃、提高企業知名度等模擬工作嘗試,幫助學生在活動中樹立自信心,培養團隊協作能力與抗挫折的意志品格。
(三)定期組織創業經驗交流活動
可邀請社會知名特別是本校畢業的創業成功人士來校作報告,也可安排學生搜集整理貼近生活的創業勵志片并擇優播放。
二、教授學生創業理論知識
(一)改革課程內容
當前創業教育面向的群體為全體大學生,課程內容較為寬泛。為解決專業教學局限性與創業教育復合性之間的矛盾,在課程設置中,除開設面向全體大學生的創業課程外,還應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增加具有針對性的創業課程。高職院校應根據學生在不同階段的實際需要設置相應的就業指導課內容。第一學期,結合入學教育對學生進行就業和創業意識培養,以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為切入點,學習大學生創業成功的典型,傳播創業理念,弘揚創業精神。第二學期,重點放在對職業生涯設計的指導,教授創業和就業方面的基礎知識??山M織有創業興趣的學生參加全校創業大賽,獲勝者入駐學校創業園,并聘請專人指導創業過程。另外應將創業教育融入日常課程體系,結合創業主題,開設相關的管理、經濟、法律等課程。第三、四學期,結合學生所學專業進行創業教育,將相近專業有創業興趣的學生進行組合,綜合相關學者和行業創業者的建議,增設實用性強的課程,引導學生利用自身專業優勢進行創業。第五、六學期,重點進行實踐安排并開展就業政策和就業信息的宣傳。
(二)改革教學方法
傳統教育以教師為中心,注重理論的傳授,是一種單向學習的模式。創業教育在教學方式上與傳統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應注重學習的過程,以學生為中心,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互動學習,并且以教育質量的提高為目標。當前,許多創業教育者缺乏實際的創業經驗,教學中多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效果不佳。有鑒于此,高校應積極拓寬思路,理論與實踐結合,多種教育模式并行,不斷提升創業教育品質。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首先,對現有教師進行創業教育培訓,并為其學習實踐提供政策與資金支持。專業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可發揮自身優勢,挖掘專業的可能性,并充分結合學生特點進行針對性教學,應予以重點培養??刹扇∑刚垊摌I教育專家或創業成功人士開展創業專題講座、為教師提供創業教育培訓機會、派專任教師參與高校及政府組織的創業交流會、開展各項創業技能培訓、為教師提供到企業掛職鍛煉的機會、鼓勵教師開辦以實踐為主的校辦經營實體、支持教師進行創業研究等措施,不斷提升創業教育人員的理論與實踐水平。其次,借助社會資源建設師資隊伍。
三、培養學生創業多種技能
大學生創業需要相應的理論知識與創業技能為基礎。創業技能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操作性技能,屬于創業的物質技能;二是企業經營管理中的經營性技能,屬于創業的社會技能。高職院??蓮囊韵路矫骈_展工作提升學生創業技能。
(一)安排創業模擬實踐
通過創業模擬實踐,讓學生參與到創業經營管理活動中來培養創業技能??刹扇〗M織學生參加創業競賽活動、聯系企業和政府為學生提供創業實踐機會、鼓勵學生參與教師課題研究與社會實踐等方式幫助學生積累創業經驗。
(二)建立創業實踐基地
高職院校應將創業培訓與實訓引入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建立創業教育與實訓基地,幫助學生進入校園創業實體體驗園(包括實體店面、校園創業角、小型公司企業與設計工作室、對外服務機構等),并鼓勵學生利用電子商務進行網上創業,以多種方式進行創業。創業全程以學生為主體,同時配備創業導師進行監督指導。通過創業實踐,使學生的操作技能與經營性技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建立創業導師制
為提高學生創業成功率,根據其創業過程各階段的特點,聘請相關專家(創業導師)進行針對性指導.創業導師包括政府部門或企業工作人員,以及教學與生產實踐一線的工作者。學校提供導師和創業學生的相關信息,讓他們在雙向選擇、自愿搭配的原則下自由組織。
(四)建立學生創業實踐社團
學生社團是對學生進行創業知識和創業技能教育的有效載體。學校可將有創業理想的大學生組織起來成立創業社團,以班級或系部為主體組織各種活動。如開展創業調研活動、創業辯論會或創業研討會,組織創業大賽等;還可建立創業網站,為有創業夢想的大學生們提供相互幫助、交流經驗的平臺。同時學校應對學生社團進行積極有效的引導和管理,如對成員招募和相關活動進行監督,對活動成果進行必要考核,對優秀的集體或個人給予獎勵等。
四、營造學生創業教育環境
(一)改革學校的管理制度
在教學管理方面,為了讓完成學習任務后仍有余力的學生,及時抓住時機進行創業,學校應推行彈性學分制。允許確有能力并希望創業的學生,只要在規定年限內修滿學分,則可提前或延遲畢業。在學生管理方面,應改革以往單向管教型的管理方式,鼓勵學生創新求變、積極進取,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業積極性。另外,應建立專門的創業管理機構,為創業教育提供物質及政策支持并監督大學生創業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實;同時確立多元化的創業教育評價標準,積極引導學生創業并對優秀創業個人或團體進行獎勵。
(二)營造校園創業文化氛圍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將各種教學手段與創業教育相結合,為學生營造積極向上的創業教育教學氛圍。其次,組織好學生的第二課堂,如開展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等活動。另外,加大宣傳力度,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創業活動,如在校園宣傳欄中定期介紹創業政策、創業模式與成功的創業案例;利用校園網絡、校園廣播電視等平臺宣傳創業信息;還可組織學生實地參觀創業企業,讓學生“走出去”與創業人士面對面交流。
(三)營造社會創業教育環境
學校在創業教育與學生創業實踐中遇到問題時,應及時與政府和社會各界進行溝通,以得到更快、更有效地解決,同時也為政府制定大學生創業政策提供積極的參考與建議。通過學校、政府和社會的共同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創業環境,包括建立配套改革機制、完善產學研合作模式、建立全國性創業教育組織和相應的工作網絡、為大學生創業活動建立各種服務機構等。
五、結束語
創業教育表達著一種與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相適應的新理念,契合了當今時代潮流,與時代精神相吻合。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是一項需要多方參與的系統工程,居于核心地位的學校,應積極采取措施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提升其創業素質,同時還需要完整、成熟的社會體系給予支持。高職院校本身,應該從細微處做起,從培養學生創業心理品質、教授學生創業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創業多種技能、營造學生創業教育環境等多方面,多做探索和實踐,與政府、社會和家庭共同努力,以形成良性互動的創業系統,推動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敬良,魏景賦,李琴.創新與創業教育—理論與實踐探索[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2]黃時祥,俞智慧.大學生就業指導[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
[3]梁艷清,高桂英.淺析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有效途徑[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03).
[4]張明珠,馬武強.高職院校學生的創業教育研究綜述[J].學周刊C版,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