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長永
摘要: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網絡加快了信息傳遞和交流的速度,高職學校在迎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需要更好地面對來自各方面的挑戰,思想政治教育問題日漸顯現,嚴重影響高職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與身心健康。因此,本文作者站在客觀的角度,多層次分析了網絡時代下高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多角度探討了其解決途徑。
關鍵詞:網絡時代 高職學校 思想政治教育 問題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10(c)-0000-00
在互聯網技術持續發展浪潮,經濟全球化影響下,世界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時代—網絡時代。在網絡時代背景下,高職生的學習、生活和其緊密相連,他們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都受到網絡文化不同程度的影響與沖擊。針對這種情況,高職學校必須綜合分析主客觀影響因素,客觀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通過不同途徑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確保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一、網絡時代下高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問題
1、網絡文化多樣化,影響高職生的“三觀”
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世界各地區信息不再受到地域限制,網民在家便知天下事。網絡文化不同于其他類型的文化,具有其特殊性,法律制約力并不高,道德約束也不強,網絡中各類信息無限制蔓延,網絡信息發布不受限制,而多樣化聊天工具的出現,滿足了高職生的心理客觀需求,對虛擬的網絡世界極為感興趣,其心理與意志并不成熟,極易受到網絡中不良信息的影響,尤其是他們的價值觀與人生觀,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已成為高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中急需要解決的重大難題。
2、高職生思想道德水平降低
在網絡背景下,高職生的價值觀受到其中各種價值取向的沖擊,是因為他們無法準確判斷、辨識一系列網絡信息,價值取向處于動蕩中,道德取向日趨復雜化,逐漸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迷失自我,不斷受到“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受主義”等影響,過分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個人利益與發展,在和他人利益發生沖突時,以自我利益為中心,過分注重短期利益,沒有長遠的規劃,嚴重影響其職業規劃與個人發展,不利于日后在工作中充分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他們的道德情感趨向冷漠,漠視公共利益與他人利益,不具備較高的情感感知能力,不理解、不認同社會道德規范,無法更好地融入到社會這個大集體中。此外,高職生道德行為能力較低,比如,他們知道遵守公共秩序與愛護公共設施的重要性,但很少阻止不遵守公共秩序、不愛護公共設施的行為,意志不夠堅定,言行不一致,自制能力也比較低下,精神生活空虛,處于低層次。
3、高職學校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
針對高職生道德取向變化問題,高職學校以說教為主,采用共情共育、感化教育、批判教育等形式,成效并不明顯。部分高職學校已意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清楚其負面影響,采取了限制其上網時間、網絡訪問內容等,過分管控網絡設備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相應的作用,但并沒有從根源上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其思想道德素質沒有得到應有的提高,反而,更加強化他們上網從事娛樂活動的愿望。
二、網絡時代下高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問題解決途徑
1、開展網上心理健康教育
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職學校要綜合分析主客觀影響因素,根據高職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征、心理特征等,開設相關的心理輔導課程,全面、深入分析、研究他們存在的心理障礙,以此為基點,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制定合理化的備案,進行跟蹤,積極引導他們,避免他們的生活偏離正常的軌道。對于有嚴重心理障礙的學生來說,高職學校可以安排心理教師對其進行“一對一”的心理溝通以及輔導,可以借助網絡和學生溝通、交流,對其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相關人員要深入學生群體中,多觀察他們各方面,更好地了解他們的“所想、所看、所玩”,巧妙利用多樣化的網絡工具,和他們有效溝通、交流,比如,微信、QQ郵箱,促使他們逐漸學會自我調節,盡可能避免各種心理障礙的產生。班主任要隨時關注班級學生日常關注點,以他們談論的話題為基點,在班級QQ群中開展相關的討論與教育活動,多鼓勵他們積極發言,勇于說出自己的觀點、看法,主動甄別現實和網絡的區別,能夠回歸現實,不過分依賴網絡世界,要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2、構建綠色上網空間
高職學校要優化利用先進的技術,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大校園網建設力度,借助網絡,構建起和學生學習相關的綠色陣地,設置一系列極具特色的網頁,比如,校園活動、網上心理咨詢、社會實踐,供他們瀏覽與學習,更加關注健康的校園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工作者也要隨時關注校園論壇,通過不同途徑全方位了解學生思想變化情況,及時全面、客觀分析網絡中的“敏感”社會問題,進行必要的答疑解惑,正確引導他們,防止受到不良網絡信息的影響。在此基礎上,高職學校要從不同角度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嚴格監管學生自己的電腦,優化完善已有的管理制度,更好地約束學生各種上網行為,可以有效控制教學區域網絡、休息時間寢室區域網絡,安排專門的人員監督、管理學生常使用的計算機室、電子閱覽室,有效管控相關網站,尤其是他們經常瀏覽的網站。在此過程中,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綠色網絡空間,多和他們溝通、交流,尊重他們獨立意識的基礎上,培養他們的創新素養,引導他們逐漸樹立正確的“三觀”。
3、開展多樣化的網絡校園活動,創新思政政治教育形式。
針對思政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高職學校必須意識到正面引導學生的重要性,開展和網絡相關的多樣化校園活動,比如,網絡征文、網頁設計、編程大賽,吸引學生注意力,對健康網絡信息產生興趣,充實他們的課余生活,優化利用這些健康網絡信息,逐漸提高儲備知識能力,樹立正確“積極、健康”的“三觀”。在此基礎上,高職學校要優化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有效組織不同類型的學生團體,開展一系列文體活動,在實踐中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培養他們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精神,具備奮發向上的斗志,開展具有針對性的社會實踐活動,比如,志愿者活動、社會公益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增強他們的“責任感、義務感、使命感”等,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逐漸提高他們的認知水平。此外,高職學校可以圍繞學生專業特點、性質,開展不同類型的社團活動,使其準確認識職業道德標準,培養他們更多優秀的品質。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網絡時代背景下,高職學校必須意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性,要優化利用網絡的優勢,通過不同途徑有效應對其消極影響,開展網上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和網絡相關的院校活動,構建綠色上網空間,優化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加強心理教師隊伍建設等,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辨識網絡信息,清楚現實與網絡的區別,逐漸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成為新時期社會市場需要的“高素質、高水平”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唐邦勛.論網絡時代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當代職業教育,2012,06:92-93+91.
[2]劉紋伽.網絡時代高職院校如何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J].遼寧高職學報,2016,02:110-112.
[3]金華.網絡時代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問題與對策構想[J].教育教學論壇,2014,31:255-257.
[4]何艷瑾.論網絡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戰及對策[J].科技信息,2010,13: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