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大理大學教務處,云南大理671000)
大理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留學生漢語教學狀況研究
王靜
(大理大學教務處,云南大理671000)
留學生教育成敗的關鍵在于教育質量,建立和完善漢語教學尤為重要。對大理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留學生的漢語學習現狀進行分析研究,提出相應的對策,目的在于促進留學生教學質量的提高。
留學生;漢語學習;思考
大理大學積極響應國家的周邊外交政策,以及“橋頭堡”戰略,不懈探索,積極實踐,把國際交流與合作作為學校特色發展之路,充分利用云南省毗鄰南亞、東南亞的地緣優勢,多元化招收留學生。
對于臨床醫學專業的留學生來說,漢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留學生綜合運用漢語的能力,使學生具有基本的漢語交流能力,能閱讀本專業中文書刊并能熟練應用中文開展交流。在中國醫院開展見習課程和完成實習任務的時候,能熟練運用中文和患者進行無障礙交流。留學生來到中國學習和生活,漢語是他們學習和生活中的重要工具,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目前,我校臨床醫學專業的留學生其專業課程的見習和最后一年的實習均在中國醫院完成,因此,漢語的學習效果對留學生的專業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校對留學生漢語水平的要求非常嚴格,除了通過HSK四級考試以外,還要求臨床醫學院專業教師對留學生的口語運用能力進行綜合考核。因此,學生對漢語學習的關注也日漸加強,本文就我校留學生漢語教學的現狀做一個調查研究,旨在為今后的漢語教學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我校全英文授課的臨床醫學留學生主要來自于周邊的南亞國家。生源主要分布在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對2010級—2013級學生的482份有效問卷調查顯示,大理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留學生各生源國學生占比見圖1。

圖1 大理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留學生各生源國學生占比
2.1師資現狀目前,我校的留學生漢語教學工作主要由文學院(對外漢語教育學院)承擔。負責醫學留學生漢語教學工作的教師共14名,均為漢語課程的專任教師,且都是漢語及相關專業的師資,其中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的有2人,漢語教學年限5年以上的有12人(約占總人數的86%)。師資隊伍總體的漢語教學經驗都較為豐富。
2.2漢語課程設置情況以2010版和2014版南亞留學生臨床醫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為例,大理大學的漢語課程設置情況。見表1。

表1 大理大學留學生漢語課程設置情況
由表1可以看出在2010版的人才培養方案中,漢語課程共有944個學時,約占該版本所有課程總學時(4 600)的20.52%,在2014版的人才培養方案中,漢語課程共有896個學時,約占該版本所有課程總學時(4 520)的19.82%,由此可以看出,漢語課程在總課程中所占比重較大。從課程設置方面來說,符合國內高校漢語教學的普遍模式,涵蓋了包括聽、說、讀、寫幾方面的技能。并專門為留學生開設了HSK輔導課,包括綜合、語法、閱讀、聽力4種課型,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相關輔導。而且,漢語教學從初級教學到專業漢語教學,始終貫穿在學生的整個學程中。
2.3學生漢語課程考核情況我校所有漢語課程均采用考試的方式進行考核,對2011級至2013級第一學年的《漢語聽力》這門課的成績(包括補考成績)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這3個年級學生的聽力成績平均分數分別為80、77、83,而且分布較為集中,學生及格率較高,各個分數段的學生人數都比較接近,說明老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習慣都比較穩定。
2.4近三年HSK過級情況通過對大理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留學生HSK的考試成績分析,近三年的過級情況。見表2。由此可以看出,近三年,我校臨床醫學專業留學生的HSK過級率成穩步上升狀態。

表2 大理大學留學生近三年HSK考試成績過級情況
通過以上數據的分析發現,大理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留學生漢語理論學習成績較好,HSK過級率也呈逐年上升的態勢,但為什么學生到醫院進行臨床見習和實習時都沒有辦法和病人交流,造成了專業知識學習的效果滯后。主要原因有三大方面:(1)漢語學習意識不強,動力不足:留學生的語言背景多數都是英語,而且所有學生都是在國內完成考核后直接到中國學習臨床醫學,漢語基礎幾乎為零,學生到校后,群體性就顯得非常強,生活和學習的圈子就比較固定,盡管就在一個校園上課,但是由于語言的限制,留學生和中國學生的交流很少,而且南亞留學生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原因,使得他們很難融入中國學生中〔1〕。這樣,就容易造成學生的漢語學習僅僅限于課堂,在課外時間,對漢語運用的需求就不那么迫切了。而且,大部分臨床醫學專業留學生畢業獲得學位后會回國從事醫療工作,所以他們對醫學專業漢語的學習缺乏興趣和動力,學生上課缺席率高〔2〕。(2)學習方法不科學:很多留學生的學習僅僅局限于課堂內的40分鐘,課余時間不會主動學習,加之語言學習的關鍵是說、讀、寫,大部分留學生把考試成績或者HSK考試作為重點目標,忽略了漢語學習的關鍵要素和課后實際操練的機會,因此,漢語學習的實際運用較差,到醫院以后,醫患溝通很難進行。(3)學習習慣不好:目前,來華醫學本科留學生主要來源于經濟和教育不發達的國家,“他們沒有經過類似高考的篩選,學生素質差異較大”〔3〕。學生經常遲到早退甚至曠課,不遵守課堂紀律,缺乏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習慣,造成了課堂效率不高,學習效果不明顯。
4.1大力激發學生學習漢語的積極性學校應發動管理人員、專任教師等人員多渠道多方面向學生宣傳在中國學習臨床醫學的過程中漢語學習的重要性,明確臨床醫學是一門應用性非常強的學科,學生進入醫院完成見習和實習、和病人有良好的醫患溝通、書寫病例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具備漢語的基本技能,從而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學生即便將來回國就業,也需要在中國掌握了的扎實專業技能。所以,應大力激發學生提高學習漢語的積極性和動力。
4.2完善課堂教學方法根據留學生的特點,在授課方式和手段上做一些相應的調整,比如被動式教學轉換為啟發式教學,采用討論式教學、以問題為中心教學、案例式教學等教學方法,加強留學生自學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4〕。例如,大理大學醫學影像學教研室依據留學生的特點和醫學影像學課程的特點,采用PBL+LBL雙軌教學模式,學生易于接受,達到了提高留學生的醫學影像學教學質量的目的,獲得了留學生好評〔5〕。
4.3拓展漢語教學模式語言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和鍛煉的過程。僅靠課堂教學是完全不夠的,所以一定要注意漢語教學的課堂外學習〔6〕。通過建立漢語角,組織學生參加學校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領略中國文化;開展中國學生和留學生英語漢語互相學習的幫扶活動等,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理解能力。
4.4建立切實可行的教學質量監控制度對課堂授課環節進行隨時聽課檢查,及時指出教師在授課中存在的不足;每學期從開學到期末都要對教學進度、教案、教學備課等進行檢查;定期組織學生對課堂教學情況進行評價;多途徑提高教學質量,逐漸形成較為完整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留學生漢語教育是一個長期而且艱巨的過程,南亞留學生教育作為大理大學的一個特色,只有辦出水平,才能吸引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到我校學習。本文通過對大理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留學生漢語學習現狀的調查分析,有目的性和針對性地提出對策,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導,增強漢語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業,培養出高質量的留學生,把留學生教育發展成為大理大學的品牌教育。
〔1〕王慧杰.論高校留學生的管理工作〔J〕.科教導刊,2013(7):228-229.
〔2〕魏勝艷.醫學本科留學生漢語教育現狀淺析〔J〕.南方醫學教育,2007(4):24.
〔3〕張曦.論漢語預科化在醫學留學生本科教育中的重要性〔J〕.醫學教育探索,2008,7(7):715-717.
〔4〕岳鳳文,劉配梅,李曉霞.基礎醫學留學生教學管理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12):76-77.
〔5〕杜偉,劉玲,唐艷隆,等.PBL+LBL在南亞留學生醫學影像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北醫學教育,2012(1):72.
〔6〕于曉明.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留學生醫學漢語教學探索〔J〕.現代醫藥衛生,2011,27(21):3356-3357.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of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of International MBBS Students in Dali University
Wang Jing
(Teaching Affairs Department,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0,China)
The key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education lies in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especially in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Through analyzing the present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MBBS students studying in Dali University,this paper proposes solutions aiming to promote the quality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each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reflection
G640
A
2096-2266(2017)02-0090-03
10.3969/j.issn.2096-2266.2017.02.021
(責任編輯 劉英玲)
大理大學第五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資助項目(JGV-116)
2016-07-18
2016-09-27
王靜,實驗師,主要從事教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