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芬
基于大數據的《電工技術》自適應學習研究
徐瑞芬
麗水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麗水 323000
數據化時代發展下,《電工技術》學習受到了較大沖擊和挑戰,傳統的教學方式已逐漸不順應學生自適應學習能力的培養。高校應根據市場和學生的需求,對該課程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改進,著力提高學生自適應學習能力。本文通過對大數據下《電工技術》學習現狀進行研究,提出相應的自適應學習策略。
大數據;電工技術;自適應學習
高職院校學生《電工技術》基礎普遍較差,歸根結底在于《電工技術》傳統教學方式存在問題。傳統的《電工技術》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發展需要。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發展,人們逐漸步入信息化與數據化時代,數據化技術在《電工技術》教學中運用也較為廣泛。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應該利用好網絡資源,不斷對《電工技術》教學模式進行調整,本文對大數據下《電工技術》自適應學習進行研究,對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課程相應的內容以及自適應學習能力的培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的不同,可以將人的學習分為三種不同的類型,它們是機械的學習、示教的學習以及自適應學習。自適應學習通常是指給學習中提供相應的學習環境、實例或場域,通過學習者自身在學習中發現總結,最終形成理論并能自主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
(一)電工技術教學手段單一
《電工技術》是一門專業基礎課,有基礎課程的理論要求,也有專業課程的技能要求。目前教學還是采用傳統的以黑板板書的方法為主,講授基礎理論部分板書有其優勢。但是對于正弦交流電路和電機部分而言,內容較為抽象,也較難理解,采用板書的形式無法達到教學目的。
(二)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近年來,學生學習本課程的積極性不高,存在不及格率增高的現象。尤其是正弦交流電路和電動機部分,部分學生反映聽不懂。
(三)成績考核方式不合理
目前考試基本上還是理論考試為主,實驗成績占到10%,并且按照實驗報告給出成績。這就導致學生對實驗存在消極應付的情況,實際動手能力不強,沒有體現出實踐知識的重要性。
(一)加大《電工技術》利用網絡教學資源的力度
如今企業對于學生的要求逐漸提高,要求學生具備較高的理論水平、職業能力。企業中電類崗位的基礎之一就是《電工技術》。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適應電類崗位,打好基礎是關鍵,所以《電工技術》的教學改革迫在眉睫。近幾年,針對《電工技術》傳統教學方式單一現象,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職院校利用大數據網絡資源,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和訓練,更好地促進學生自適應學習能力的培養。本文借用我校網絡教學平臺提高《電工技術》的預習效果以及重難點知識的掌握取得較好效果。具體措施為:(1)預習:將《電工技術》下一節課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實例發布在平臺上供學生了解并產生學習興趣,并在網絡教學平臺的習題一欄設定相應簡單的概念習題以督促學生簡單預習理論知識。(2)重難點知識:由于上課的時間有限,部分學生對于上課的重難點模棱兩可,借助網絡課程平臺,將重難點知識錄成微課視頻供學生課下復習鞏固,并在習題資源一欄提供大量的習題以便學生練習。
(二)合理設置成績考核方式,更好地促進學生自適應學習能力的培養
以往的期末考試更多地重視理論知識的考核,而實踐知識考核所占比重很少。本文借用網絡教學平臺,要求學生在網絡平臺上交相應的作品:實驗電路的設計、日常生活中電工技術應用的動畫或者視頻。以作品分數考核學生的實踐水平。通過設置實踐部分成績的考核以更能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同時也更好促進學生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即自適應學習能力。
(三)培養學生利用大數據進行自適應學習的能力
高職學生利用大數據進行學習,需要具備較強的學習主動性及自控能力。大數據時代出現較多的《電工技術》在線學習素材,比如國家精品課程等等,學生可以利用這些在線學習平臺,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性的學習,對自己的薄弱環節更好地練習。
總而言之,大數據下《電工技術》自適應學習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結合市場環境企業對于人才的要求,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和內容。另外,高校還應該加強對師資力量的建設,不僅注重教師自身專業能力培訓,需提高教師對網絡數據化資源的利用能力,培養教師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及教學方法的能力。
[1]劉芳.基于大數據的高職英語寫作自適應學習研究[J].現代交際:學術版.2017(17):27-37
[2]郭朝暉,王楠.國內外自適應學習平臺的現狀分析研究[J].學習環境與資源.2016(04)
麗水職業技術學院院級課堂教學改革項目:“三步走”教學法在電工技術課程中的應用(項目編號:LZYKG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