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鵬程 柏甫林 孫爾松
【摘 要】社區教育是面向社區全體居民開展的全方位的教育,志愿者是社區教育服務工作的主力軍。加強鄉鎮社區教育志愿者團隊的建設與管理,能夠更好地發揮志愿者隊伍的力量和作用。社區教育志愿者團隊的建設,既要完善鄉鎮社區教育資源需求信息,也要不斷豐富社區志愿者的教育活動;既要加強對志愿者的專業化培訓,也要給予其更多的溫暖的關懷。
【關鍵詞】社區教育 志愿者團隊 管理 建設
建設學習型社區已經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之一。社區教育是在社區中,開發、利用各種教育資源,以社區全體成員為對象,開展旨在提高成員的素質和生活質量,促進成員的全面發展和社區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活動(2006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的定義)。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民學習”,即人人皆是學習者;“終身學習”,即人人皆要從小到老不斷地學習。根本目的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此帶來了社會的全面、持續發展。而要搞好社區教育,實現建設學習型社區的目標就要靠社區教育工作者,尤其要靠社區教育志愿者團隊這一股龐大的力量。
一、加強社區教育志愿者團隊建設的必要性
社區教育不僅關系到居民綜合素質的提高,也關系到每個家庭的生活質量及和睦幸福,更關系到社區的和諧及社會的穩定。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中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社區教育問題凸顯重要。一方面,社區居民逐漸認識到社區教育的價值,產生了一定的參與要求。另一方面,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不斷膨脹的城市人口,農村剩余勞動力不斷涌入城市,形成流動人口浪潮;中國大部分城市進入老齡化社會,人口老化日益嚴重;不合理的城市布局與窘迫的生存環境;人際關系的隔閡與淡化等。對此僅依賴以協調管理為特性的社區組織形式及學校教育來解決上述問題是不夠的。社區教育實踐經驗已清楚地表明,只有實施面向社區成員,以促進人的發展為原則的各種各樣的社區教育,才能滿足各類人們的各種教育需求和社會問題。
社區教育是為解決社區面臨的社區問題而組織、實施的,是為社區的建設、發展服務的。社區的需求決定了社區教育的內容和形式。社區教育的對象是社區內小到嬰幼老到耄耋的所有成員,社區教育內容要滿足不同年齡、性別、職業等個性化、多層次、多樣化的不同學習需求,是一項極其寬泛的教育活動,內容極其豐富,范疇十分寬廣。如社區法治、安全教育,職業培訓教育,家政教育,未成年人教育,矯正對象教育,居民道德、身心健康及審美娛樂教育等的方方面面。社區教育的形式靈活多樣,有辦班授課、主題講座、應急演練、各種教育活動等。此外,還有以條幅、宣傳欄、宣傳單等實物形式開展的教育活動。社區教育面廣量大,這就要求社區教育的隊伍包括各方面的人才。因此,要推進一個區域內的社區教育工作,僅靠社區教育管理干部隊伍和工作者隊伍的力量遠遠不夠,這就必須有一支數量足夠、專業齊全、具有較高水平的志愿者隊伍,與社區教育的專兼職教師結合使用,形成互補,才能確保社區教育健康、有序、持續發展。
二、加強社區教育志愿者團隊建設的重要性
社區教育志愿者將自己的才能應用到社區教育的組織運行中,成為社區教育的重要師資力量,充當社區教育管理者角色,既能擴大受益對象,又可以增加接受教育的內容,改變社區教育內容和形式比較簡單、單一的狀況,也能降低教育成本。
首先,社區教育志愿者團隊充實了社區教育的師資力量。社區教育是一項極其寬泛的教育活動,幾乎涵蓋了教育的各個方面。因此,社區教育的隊伍必定包括各方面人才,其數量也十分龐大,僅依靠社區教育管理隊伍、社區教育專兼職干部隊伍和專兼職教師隊伍的力量是不夠的。而社區教育志愿者來自社區的各行各業,不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滿足社區教育多方面人才的需求,還具無償、免費的特點,可大大節省社區教育的經費支出。
其次,社區教育志愿者隊伍提升了社區教育的影響力。我們經常看到,社區教育機構花了很大的人力和財力開展社區教育,而參與的社區居民寥寥無幾,有時甚至用發放紀念品或生活用品的方式吸引社區居民參加,說明社區教育的影響力和吸引力還不夠。社區教育志愿者來源于基層社區,也是社區居民中的一員,他們參與社區活動的言傳身教將對自己的家庭和周邊的居民產生一定影響,從而推動社區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第三,社區教育志愿者團隊建設促進了社區教育的健康發展。社區教育服務過程中,社區志愿者無償地奉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向居民傳播知識經驗,幫助社區居民提高知識技能,也給自己個人特長展示提供了平臺,生活體驗進一步豐富,人生價值受到肯定和尊重。而被服務對象在得到新知識經驗的同時,也增進了對志愿行為的理解,不知不覺受到志愿精神的感化,進而主動加入志愿者行列。這種互動和交流的志愿服務方式,使教育過程由單項轉變為雙向,由被動變為主動,進而營造整個社區積極向上的氛圍,促進社區教育的健康發展。
三、加強社區教育志愿者團隊建設的具體措施
社區教育志愿者團隊,是社區志愿者隊伍中一支特殊的隊伍。他們首先必須熱愛公益事業,志愿貢獻個人的時間、精力、金錢及精神,在不謀求任何物質報酬的情況下,從事社會公益與社會服務事業,為改進社會和推動社會進步而提供服務。他們還要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教育和管理經驗等,并通過他們扎實的工作,把社區教育的理念轉化為社區教育的實際行動。很顯然,社區教育志愿者已逐步成為社區教育的生力軍。要充分發揮社區教育志愿者的服務功能,關鍵在于加強社區教育志愿者團隊建設。
(一)要健全組織、完善管理機制,加強對志愿者團隊的領導。由于社區教育志愿者可以是個體也可以是集體,志愿者活動有分工也有合作,因此需要統一的指揮和協調。要切實搞好社區教育服務工作,首先要健全組織、完善管理機制,這樣就能夠加強對社區教育志愿者這一龐大隊伍的領導。我們由成人教育辦公室牽頭,鎮團委、婦聯、公安、宣傳部、精神文明辦及關工委分工合作,協調和指導全鎮社區教育志愿者的招募和日常社區教育活動的開展。以社區學校為核心,以輻射滲透型為形式,把分散的社區教育人力資源集中起來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有效的組織和管理,充分發揮了教育志愿者在社區教育的作用,保證了社區教育服務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制定社區教育志愿者入隊標準,明確社區教育志愿者崗位職責。加強對社區教育志愿者指導,提出社區教育志愿者自愿服務的要求,讓這支隊伍有章可循,持久穩定地發展,使社區教育志愿者團隊管理更為完善合理。讓社區教育志愿者明確職責,熱愛社區教育工作,主動、積極參與各級社區教育機構開展的各類教育活動;還讓他們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和組織協調能力,服務社區教育工作;鼓勵他們鉆研社區教育工作理論,勤于實踐,踏實工作,勇于奉獻,敢于創新。
(三)廣泛招募社區教育志愿者,引進人才。社區教育的各級組織在政府引導和激勵下,以學校為龍頭,連接在社區的街道、派出所、消防隊、敬老院、交警隊、醫療、工廠、企業、事業系統與政府相關部門科室如科協、婦聯、團委、民政、綜治辦、關工委等相關人員共同組成一支包含了各專業人才在內的龐大的社區教育志愿者團隊,同時還招募轄區的大中小學生,吸收他們加入志愿者隊伍,把他們培養成為協助社區開展社區教育工作的主力軍。
(四)對教育志愿者隊伍進行注冊登記,建立志愿者資源信息庫。廣泛動員轄區居民中的黨員、教師、技術人員、能工巧匠等參加社區教育志愿者團隊,在自愿報名的基礎上,讓根據他們本人的特長,選擇自己的服務意向,并進行規范注冊登記。然后把登記的志愿者名單篩選整理,根據服務意向進行分類,從而建立好社區教育志愿者資源信息庫。這樣能夠為團隊的建設與維護提供最為根本的依據,這也是志愿者團隊管理建設的基礎所在。
(五)完善社區教育資源需求信息庫。在志愿者展開服務工作中,首先需要真實地了解社區教育資源匱乏的地方,只有真實地了解相關的需求信息,才能夠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多有針對性的服務。社區教育志愿者團隊可以定期到居民家走訪,真實地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與生活需求。同時,志愿者團隊也可以多組織一些社區內部的活動,居民在參與的同時也是志愿者獲取相關信息的一個途徑。這些都會讓鄉鎮社區的教育資源需求信息更進一步得到完善。
(六)加強對社區教育志愿者人員的培訓。社區教育志愿者的素質如何,關系到為居民群眾服務的質量,影響到社區教育的深入開展。加強志愿者培訓,提高志愿者素質是社區教育志愿者團隊建設的重點工作。一是培養社區教育志愿者的社會責任感和思想道德素質,明確社區教育志愿者崗位職責,提升社區教育志愿者人員的工作熱情,形成良好的職業品質和個性心理品格;在發展社區教育、提高市民素質和生活質量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工作中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為構建終身教育體系而不懈努力。二是構筑社區教育工作專業的知識和能力體系。當今社會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是高科技迅猛發展的時期,這就要求社區教育志愿者要有創新的思維,要有科學的頭腦,要有一技之長。除了對他們分別進行崗位工作內容和基本業務流程的培訓,還要就志愿工作的目標、知識和專門技能等進行通用培訓或是專項的專業技術能力的特別培訓,包括社區教育專業知識、社區工作政策法規知識、社區教育工作的相關知識等。既要培訓社區教育的通用志愿者,也要培訓社區教育專業志愿者,這樣才能滿足社區教育多方面的人才需求,才能保證社區教育志愿服務工作的長期持久。
(七)豐富教育活動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開展志愿者活動。想要更好地發揮鄉鎮社區志愿者團隊的作用,社區應當不斷豐富志愿者的教育活動形式,這樣才能夠讓志愿者的工作更好地得到滲透。社區可以定期組織一些專題式的教育活動,志愿者們可以在活動中給予居民一對一的輔導,也可以集體回答居民們普遍存在的問題。志愿者還可以定期到有需求的家庭里走訪,照顧那些有需求的社區居民。這將會帶給居民更多的幫助與關懷,這同樣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活動形式。
(八)給志愿者更多溫暖,確保社區教育志愿者團隊的穩定。社區教育志愿者隊伍是一支動態的人力資源隊伍,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和不穩定性。長期留住志愿者,保持志愿者團隊的穩定很重要,也是一項很難的工作。維持住志愿者在工作中的一腔熱情,除給每一個志愿者分配合適的教學活動外,應注重其自身的心理滿足,對癥下藥方可維持其志愿服務的積極性、持久性。一是要充分調動社區內“有學者、有才者、有力者、有閑者”的積極性,以滿足社區成員在法律、保健、教育、 休閑、科普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其次,為他們開展活動創造必要的條件,使志愿者的工作逐步走上正常化、科學化和規范化的軌道。同時,不少志愿者自身的生活可能也面臨各種問題與困難,鄉鎮社區不僅要加強志愿者隊伍的建設與管理,對于所有這些加入進來的志愿者也要給予他們更多的溫暖與關懷,這樣才能夠給他們提供更多的工作動力,從而確保社區教育志愿者團隊的穩定。
(九)建立教育志愿者考核評價體系,樹立典型榜樣。我們把志愿者服務活動的參與率和活動質量作為重點考核內容,并建立嚴格的考勤制度和請假制度,定期進行檢查。社區教育志愿者的服務活動按服務日期、服務內容、服務時間分別登記在記錄卡上,并按記錄卡上服務時間的累積數對志愿者實行星級評定,為志愿者頒發證書。通過評定來確保活動的正常開展和效果的取得,同時結合不同的活動項目開展一些評比活動,如:每年評選社區教育志愿者先進個人,并給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
社區教育志愿者團隊是一種倡導終身學習的社區學習型組織,也是一支創建精神文明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隨著社區教育的不斷深入開展,我們的社區教育志愿者團隊會越來越壯大,服務質量也會越來越高。社區教育志愿者在豐富多彩的志愿服務活動中,為構建和諧社會奉獻一分力量。
總之,社區教育志愿者團隊的建設是一個極其復雜的整體工程,它的發展有待于區域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終身教育觀念是建立在終身學習概念基礎上的。
【參考文獻】
[1]文建,寧豐.城市社區建設概論[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1.
[2]吳叢妍.社區教育志愿服務管理的改進思路――以淮安市S社區為例[J].學理論,2013(03).
[3]吳亦明.現代社區工作[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
[4]高和榮.論社區志愿組織與志愿服務的完善――以福建三個社區為例[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