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摘 要】目的:探討基于問題的學習(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學法在臨床麻醉學示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分為傳統的以授課為基礎的學習LBL組和PBL 組,通過考試和問卷調評估PBL 教學的效果。結果:PBL 教學組學生的理論考試及學習能力顯著高于LBL 教學組( P<0.05) 。
【關鍵詞】麻醉 PBL 教學 LBL 教學
基于問題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是近年來受到廣泛重視的一種教學模式[1]。隨著醫學的發展,臨床麻醉診療范圍和手段也在迅速擴大和更新,如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基本知識建立臨床觀念,是授課教師面臨的新挑戰。在本校臨床麻醉專業五年制本科示教課中,采用了PBL 教學模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很受學生們的歡迎。
一、研究對象與分組
(一)一般資料
麻醉學專業五年制本科學生共55名,其中男生18名,女生37名,采用教材為譚冠先主編的《臨床麻醉學》第三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二)分組
PBL組:27人;LBL組:28人。對照組理論課與示教課均采用傳統LBL教學( 1ecture-based learning,授課為基礎的學習)。實驗組:理論課采用LBL 教學,示教課采用PBL 教學。PBL方式授課結合病例進行學習。
二、教學方法實施
示教課前1 周,將病案和思考討論題等資料發放給實驗組同學,7人為1組,設定組長1名,學生課前根據老師布置的病例,結合教材查閱相關文獻及參考資料。示教課當天,按照病案及思考討論題組織同學分組進行討論,代表發言與自由發言相結合;教師對討論結果進行總結、按照大綱要求將專題疾病內容進行重點梳理和講解。
三、評價方法
(一) 考試
1. 理論考試進行閉卷考試,兩組學生的考試方法及內容均相同,由客觀題及主觀題組成。比較主觀題、客觀題和總成績。
2. 問卷調查,對所有學生發放問卷對模式滿意度進行調查。
四、統計學處理
統計分析分別收集實驗組與對照組理論考試學生卷面客觀題成績、主觀題成績與總成績,考試成績均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用SPSS12.0 軟件進行處理, P<0.05 代表有顯著性差異。
五、結果
(一)兩組學生考試成績比
(二)兩組學生對教學效果的問卷調查結果比較
六、討論
PBL 教學最早由英國病理學家Barrow教授于 1969 年提出,經過 40 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國際上特別是醫學教育領域中一種十分流行的教學模式[2,3]。PBL教學模式的特點:以重能力培養代替知識傳授,有利于發展學生終身學習能力;以綜合課程代替以學科為基礎的課程,模糊各學科界限,突出相關學科的橫向聯系;以學生為教學活動主體代替以教師為教學活動主體,學生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自學,主動參與,從而提高學習效果;以學生組成學習小組,自學和交互討論代替傳統的大班授課,便于密切師生聯系,形成雙向交流;以“提出問題,建立假設,收集資料,討論假設,總結”的五階段教學新方式代替“組織教學,復習舊課,學習新課,鞏固新課,布置作業”的傳統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以病例為中心內容的發散思維和橫向思維,靈活運用知識,并逐步具備一名合格醫生的素質。
我國傳統醫學教育一直沿用以學科為中心的三段式教學模式培養醫學生。該模式雖具有較強的學科系統性和完整性,易于實施教學與組織管理,但各學科之間存在過多交叉和重復,導致學生負擔過重;基礎與臨床之間缺乏緊密的聯系甚至互相脫節,明顯地影響對學生的臨床技能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這種“填鴨式”傳統教學體制越來越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PBL 教學模式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我國最早引進PBL的醫學院校是1986年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和原西安醫科大學。20世紀90年代以來,引進PBL的院校逐漸增多。學習臨床麻醉學的目的,不僅僅只是讓學生掌握常見麻醉知識,更重要的學會基本的臨床思維,為臨床實習做好準備。
由于此方法涉及多學科,需要查閱大量資料,這就要求學生具備較好的理論基礎[4]。故此理論授課仍然采用傳統的授課方式,便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選擇示教教學開展PBL教學。通過實施PBL教學,發現PBL教學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查閱資料回答問題過程中可能發現新的問題繼續查資料找答案。讓學生主動學習如何彼此協調合作,如何收集資料,如何找出問題的癥結、徹底了解病情的演變,如何選擇檢查項目,如何決定治療方案、評估愈后及追蹤治療效果等,多方面融合臨床知識與基礎知識,演練如何與病人溝通及加強與其他醫護人員的合作,并兼顧病人身體、心理、社會與倫理等問題。 PBL組學生在分析主觀題時,思路更廣闊,能夠引用其他學科的知識分析問題,體現出相對較強的綜合能力。
PBL教學的成功開展,需要學生的主動配合,從準備資料開始,就要結合提綱、病例去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并積極與其他同學交流溝通,大家同心協力得出最佳結論[4]。這樣的學習,花在前期準備工作上的時間精力多于普通的課堂學習,因此需要學生們有主動學習的自覺性,否則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和目標。
PBL教學,不但對學生提出了更多更嚴格的要求,對教師同樣提出更高要求。PBL作為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對教師自身的素質和教學技巧都有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不但對本專業、本課程內容熟練掌握,還應當扎實掌握相關學科知識,并要具備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善于調動學生積極性、控制課堂節奏等技巧[5,6]。PBL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限于教師本身對PBL理念的接受程度及PBL的多變性、復雜性,現實中存在一些教師、主管教學的領導是否接受的問題。因此,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勢在必行。
總之,PBL教學模式在醫學教育中具有很大的優勢,在我國實施PBL教學模式應因地、因學生、因課程制宜,結合我國醫學教育現狀和各個醫學院校的實際情況,探索適合在我國醫學教育中實行的PBL教學模式,使之成為更加科學、高效、成熟的教學模式,為我國醫學教育課程改革、教學模式轉變提供新的方向。
【參考文獻】
[1]Ashraf H.Problem-based Learning: A Current Model of Education.Oman Med [J].2011(4):295.
[2]Neville AJ.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medical education forty years on.A review of its effects on knowledge and clinical performance.Med Princ Pract[J].2009,18(1):1-9.
[3]Coderre S, Woloschuk W, McLaughlin K.Twelve tips for blue printing.Med Teach [J].2009,31(4):322–324.
[4]Hmelo-Silver CE.Problem-based learning: What and how do students learn? Educ Psychol Rev [J].2004,16(5):235–266.
[5]李孟智,楊仁宏,李淑杏,等.中山醫學大學醫學院如何推動問題導向學習[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6,6(10):699-704.
[6]Hmelo-Silver CE, Barrows HS.Goals and strategies of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facilitator.Interdiscipl J Prob Based Learn [J].2006,1(1):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