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民
摘 要:數學被稱為科學之母,數學的學習對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邏輯性與嚴謹性大有裨益。但是傳統數學教學中,教師多注重對學生認知的教學,忽視學生的精神訴求與學習興趣培養(yǎng),這就導致了教師在課堂上長篇大論的講解,學生在下面狂做著筆記,缺乏對概念公式的推導與理解,這樣很難提升數學的學習效果。而小學又是由具象思維轉為抽象思維的關鍵時期,只有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才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現狀;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1-002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1.015
一、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小學的數學教學不僅是幫助學生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與定理,更為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學習到數學的嚴密性與邏輯性,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也就是說,數學的學習并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這么簡單,而是為了學生更長遠的發(fā)展。但是,就我國目前的小學數學教育來看,情況并非如此。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小學數學教育方式的弊端早已顯現,那就是學生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這些知識對人生以后階段的學習和生活并沒有實質性的幫助。小學數學教育只是提高了小學生在校階段數學試卷上的分數,而對小學生本身的能力提高沒有什么實質性幫助。對此,我總結了以下三點我認為比較有代表性的我國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后面提供相對應的解決措施找到方向。
(一)教學模式單一
數學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這成為學生學習主動性提升的巨大阻礙。首先,數學教學模式單一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最突出的矛盾。現在,有很多小學的數學教師認為要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就是讓學生多學習數學的概念和方法,而不是對學生興趣和智力的開發(fā)或其他方面。于是,就出現了整堂數學課教師都在講解,這種教學使得學生缺少思考和消化的過程。這樣一來,筆記做了一大堆,但是實際接受到的內容寥寥無幾。其實,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達到的效果是很微妙的,很多內容在學生那兒都是無法接受的,教師也只是單純地講授了一遍而已,學生根本沒有接受和吸收。
(二)學生失去了主體價值
在課堂中沒有充分發(fā)揮學生課堂主體的作用與價值。具體來說就是學生沒有充分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學習效率與效果很難獲得根本的提升。在小學數學教育活動中,主要的核心人物通常都是老師,一個沒有老師的課堂好像根本不能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其實,這樣對學生的發(fā)展不利。我們應該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這個重要的概念,課堂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應該圍繞學生來設定。
(三)沒有因材施教
最后,教師沒有注重因材施教,盲目追求高分。每個學生都有相應的個性,因此在教學時要注重差異化教學、因材施教,要善于發(fā)現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和接受能力,綜合考慮進行教學。如果一味地追求分數,而忽略對學生個體差異性和能力提高的培養(yǎng),就不會發(fā)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并因此有可能失去了一個特別優(yōu)秀的人才。
三、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措施
(一)引進多元教學模式,促進學生主動性提升
教學模式多元化的含義就是教師要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根據課堂所授內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用以來提高學生各方面的協調發(fā)展。這也就是要求教學模式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變化。
現如今,我國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都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而沒有考慮學生的立場。在這種模式下,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受到了抑制,不僅不能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將大大影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要提升課堂效果,就要提高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這就需要教師積極轉變觀念,將“情境教學法”“愉快教學法”適當引進課堂中來,使得學生學習數學不再單調乏味。同時,還要將多媒體教學設備引進到課堂中來。多媒體能夠播放動態(tài)圖片、音頻文件等,能夠調動學生運用眼耳口腦進行多感官學習,而且通過多媒體教學,原本抽象難懂的知識用具象簡單的圖像表現出來,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掌握與學習。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從學習中獲得樂趣
在我看來,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對于促進小學生的學習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小學生在課堂上與其他高年級段學生相比更加容易分心、走神,在教學中只有不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習的效果才能獲得根本性的提升。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能夠充分地參與到課堂中來,這不僅是學生獲得學習樂趣的重要途徑,更是學生提升學習主動性的有力措施。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為學習創(chuàng)設一定的懸念,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與探究。比如在學習質數這一板塊時,教師可以在報出一個數后讓學生回答它是不是質數,同時報出另一個數字讓下一位同學回答。這樣一來,學生的注意力被調動起來了,也能與教師進行很好地互動,用積極的態(tài)度投入到學習中去,學習的主動性也能夠被很好地激發(fā)出來。
(三)聯系生活實際,引導主動學習
對于低年級段的小學生來說,學生學習的知識層面較淺,對于一些較為抽象的知識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和理解,這個時候就需要將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學生從實際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往往能夠更好地理解知識,同時,這樣的學習方法也使得數學教學更加簡單易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將獲得有力提升。比如在教學《學習人民幣》這一章節(jié)時,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超市中的顧客、老板,展示一個日常生活中逛超市買東西的小場景。在表演完畢后讓學生分別談談平時自己購物的感受與經驗,增強學生對錢幣更深層次的理解,從而能夠更好地學習本章節(jié)。低年級段的知識很多與生活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系,只要教師善于發(fā)現,加強引導,學生就能夠從中獲得更多的知識。
四、結語
小學時期是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只有讓學生形成了學習數學的興趣,才有可能讓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獲得根本的提升。在新的時期,要提升數學教學的效果,就需要數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更加有趣,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中的主體,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因此,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將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樂趣,讓學生能夠形成自主探究、深入思考學習的意識。
參考文獻:
[1] 王井.小學生奧林匹克數學學習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
[2] 李金富.彝族農村小學生數學計算思維差異研究[D].西南大學,2012.
[3] 高楠.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
2015.
[4] 蔣艷.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14.
[責任編輯 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