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融市場具有很大的變動性和風險性,很多重大的風險事件頻繁發生,很難進行人為的預測和預防。在當前世界經濟格局體制下,美國作為第一大經濟體,其經濟政策的調整對全球經濟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對美元的影響是更加直接和深刻的。其中,美聯儲議息會議的貨幣政策和金融方針更為引人注目,美聯儲議息會議也被稱之為“FOMC”會議,它是隸屬于聯邦儲備系統,美國很多的貨幣政策均是由其制定和調控的,以此來最大限度實現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兩者之間的平衡。不言而喻,美聯邦議息會議對美元的走勢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在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方面也影響十分深刻。
【關鍵詞】美聯儲議息會議 美元 貿易
美聯儲議息會議作為重要的聯邦機構,其解決的經濟問題通常分經濟發展和通貨膨脹的問題,通常而言,假如銀行利率保持較高的水平,那么經濟發展速度往往會緩慢下來,造成經濟的蕭條。此外,如果利率較低,那么經濟發展速度會持續增長,從而造成無法和經濟體本身的潛力保持平衡,造成通貨膨脹現象的發生。在追求這種平衡的過程中,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等狀況都受到很大的影響,也是影響中美貿易發展狀況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美聯邦議息會議的貨幣政策概述
FOMC每年2月和7月的議息會議,會重點分析貨幣信貸總量的增長情況,預測國內生產總值、通貨膨脹、就業率等指標的變化區間,以期制定相應的貨幣政策,來調控美國經濟。2016年12月,美聯邦議息會議剛剛落幕,其負責人珍妮特·耶倫就發表了重要的演講,就議息會議的結果進行了通報,主要圍繞的談論的就是美元利率問題,決定上調基本利率25個基點,調整之后達到了0.5%~0.75%的水平,這就意味著美聯儲加息了百分之二十五。此外,根據美聯儲發布的信息顯示,由于目前經濟前景有著較好的發展空間,2017年美聯儲還有很大可能繼續實施加息政策,每次加息均在25個基點,這對美元的走勢、世界金融市場的發展等都產生很大的影響,也關系著中美貿易的發展態勢。
筆者認為美聯儲之所以加息有如下原因:第一,美國的經濟發展狀況得到改善,據調查資料顯示,連續三個季度美國的GDP的增速都達到了3.2%的高水平,這對于發達國家而言是十分難得的,成績斐然。第二,美國市場狀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2016年11月調查發展失業率下降到4.6%,這也是9年前失業率最低的一年,預示著市場穩定,社會和諧程度的增加,此外,申請政府救濟的人員數量也持續降低,已經創下1973年最低水平。第三,油價的不斷攀升,大宗商品的價格不斷上漲,通貨膨脹現象嚴重。以上三點是美聯儲加息的重要原因,加息也是美聯儲當前和今后主要的貨幣政策。
二、美聯儲議息會議對美元匯率的影響
美聯儲歷次議息會議,其一言一行均會掀起全球股市、匯市、金市的驚濤駭浪,引發金融市場“地震”。由于全球大宗商品及主要商品貨幣,均以美元計價結算,美元貶值與否將會直接影響大宗商品價格的走勢。通過對基準利率的調控,影響美元流入和流出。
隨著美聯儲不斷實施加息的貨幣政策,在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等方面產生的很大的影響。通常情況下美聯儲如果加息,那么就是導致美元將升值,同時資金從其他市場流出,很快就是流向美元資產,黃金白銀下跌的。相反的如果美聯儲降息,美元就是會貶值,那么這個時候的資金從美元資本市場流出,流向其他市場包括黃金白銀市場的,黃金白銀也是會上漲。由于美聯儲加息舉措的不斷推進,美元的續漲的可能性并不大,相反,筆者認為,隨著政策的不斷推進,鼓勵美元多頭進行獲利回吐可能性大大增加,特別是那些美元顯得最昂貴的貨幣對。倉位、估值及季節性因素也支撐美元近期調整。根據法國巴黎銀行的分析報告顯示,較前段時間相比,美國多頭的倉位規模已經得到很大的減小,但是和今年大多數交易時間相比較而言,當前的倉位水平仍然較高。巴黎銀行2017年仍看漲美元,不過持續預計在美聯儲此次加息之后,美元存在調整空間。
由于美聯儲加息政策對美元的影響,間接對人民幣也產生很大的影響。有的學者認為,人民幣貶值的壓力主要來自于外貿,過去的幾年,我國貿易順差一直保持著較高的水平,目前出口順差相對過去而言有所減少,資本的不斷外流等均是造成人民幣貶值的因素。筆者認為,直接造成人民幣貶值的原因是因為美聯儲實施了加息的貨幣政策。此外,我們很多的企業和人民都希望更多的資源能夠在非人民幣資產領域發揮作用,此種資產配置的需求在今后的一段時期內還會變的更加的強烈,短期內這種狀況不會得到很大的改變。與此同時,由于我國實施一些貨幣政策的調整,使得我國資本外流的規模得到緩解,但是溫和的經濟增長和國內有限的投資機會可能導致更多資金流出中國,這會加大人民幣貶值的壓力。總之,美聯儲議息會議以及最終制定的貨幣政策,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尤其是對現貨銅的投資來說,并沒有絕對的利好和利空,其政策只能在一定的范圍和時期內,維持經濟生態環境的整體平衡。
三、美聯儲議息會議對中美貿易的影響
由于美聯儲不斷實施加息的貨幣政策對美元的匯率等方面產生很大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對中美貿易也又產生一定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一)增加了企業償還美元債務的負擔
目前,債務違約的情形時常發生,對于其中存在的風險應當予以重視。實踐中,能夠有能力借入美元債務的企業通常規模比較大,其信譽度和認可度都比較高,如果這類企業出現財務資金問題,無法償還美元債務,不僅會影響自身的發展,對其他下游相關企業也會產生很大的消極影響。
(二)加大我國資本流動逆向壓力
根據不同時期的經濟發展特點,美元從先前的降息到如今的加息,這樣往往會給其他的經濟體帶來資本流動的逆轉問題,其他經濟體的資本流動會發生變化,從先前的資本流入變為資本流出,發生這樣的逆轉變化有極大可能導致金融危機的發生。早在八十年代時,在發展中國家爆發了嚴重的債務危機,導致這場債務危機發生的直接原因是當時的美聯儲主席實施強硬的貨幣政策,使得當時的實際利率高于以往任何時候。1994墨西哥也發生了嚴重的金融危機,主要原因是因為當時美國貨幣政策的調整,從先前的降息轉為加息,這樣導致先前大量涌入墨西哥的投資轉而流向美國。目前,我國擁有著世界上最大的外匯儲備,然而2016年我國的貿易收支不僅沒有降低,反而增加,雖然我國足以應對由此發生的資本流動逆轉的沖擊,但是一些新的市場經濟體由于自身能力的有限,在應對上就顯得捉襟見肘。
(三)對我國出口貿易區域的分布產生影響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一個最明顯的特征就在于出口的產品類型發生了很大變化,新興市場的出口比例不斷上升;但是這種情形在2012年發生了變化,出現逆轉的趨勢,主要在于發達國家的經濟復蘇,新興的市場主體由于退出量化寬松預期而出現震蕩。
(四)加速了我國區域經濟增長的分化
我們國家很多企業充當著發達國家“加工廠”的角色,我國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大多都比較初級,耗費的成本也往往比較高,其出賣的價格比較低,成本和品質都處于相對劣勢的地位,這樣的產品逐漸被那些低成本、高品質的資源所替代,尤其是在礦產品領域,這種現象尤為突出。此外,我國東北等地區的經濟發展對原料的依賴性很高,這些地區受到沖擊也往往很大,總體上來說,中西部固定資產投資、出口貿易等方面的增長速度遠遠快于東部地區,這種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預計在未來的發展中,中部地區和西南地區將由于產業轉移等商業環境的變化而成為全國發展的前列,西北地區則增速將最為緩慢。
(五)海外債權的風險性提高
海外債權的風險性提高的原因主要在于一部分新興市場主體的應收賬款成為了壞賬。更需要重視的是我國金融機構對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貸款風險可能正在快速膨脹。特別是一部分對外貸款是以東道國自然資源為抵押發放的,在2002~2011年的初級產品牛市中,這一模式運行結果堪稱中國與東道國雙贏,但在初級產品熊市期間,情況就會逆轉。
參考文獻
[1]劉湘云,張佳雯.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風險溢出效應:基于中美數據的考察[J].國際經貿探索,2013/09.
[2]羅納德·麥金農,劉釗.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后果:熱錢流入、商品價格周期和中美金融抑制[J].新金融,2013/04.
[3]李自磊,張云.美國量化寬松政策是否影響了中國的通貨膨脹——基于SVAR模型的實證研究[J].國際金融研究,2013/08.
[4]張克菲.美國貨幣政策的國際傳導機制及其對中國貨幣政策的影響[D].吉林大學,2013.
[5]李柏林.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研究[D].武漢學,2013.
作者簡介:蔡國欣(1986-),男,漢族,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貿易學院,金融管理與投資實務專業在職高級研修班研究生,在大型國企中從事外幣合同付款及現場質量控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