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P2P互聯網借貸(以下簡稱P2P網貸)作為互聯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健康有序的發展將會對我國普惠金融業的蓬勃發展做出巨大貢獻。我國P2P網貸行業經過了近些年的發展,在成交額“井噴”和平臺數量激增的同時,由于行業監管缺失、第三方托管空白、征信體系不健全所導致的非法集資、資金池和征信成本居高不下等問題的產生,使得P2P網貸行業面臨巨大的發展阻礙。在這種情況下,本文認為相關部門應該采取建立行業監管機制、建立第三方資金托管制度、建立完善的行業征信體系等措施,以促進P2P網貸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關鍵詞】P2P互聯網借貸 非法集資 資金池 監管機制 第三方托管
一、前言
2005年3月,英國“Zopa”P2P網站的開通標志著P2P網貸的誕生。2006~2013年,年度交易額增長近20倍,年均增長率大于50%。隨后,美國也相繼出現了類似模式的以Prosper和Lending Club為代表的P2P網絡借貸公司。Prosper在2013年共成交3.59億美元。截止2013年11月,Lending Club的貸款規模超過了30億美元,每天接近780萬美元的貸款形成。在此大背景下,2007年中國首家P2P網貸平臺拍拍貸在上海成立。
二、P2P網絡借貸概述
(一)P2P網絡借貸的概念
P2P(Peer to Peer Lending)網絡借貸:是指有資金并且有理財投資想法的個人,通過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運用信用貸款的方式將資金通過網絡平臺借貸給其他擁有借款需求的個人[1]。通俗來講P2P網貸是指個人對個人的借款。
(二)P2P網絡借貸交易流程
在P2P網貸的交易模式中,P2P作為信息中介平臺。出借人和借款人首先需要在P2P網貸平臺注冊賬號,并進行實名制登記。P2P網貸平臺對注冊者信息進行核實。當借款人經過P2P網貸平臺的一系列審核并通過之后,P2P網貸平臺將借款人的相關信息如:借款額度、借款期限、借款用途、抵押物、利率等信息公布在P2P網貸平臺網站上,供出借人進行挑選并投標。
三、國內P2P網貸發展概況
(一)國內P2P網絡借貸平臺發展歷程
P2P網貸在中國,始于2007年。最早的P2P網貸公司——拍拍貸在2007年成立于上海,是國內首家P2P網貸平臺,沿襲國外純中介無墊付模式,2011年,中國上海,陸金所上線,是國內第一家有金融機構背景的網貸平臺,它的上線標志著傳統金融機構開始試水P2P網貸。
(二)國內P2P網絡借貸行業發展規模
2012年,國內P2P網貸平臺僅為200家,P2P網貸行業成交額全年僅為212億元人民幣。截止2014年12月31日,國內P2P網貸平臺達到1575家,網貸行業有史以來累計成交量超過3829億元。2014年網貸行業成交量以月均10.99%的速度增加,全年累計成交量高達2528億元,是2013年的2.39倍[3]。
數據來源:網貸之家2014年P2P網貸行業年報。
四、國內P2P網貸行業風險分析
基于互聯網的P2P網貸模式傳入我國之后,經過近5年的醞釀與積累,在2013年經歷了爆發性增長之后,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但是國內P2P借貸市場仍然有較大的危機阻礙其健康的發展。據網貸之家研究院統計,2014年全年國內P2P網貸問題平臺275家,是2013年的3.6倍,12月問題平臺高達92家,超過去年全年問題平臺數量。
(一)非法集資風險
1.惡意詐騙風險。隨著P2P網貸平臺的興起,利用該平臺非法集資的發案數也在逐年增加。這些平臺假借互聯網金融之名,以圈錢、詐騙為目的,以超高收益為誘餌,借助“秒標”、“組團”、“抽獎”、“充值返利”、“搶標送禮”等活動吸納出借人的資金。
2.平臺自融風險。2015年1月,廣州P2P網貸平臺中大財富被爆提現困難。隨后廣州天河區警方介入案件調查,經查明這個平臺屬于以自融為目的的集資詐騙平臺。該平臺首先由劉某和郭某策劃建立,主要是為了讓甘宇兵圈錢以償還向劉某借的高利貸。
(二)期限錯配和資金池風險
期限錯配是指出借人和借款人之間對于借款期限往往有著不同的訴求。出借人為規避長期投資風險,希望借款期限越短越好;期限拆標的風險是顯而易見的,一種情況是平臺擅自拆標并且虛構借款項目,此時資金出借人所看到的借款項目和借款人都是由平臺虛構的。一個項目的投資人就無法及時收回本息。發生這種情況時,P2P網貸平臺經常不得不自己充當出借人,自行墊資補足差額。在資金沒有一次性到位的過程中,平臺墊付會形成資金池。
(三)經營者自身風險
由于經營者缺少金融風控領域相關經驗,風險識別能力低導致平臺倒閉甚至跑路現象的發生。這種情況在倒閉平臺中不算少數。
五、國內P2P網貸行業風險成因
(一)P2P網貸行業監管缺失
1.行業準入機制和退出機制缺失。在本文3.1中所闡述的惡意詐騙的產生,源于我國針對P2P網貸行業的準入機制和退出機制的缺失。
退出機制的缺失使得出借人在蒙受經濟損失時,由于對于金融訟訴的不甚了解,使得其投訴無門。
2.政府監管缺位。在本文3.1所描述的自融平臺,其自融的目的在于滿足自身的資金需求。
(二)第三方托管制度的不明確
本文3.2所描述的期限錯配和資金池風險的產生,原因在于P2P網貸行業沒有統一的、獨立的第三方資金托管機構。
(三)P2P網貸行業從業者規范缺失
從本文3.3所描述的兩個倒閉平臺案例中,直接可以體現出當P2P網貸從業者缺乏金融產品從業經驗和素質的情況下,P2P網貸平臺的惡性發展軌跡。
因此,對于P2P網貸從業人員,尤其是管理層的從業標準的界定,應該十分嚴格。
(四)我國征信體系不健全
我國征信體系是由央行建立的,而央行的數據來源側重于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對于P2P網貸來講,由于行業內征信標準不夠統一,央行征信系統沒有對P2P網貸行業開放;同時由于大數據征信需要大量的技術、人力、財力支撐。
六、對于我國P2P網貸行業問題的相關建議
(一)形成全方位的征信體系
1.P2P網貸平臺積極與央行征信系統合作。(1)從法律層面明確界定P2P網貸平臺的服務身份。當前,我國與央行征信體系相連接的主體為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小貸公司等金融機構。而P2P網貸行業的身份定位缺失(2)發揮行業組織或第三方獨立數據中心的作用,低介入門檻和介入負擔。
首先,促進P2P借貸平臺之間的資源共享,行業組織或第三方獨立數據中心對行業內征信方法和步驟等操作標準做出統一規范。
2.P2P網貸機構與商業征信進行合作。目前,商業征信機構以合作形式或者會員制形式進行數據共享。
上海資信依托“網絡金融征信體系(NFCS)”,截止2014年3月接入約170家P2P網貸平臺,為平臺提供約23萬人的個人P2P借貸數據。
3.運用大數據征信以自身平臺征信為補充。大數據征信基于多樣化、大體量的特征,對借款人的行為習慣進行全方位、綜合性分析,以期得到更加準確的信用評估結果。
(二)建立完善的行業監管制度和行業自律組織
我國的P2P網貸平臺,從成立至今,身份尚不明確。因此P2P網貸平臺的身份界定一直游離于信息中介機構、貸款咨詢公司甚至金融機構之間。
1.確定行業地位,明確監管主體。我國目前的P2P網貸平臺數量眾多、分布廣泛,僅依靠一個監管機構是明顯不足的。但是針對P2P網貸平臺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業務的特征,又必須設立統一的監管原則。
2.確立P2P網貸行業準入門檻和退出機制。因此關于準入門檻問題,應該在確立行業地位的基礎上確立行業統一的準入制度和對平臺管理層金融從業背景的嚴格審核。
3.建立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由于P2P網貸平臺的本質是信息中介。這就意味著我國P2P網貸出借人是最大的風險承擔者。
4.制定行業自律標準和組建行業自律組織。行業自律組織通過自律形式,制定相關規定,并組織成員承諾遵守,對于行業發展意義重大。目前制定行業自律標準首先應涉及以下三個方面:
(1)推進P2P網貸平臺借款人信息的共享、披露準則的制定以及對P2P網貸消費者征信工作的開展。
(2)還需要制定P2P網貸平臺公司的運營標準,包括信息共享標準、從業人員標準、平臺的資金托管標準、網站安全性標準以及統一的借貸規則標準等。
(3)目前,雖然我國P2P網絡借貸行業已經出現了多個自律組織,但是多個自律組織之間相互隔離,過于分散,難以實現行業自律的初衷。在所有自律組織中,人民銀行支付清算協會牽頭成立的 “互聯網金融專業委員會”官方背景最為強大,可給予適當行政干預以此整合其他相關自律組織。
(三)引入第三方資金托管機制
第三方資金托管強調的是資金的獨立性和托管機構的獨立性。首先出借人資金直接打入第三方資金托管機構,保證了資金運作的透明性,消除了資金池產生的可能性。
出借人和借款人分別在第三方支付開通自己的賬戶,整個過程出借人都能看到自己資金的準確去向;滿標后,資金即會從出借人的賬戶進入借款人賬戶;流標后投標資金會直接退回到出借人賬戶[5]。
1.避免資金歸屬不清。賬戶信息在網貸平臺和第三方托管平臺上同時存在,網貸平臺無法修改用戶在第三方托管賬戶中的資金。
2.資金管理更加嚴格。第三方托管賬戶中的資金僅可以向對應的用戶實名銀行卡和項目借款人轉賬,避免了網貸平臺進行資金錯配,用赤字賬戶掩蓋風險。
3.響應銀監會對P2P行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不搞資金池,不碰資金。簡單來說,對于開通了第三方資金托管的平臺,其無法直接觸碰到出借人的資金。這點充分保障了出借人的資金安全問題。平臺無法碰觸到資金也就意味著其對資金無支配性。徹底杜絕了平臺攜款跑路的可能。
七、結論
在我國金融市場日益發展壯大的同時小微企業融資難的背景下,P2P網貸作為互聯網金融的主要組成部分,其健康發展將會為我國經融領域,特別是對于我國征信體系的完善將會有重大的促進作用。同時,針對P2P網貸在發展過程中的突出風險,會倒逼我國金融領域相關法律法規的建立和出借人風險意識的養成。
參考文獻
[1]百度文庫.p2p含義.[OL].http://wenku.baidu.com/view/718f24 b7f111f18583d05ab3.html.
[2]劉茜,許中華.論P2P網絡借貸平臺的監管和法律規制[A].上海市法學會商法學研究會2012年年會.2012-06-09.
[3]荊楚網金融部.金融網.2014年網貸大數據:規模擴張收益下跌[OL].http://jr.cnhubei.com/html/2015/zuixinjiandu_0104/38159.html.
[4]網貸之家.2014年中國P2P網貸行業運營詳情[EB/OL] http://wenku.baidu.com/view/9936b95bcfc789eb172dc8a2.html.
[5]芝麻金融.真正的第三方托管是投資人安心的保障[EB/OL].商業頻道.金融界http://www.piffle365.com/plus/view.php?aid=21571.
作者簡介:唐佳寧(1992-),女,滿族,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碩士,就讀于貴州大學,研究方向:社會統計與分析。